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明時節,天朗氣清。</p><p> 母親家的院子里,墻角處,開滿了油菜花。遠望,還是一片黃。桃花明艷,亮得灼目。置身于此,如在喧囂之中,總覺單調乏味。</p><p> 忽然想出去走走,聽說嶺山村的梨花語景區梨花全開了,不妨去那看看。</p><p> 邀老媽同往,哪知她一口回絕:“梨花有什么好看的?自家門前不有幾棵嗎?跑那么遠,吃飽撐得。”夾七夾八一頓數落。“你看過梨花,可看過千畝梨田?”我正欲再勸,“走啊,愣著干嘛。”她已坐上車了。我不由大笑,趕緊駕車飛一般前往。</p><p> 前幾年曾來過一次,路還記得。到了村口,決定走去。暖風拂面,帶著些甜味兒。白墻青磚灰瓦的房舍,掩映在梨花深處。細看有些老屋的門框,窗欞上還有簡易雕花。農家小院,圍合而建,院前栽種著大片的梨樹,一婦人正在后面的園子里忙碌著,一群雞鴨,叫著,追趕著剛飄落的一片梨花。</p><p> 梨花漸漸繁茂起來,卻并沒有到景區。緊走幾步,抬頭便看到流線型構架,青瓦飛檐,素雅木雕的門楣,墨題匾額“梨花語景區”,“梨花語”三個字筆力遒勁,兩側鏤空雕花綴以梨花紋樣,與遠處的花海相映成趣。</p><p> 剛踏進景區,便聽得陣陣鼓聲。原來正遇上縣文聯舉辦的“2025·梨文化主題文化月”活動。舞臺上,正在表演舞獅《濱海歡歌》。紅,黃兩只大獅子, 跳躍,撲騰,翻滾,激情與活力交織,碰撞。人們吶喊,歡呼,鼓掌,似要把所有的力釋放。</p><p> 舞臺的后面,有一棵梨樹,體積龐大,枝干盤曲嶙峋。據說,它已有120多年的樹齡。有一紅衣女子,正依樹而站,手撫一梨花,含笑而立。</p><p> 民間有傳說,曾有一對戀人,非常相愛,卻因發生戰亂,被迫分離。女子日日站村口梨樹下,癡癡等待。一直到白發蒼蒼,也沒有等到戀人歸來。她去世后,梨花開得更盛,落花時節,葉片紛飛,似在訴說無盡的思念。在人們心中,梨花也成了堅貞愛情的象征。</p><p> 我再次看去,那紅衣女子正巧笑嫣然,不遠處,一年輕男子正給她拍照。光與影的碰撞中,愛在悄然流轉。</p><p> 清越的歌聲,穿過梨林,飛向更遠方。輕盈的身姿,柔美的動作,歌伴舞《梨花頌》如清泉流過山澗,觸動著觀眾的心弦。</p><p> 濱海是鹽業重地。傳說有一位隱士,不舍鹽民勞作艱辛,便帶來梨樹種子教人種植。梨樹可御風擋雨,梨花可撫慰鹽民疲憊的心靈。自此,梨花成了鹽民的精神依托。歌聲里,滿是對梨花的感激與深情。</p><p> “走啊,看舞龍去。”老媽跟著舞龍的隊伍,有模有樣地走著。我不理她,雜技,魔術表演,川劇變臉,精彩紛呈,目不暇接。沉醉其中,不舍挪步。</p><p> 可還是要移作別處的。離開舞臺,眼前多是梨花了。一樹樹梨花,清婉繁茂,在陽光里輕歌曼舞。慢慢地走著,看綠野,灰墻黛瓦,藍天,卻又澄澈在純凈的梨花里。</p><p> 凝眸處,只見書畫協會周主席潑墨揮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筆鋒“骨峻而氣清,形散而神聚”。有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壯闊與細膩。恰與梨園的廣博與深情,相得益彰。</p><p> 走在木質棧道上,聞水聲潺潺,托一花瓣,輕輕地吹向水面,清波蕩漾。空氣里,咖啡的香味,浮游著。回蕩著的,還有稚嫩的童聲,吟誦的,竟是作協汪主席的詩集《云水間》的詩句:“ 一步一個畫幅,一步一個驚奇,你清澈的眼睛,像畫框……”</p><p> 登上仿木結構的觀景臺,梨海,村莊,盡收眼底。風拂過發際,梨花涌入眼底,心純凈安寧。閉了眼,樹上仿佛已滿是梨兒了。</p><p> 夕陽西下,層林盡染。尋得老媽,啟程回家。回望景區,梨花如云似雪,宛如仙境。“你啥時有空,再陪我來?”我暗笑,“家門前不是有梨樹嗎?”老媽搖下車窗,“那不一樣。”</p><p> 遠行的高鐵,正穿過梨林。有首詩,在縈繞:“這里,雪白的梨花,與曬鹽人的皺紋一樣純凈,風一吹,千年的海沫化作云,而云,落成了樹上的詩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铜梁县|
石屏县|
满城县|
临夏市|
关岭|
灯塔市|
霸州市|
周口市|
拉孜县|
洞头县|
衡南县|
南丰县|
会理县|
凭祥市|
定西市|
涿州市|
墨江|
阆中市|
武宁县|
黑水县|
房山区|
屯留县|
金溪县|
霍州市|
北碚区|
乌拉特中旗|
江山市|
麦盖提县|
囊谦县|
乌什县|
商洛市|
友谊县|
大理市|
响水县|
佛学|
临澧县|
邻水|
平遥县|
奉新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