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溫州既是千年甌越文明的傳承者,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探路者,更是山水詩畫與現代活力交織的東方明珠。</p> <p class="ql-block"> 到了溫州,我們首先去的是石桅巖景區。景區以“水美、巖奇、瀑多、村古、林秀”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一塊高達306米的淺紅色巨巖拔地而起,三面環溪,形似船桅,當云霧繚繞時,峰頂若隱若現,宛如航行在云海中的巨輪,因此得名“浙南天柱”。</p> <p class="ql-block"> 圍著石桅巖徒步走在景區棧道上,一路呼吸新鮮空氣、觀看秀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 水邊的倒影把整個景區襯托得如詩如畫。</p> <p class="ql-block"> 在導游的建議下我們乘坐當地的小船,穿過峽谷,來到最佳觀景點。</p> <p class="ql-block"> 清澈透亮的溪水,在兩邊山石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秀麗。</p> <p class="ql-block"> 石桅巖景區以其獨特的火山巖地貌、清幽的峽谷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成為楠溪江不可錯過的核心景點。</p> <p class="ql-block"> 蒼坡古村是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離石桅巖只有20多分鐘的車程。</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個古村還被譽為“千年宋莊”和“文房四寶村”。</p> <p class="ql-block"> 要進入村莊需要經過由三級條石砌成的“三試階”,取意縣試、鄉試、會試,才能來到村里的正門。</p> <p class="ql-block"> 蒼坡溪門是始建于北宋,是一座全木結構榫卯工藝,重檐懸山式屋頂的禮制建筑。</p><p class="ql-block"> 為紀念第十一世祖李仲因政績顯著官位連升七級特在門前修七級石階。</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一個碑亭,豎立著刻著畫家夏蕙瑛《古村》的詩作。</p><p class="ql-block"> “欲尋桃源路,攜秋南溪行。</p><p class="ql-block"> 村同古柏古,人比清水清。</p><p class="ql-block"> 弟望送弟閣,兄送望兄亭。</p><p class="ql-block"> 誰又點燈去,遠山明月生?!?lt;/p> <p class="ql-block"> 俯瞰蒼坡村整體呈方形,像一張鋪開的宣紙。</p> <p class="ql-block"> 村里一條306米條石鋪成的直路,兩旁商鋪和民居林立,這條路被稱作筆街。</p> <p class="ql-block"> 筆街東西有兩個水池,水池里倒映筆架山,構成天然硯臺。兩個池邊各立一塊4.5米長的條石,形如墨錠。</p> <p class="ql-block"> 蒼坡古村始建于五代后周顯德二年,由福建長溪李氏家族為避戰亂遷居至此。</p> <p class="ql-block"> 南宋淳熙五年,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重新規劃村落,形成“文房四寶”布局,奠定了現存格局。</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李氏祠堂也是現在的蒼坡文化禮堂。</p> <p class="ql-block"> 禮堂里展示了李氏家族建村史和延續發展史。</p> <p class="ql-block"> 蒼坡古村歷史上科舉中第者眾多,還涌現出駙馬李嵩、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大鵬等名人。</p> <p class="ql-block"> 蒼坡古村以其“山水為硯、村落為紙”的詩意布局,以及“耕讀傳家”的文化內核,成為楠溪江流域的“活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位于溫州的楠溪江是甌江下游的最大支流,曾名甌水。到了楠溪江我們一定要來一次竹筏漂流。</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竹筏上歡聲笑語,享受著漂流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我們坐車趕到了江心嶼碼頭。</p> <p class="ql-block"> 江心嶼位于浙江省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中游,是中國四大名勝孤嶼之一。被稱為"中國詩之島、東方佛之嶼、世界古航標"。</p> <p class="ql-block"> 登上江心嶼,"孤嶼"兩字就映入眼簾。</p><p class="ql-block"> 山水派詩鼻祖謝靈運在溫州做太守的時候多次登島,<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兩個字就出自他的</span>《登江中之孤島》。</p> <p class="ql-block"> 往東走就看到了100多年前的建的英國領事館,現在作為溫州近代開埠史館供游人參觀。</p> <p class="ql-block"> 江心寺是島上主要建筑之一,清乾隆五十四年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寺院大門兩邊有題為宋王十朋撰書的疊字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到這里的人都會被這副對聯吸引。</p> <p class="ql-block"> 島上的東西雙塔是島上重要的標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圖片中右邊是始建于唐咸通十年的東塔,高28米,6面7層,青磚圍砌,塔頂自然生長一株100多年樹齡的榕樹;</p><p class="ql-block"> 左邊是始建于北宋開寶二年的西塔,塔高32米,6邊形7層,系樓閣式青磚仿木構建筑,每層每面均有小佛龕,內置石雕佛像。</p><p class="ql-block"> 1997年國際航標協會正式宣布<span style="font-size:18px;">東西雙塔</span>為世界航標遺產。</p> <p class="ql-block"> 位于江心寺東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天祥祠,是</span>明憲宗成化十八年為紀念文天祥就義200周年而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浩然樓就在文天詳祠的旁邊,它建于</span>明萬歷八年。樓為木結構三開間重檐歇山頂,造型別致。</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樓名因詩人孟浩然曾來到這里,也有人說取意文天祥《正氣歌》中“浩然”二字。</p> <p class="ql-block"> 江心嶼謝公亭是為紀念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而建。謝靈運任永嘉太守時,常游覽江心嶼并在此亭觀景,后人建此亭紀念他。</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島上李白、杜甫、孟浩然、韓愈、謝靈運、陸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繼留跡于此,千百年來文人留有嘆詠江心嶼著名詩章近800篇,所以這個島被稱作"中國詩之島"。<span style="font-size:18px;">“詩之島”三個字是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寫。</span></p> <p class="ql-block"> 島上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游擊縱隊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 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溫州革命歷史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江心嶼風景秀麗,東西雙塔凌空,映襯江心寺,是甌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們入住溫州,聽導游介紹附近的五馬街是溫州著名的商業街,一個有歷史有特色的地方。于是我們冒雨打車來到這里。</p> <p class="ql-block"> 五馬街始建于東晉時期,相傳王羲之任永嘉郡守時,常乘五馬馬車巡行,百姓為紀念他將此街命名為五馬街。</p> <p class="ql-block"> 五馬街保留了大量具有溫州地方特色的騎樓建筑。這些騎樓建筑大多為二至三層,采用磚石結構,外觀裝飾精美,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 五馬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里有許多老字號店鋪,如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等,它們承載著溫州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統。</p> <p class="ql-block"> 五馬街里的雕塑一一人力車。</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的游客觀光車。</p> <p class="ql-block"> "南曲清音"戲臺</p> <p class="ql-block"> "興文習禮"的學堂</p> <p class="ql-block"> "一郡巨麗"牌樓</p> <p class="ql-block"> 雨中漫步在五馬街,看著五顏六色的燈光,品味著這里的歷史文化,心情格外舒暢。</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我們慕名來到雁蕩山,雁蕩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以奇峰、怪石、飛瀑、幽洞、古剎而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開山鑿勝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蘊豐厚。</p><p class="ql-block"> 雁蕩山有靈峰、靈巖、大龍湫、三折瀑、雁湖、顯勝門、羊角洞、仙橋八大景區。</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開始形成于1.28億年前,被當代地質學家稱為“火山天然博物館”。這種巖石的平行紋理,地質學稱“流紋構造”它是火山噴溢熔巖在地表流動留下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展旗峰 </p><p class="ql-block"> 與天柱峰相對,高260米,狀如展開的大旗。此峰為典型的流紋巖層,其上有各種紋理,它記錄距今1.21億年前熔巖流動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斷腸崖因金庸武俠名著《神雕俠侶》而聞名,是小龍女與楊過定下十六年始得重見之盟的地方,有“斷腸崖上嘆絕情,絕情谷底哭斷腸”的凄美詩句。</p> <p class="ql-block"> 小龍湫在靈巖寺右側后面的隱龍嶂底,瀑布直下,觸石騰空,水珠飛濺,形態萬千。</p> <p class="ql-block"> 靈巖寺是雁蕩十八古剎之一,初建于宋太平興國四年。</p> <p class="ql-block"> 龍鼻洞位于靈巖寺右側的插龍峰下。</p> <p class="ql-block"> 剪刀峰</p><p class="ql-block"> 孤峰聳立,狀如剪刀,故名。峰體為火山噴溢的流紋巖,經斷裂、切割、崩落而成孤峰。中部裂開剝落逐步形成。此峰為移步換景的典型,依次出現“剪刀”“啄木鳥”、“桅桿”、“一帆”等造型。</p> <p class="ql-block"> 桅桿峰</p><p class="ql-block"> 剪刀峰移步換景后,似矗立桅桿而得名。因剪刀峰受多個方向斷裂或節理,開裂,所以不同方向觀之造型有明顯不同。</p> <p class="ql-block"> 老僧拜塔</p><p class="ql-block"> 高低兩巖,低者如僧,高者如塔。</p> <p class="ql-block"> 大龍湫瀑布落差達197米,為中國單級落差最高的瀑布之一,有“天下第一瀑”之譽。</p> <p class="ql-block"> 在大龍湫的崖壁上,有“天下第一瀑”等二十多處摩崖石刻,與奇絕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三折瀑景區在雁蕩山眾多瀑布中最為奇異,其中尤以中折瀑為極致。</p> <p class="ql-block"> 三折瀑景區被稱為“雁山第一勝景”。</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沈括、徐霞客、謝靈運等眾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詩詞、碑刻、題字等,自唐、宋以來就有詩詞5000多首,游記30余部和石刻340多件。</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融合了自然雄奇與人文底蘊,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溫州是一座兼具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的城市,以獨特的商業文化、山水景觀和人文精神吸引著世界的目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昌邑市|
长武县|
澳门|
潮州市|
垦利县|
白沙|
商城县|
马龙县|
石柱|
调兵山市|
兴海县|
偏关县|
翁源县|
桐梓县|
普兰县|
香港|
额尔古纳市|
上栗县|
修武县|
塔城市|
澳门|
旅游|
长阳|
玛多县|
嵩明县|
阳城县|
治多县|
曲水县|
都江堰市|
宝兴县|
中方县|
青州市|
察哈|
古丈县|
乡宁县|
商南县|
内江市|
安溪县|
大庆市|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