<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這樣一條隧道:從中國的漠河開始,穿過地心,到達南極大陸的最東端南極半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說建造這條隧道的想法最初來自于十八世紀的數學家莫泊都和舉世聞名的伏爾泰,后來法國天文學家佛蘭馬理翁也有此設想。公元2125年,中國的物理學家沈華北在冬眠74年之后蘇醒得知:自己的兒子沈淵在自己冬眠之后成功修建了這條隧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這條隧道,一個人從漠河到南極只需要四十幾分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不是很震撼人心?南極大陸成了熱門景點,也成了各國爭奪的焦點,更成了整個地球擺脫人口膨脹和資源短缺的熱點。太熱了,南極大陸開始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地球資源愈發減少……不得已,人類只能夠從南極大陸撤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條隧道改成了一個管道,利用加速度,開始向太空發射太空船、太空人、太空城……因為其超長的特點,即便隧道內的加速度遠遠超過物體能夠承受的極限,所有被發射的物體都能夠保持其本來的性狀,這個過程就好像發射一枚炮彈。只不過,炮管有一萬二千多米長,被發射的炮彈只感覺到溫柔的速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沈華北再次冬眠五十年之后蘇醒看到的景象。也就是2175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就是《地球大炮》的故事。這是劉慈欣設想的人類一百年后的某一個樣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不是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本書共有7個中短篇小說,應該都屬于科幻小說系列,因為這本書的宣傳語就是“科幻硬閱讀”,硬核的科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劉慈欣的另外一篇《微紀元——納米人主宰地球》也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體物理學家預測太陽將要發生一次短暫的能量閃爍,估計會損失5%的質量。這對于太陽來說不值一提,但對人類來說就是滅頂之災。比如大概100個小時左右地球表面溫度會維持在4000℃,接著,溫度會下降至零下110℃左右。別說人類,整個地球表面先會融解,再會凍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自救,人類發射了一艘恒星際飛船方舟號尋找可以轉移的落腳點。方舟號航行了二十三年“方舟時間”,大概相當于地球兩萬五千年后返回地球,此時,飛船內只剩下一名宇航員了,被稱為先行者的一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唯一的先行者靠近曾經的家園,明白曾經的預測已經發生,地球表面完全變了樣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類以一種微小的方式勇敢澎湃地生存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歸功于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基因工程和納米技術。從一個人類細胞中抽取全部遺傳信息,然后培育出與主體一模一樣的微人,體積只有主體的十億分之一。之前的人類被稱為了宏人。在大災難到來前,宏人挖好了將近八百米深的洞,當災難降臨,微世界全部遷移到地下。當災難過去,幾百年后,地球表面開始有水滴產生,微世界重返地球表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顆水滴大小的的透明半球就可以讓幾萬人自由自在的生存。地球上最多的資源就是土地,取之不竭。人類將再也不會為領土大動干戈。其他的資源也是用之不竭。先行者倒在瓶蓋里的茅臺酒對微人來說就是一片遼闊的酒湖,指甲蓋的一丁點火腿腸對微人來說就是一座巍峨的肉山,如同宏人面對喜馬拉雅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微紀元是越長越快樂的紀元?!边@是所有微人的共識。<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命進化的趨勢是向小的方向,大不等于偉大,微小的生命更能同大自然保持和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開腦洞的小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讀劉慈欣的這兩個中篇小說的時候,專業知識也很容易理解,我感覺比《三體》更通俗易懂,也更吸引人。故事情節和結構的安排也很巧妙,連貫性也很強。而且,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都是在探尋人類的未來,地球的出路。為了解決我們這些“宏人”的現實世界的資源危機,人類一面向更廣闊的外太空發展,一面向更微小的細胞世界尋求。誰又說這些不可能發生?當時間長到一個遙遠的距離,一切都有可能發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笳的《馬卡——不是結局的結局》也是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他寫了很多故事,科幻、愛情、大事件、小人物、荒誕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半途而廢,沒有結局。為了給這些故事一個完美的終結,夏笳設想了一個寫小說的人物馬卡,通過給別人寫專屬小說養活自己。直到其中一位主顧非要結局,馬卡終于寫了一個結尾。終結所有故事的結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事結構很巧妙,就是里面單獨的故事都很有趣,我竟然也非常想知道結局。所以當最后一個故事《逃婚俱樂部》里的主角貝妲在自己的故事與現實中命運重疊,無路可逃之時,她不得不求助馬卡,給她的小說寫一個結局:一個讓她獲得自由的結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這個小說里,現實與虛構其實是交錯的。或許,還有一種可能,這個小說是虛構的多次疊加:寫小說的人寫了一個寫小說的人寫了很多精彩小說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昔日玫瑰——死于愚昧的智慧》是一篇可以讓大腦加速運轉才能夠讀的小說。作者長鋏對西方哲學,還有希臘神話了解很透徹,不然運用起來不會如此駕輕就熟。這兩塊幾乎都是我的盲區,所以我需要打起精神才不會思想溜號。我覺得,除了對西方哲學與神話的熟悉,作者的語言功底也挺深的。對于思辨類的語言,要將其講得邏輯性哲理性和理解性同時存在,是非常厲害的。當然,作者加入了一個真正的女神角色:海帕蒂婭,集美貌與智慧并存。當閃耀著光芒的箴言從一位絕世美女的口中說出來,人類到底會臣服,還是因為嫉妒恐懼不能將其據為己有而摧毀她?很可惜,人類會選擇將其毀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面的幾個故事也很有意思。值得讀一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覺得科幻故事如果加入人類,至少是現在的人類普遍的情感、欲望、偏見等等人性的特點,就好像給那些虛構的“生物”賦予了“人性”。現在的人讀起來就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感同身受。久遠的過去、遙遠的未來,似乎都和現在的人,和每一個你、我、他,存在相似之處。任何時候,人,其實都不孤獨,也不會無路可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樣的科幻,是不是也是一種局限呢?</p><p class="ql-block">有局限的科幻,也是一種文明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图们市|
自贡市|
多伦县|
佛冈县|
花莲市|
沅陵县|
阳江市|
吴堡县|
大埔县|
开封县|
武汉市|
桂东县|
内乡县|
梅州市|
榆树市|
南乐县|
内黄县|
凌海市|
塔城市|
邳州市|
鄯善县|
清涧县|
綦江县|
万源市|
宁远县|
华蓥市|
浦东新区|
高雄市|
平塘县|
长葛市|
南川市|
富民县|
瑞金市|
安康市|
二连浩特市|
武穴市|
大城县|
垦利县|
资源县|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