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AI繪畫·版畫】</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他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書圣”,他一生最突出的成就是書法藝術。</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不僅能精通書法各體,集當時書法之大成,更在于能自成一家,開創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王派書法。王羲之所寫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僅是有名的書法作品,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p> <p class="ql-block">來到紹興旅游,王羲之故居——書圣故里,是必去的地方。當你跟著導航的指引,穿過古街,來到了王羲之故居,才驚訝地發現,它只是一座寺廟。</p> <p class="ql-block">相傳,王羲之有兩樣嗜好,一是喜歡鵝,二是喜歡大個的寶珠。一日,王羲之正在玩賞一顆寶珠,一位與他來往甚密的僧人前來拜訪,王羲之將他請到書房敘談。</p> <p class="ql-block">送客之后,發現桌上的寶珠不見了,便懷疑僧人“順手牽羊”。此后,便對這位僧人冷淡起來。僧人得知被冷落的原因后,心中悲憤,便自盡了。</p> <p class="ql-block">幾天后,王羲之家養的鵝忽然死去。家人剖鵝時,發現了肚子里那顆丟失的寶珠,王羲之見到這顆寶珠,想起僧人的冤死,心中十分沉痛。</p> <p class="ql-block">自此戒了玩珠之嗜,并把自己的住宅捐出來建成“戒珠寺”。于是,王羲之的故居,除了“戒珠寺”,留下的只有他曾經洗筆的墨池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流傳著王羲之教子練字的佳話。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從小跟他父親學字,背熟了父親的筆勢論,記住了書寫要領,自己覺著練得差不多了,便把寫的字捧給父親看。</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看了只是搖頭、嘆氣,見一個“大"字的回勢,竟寫得上緊下松,便提筆在下面點了一點,改成“太”字。</p> <p class="ql-block">王獻之又把字拿給母親看,母親看完也感嘆地說,我兒練字三千日,只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驚呆了,原來母親指的那一點,正是父親添上的。王獻之慚愧之極,不覺重又想起了開始學字的竅門兒。</p> <p class="ql-block">父親指著院里滿滿的18缸水說,吾兒若問何竅門?勸兒練盡缸中水。從此,王獻之把這句話視為“金律”,對照父親以及其他書法家的字,細看苦練,待到寫光了18缸墨水,終于也成為名震晉代的書法家,與父親王羲之齊名,被人們并稱為書壇二王。</p> <p class="ql-block">離王羲之故居不遠,有一座東晉時期的千年古橋。據說有一天王羲之回家路過此橋,見一老嫗坐于橋頭,烈日下正出售幾把做工并不精巧的六角竹扇,每把五文錢,王羲之憐其辛苦,借橋頭店家筆墨,在每把竹扇上寫上幾個字,老嫗見狀一臉慍色。</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說:“可說此為王右軍字,每扇可售一百文”。果然,行人見扇,聽說是王羲之寫的字,紛紛爭購,轉眼售罄。后人便稱此橋為“題扇橋”。</p> <p class="ql-block">老嫗見王羲之題扇有利可圖,第二天又抱來二十把扇子,王羲之看了,又在扇子上寫了字,很快也都賣完。</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那老婦人又弄來一大堆扇,坐在橋頭等王羲之,王羲之知情后,繞道走一條行人較少的小巷子回家。后人稱這條小巷子為“躲婆弄”。</p> <p class="ql-block">紹興城西南蘭渚山下的蘭亭,曾是王羲之的園林住所。因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種蘭于此,漢代在此設亭棧,故名蘭亭。</p> <p class="ql-block">進入蘭亭,穿過一條竹林小道,來到“流觴亭”前。只見亭前一曲溪流蜿蜒而過。據說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邀四十一位友人作詩成集時,就是在這條小溪泛觴,觴留滯誰的跟前,就由誰飲酒吟詩。</p> <p class="ql-block">當雅集接近尾聲,人們公推位重才高、調清詞雅的王羲之,為大家現場吟成的詩集做一篇序文,王羲之欣然走筆,一氣呵成,一篇驚世鴻文誕生,并從此開始了它漫長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流播生涯,這就是辭翰雙絕的 《蘭亭集序》。而蘭亭也由此成為著名的書法圣地。</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王羲之當時是在微醉中寫下《蘭亭集序》,醒后多次重寫不及原作。 </p> <p class="ql-block">《蘭亭集序》一直是王氏傳家之寶,到王羲之的七世孫傳與和尚辯才,唐太宗李世民及愛王羲之的書法,尤其想得到《蘭亭集序》,然而辯才不肯拿出示眾。據說,后來由御史設計把此墨寶騙取到手,而辯才也因此驚氣而亡。</p> <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獲得真跡后,一邊親自臨寫,一邊命揭書人廣為復制、命擅書大臣臨寫,使手稿一紙而化身百種,產生五個最為重要的 《蘭亭集序》臨摹本。</p> <p class="ql-block">在《蘭亭集序》誕生296年后,唐太宗以一已私欲,將干古名跡帶入他的昭陵,蘭亭真跡就此終結,后世所傳《蘭亭序》均為歷代臨摹本。</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博采眾長,備精諸體,革新楷書、行書、草書,自成一家,影響極其深遠。其書法最先影響到的,便是他的后代子孫。</p> <p class="ql-block">而在帝王的推崇下,尤其是唐太宗將其“書圣”地位確立之后,后世之人紛紛學“王”,王羲之的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可以說,王羲之為中國書法樹立了一個標桿,建立了一個范式,影響了東晉以后一千多年的書壇格局。</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軼事》</p><p class="ql-block">濟舍尊佛戒嗜償,嬌兒書墨十八缸。</p><p class="ql-block">流觴酌酒吟詩暢,一旦揮毫千載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轮台县|
衡水市|
凌源市|
凤庆县|
驻马店市|
肇源县|
佛坪县|
潜山县|
安康市|
辉南县|
珠海市|
三原县|
太仓市|
齐河县|
砚山县|
乡城县|
库车县|
垣曲县|
乌审旗|
宁国市|
宁化县|
民权县|
清新县|
锦屏县|
玉屏|
文水县|
察隅县|
石屏县|
雷山县|
绵竹市|
海口市|
长顺县|
阳新县|
将乐县|
翁牛特旗|
四平市|
深州市|
卓尼县|
澄迈县|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