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地中海國家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我們搭乘阿聯酋航空,在迪拜轉機,從多彩的摩洛哥,再到萬花筒般的突尼斯,進行了15天的探秘之旅,興致盎然地觀賞了不一樣的北非風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突尼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從古老遺跡到熱鬧市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從海濱小城到沙漠綠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從鹽湖荒地到高山峽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萬花筒般的突尼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藏著太多值得探索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哈馬馬特Hammamet</b></p><p class="ql-block"> 是突尼斯東北部的一座古城和著名的海邊渡假區。哈馬馬特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處在地中海,海灣既無礁石,也不見排天巨浪,海灘上白色的沙子細膩,光滑,日出之美令人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哈馬馬特麥地那老城Hammamet Medina</b></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哈馬馬特老城是10世紀由阿拉伯腓尼基人建造,現在仍然保持著以前的格局。阿拉伯風格的建筑群以鮮艷色彩裝飾,狹窄巷道內分布著傳統工藝品店,雖規模較首都老城小,但經過修繕后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氛圍,傍晚漫步其間可感受阿拉伯文化的靜謐與浪漫。如今,古堡已成為了哈馬馬特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抵達突尼斯的下午,就來到了哈馬馬特老城。現在老城也非常商業化了,到處是商店和貨攤。</p> <p class="ql-block">城墻下攤位上各種各樣的編織品琳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城口墻角一位大媽在給美女們做美甲,生意還很好。</p> <p class="ql-block">路邊攤位上造型各異,圖案精美的瓷盤。</p> <p class="ql-block">巷子里的一些賣皮具的墻邊攤。</p> <p class="ql-block">一攤位出樣的馬賽克瓷盤紀念品。</p> <p class="ql-block">老城內的居住區以赭黃色或白色建筑為主,狹窄的胡同有的僅容兩人側身而過。</p> <p class="ql-block">一座門樘和門扇都非常精美漂亮的門。</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建筑都不高,赭黃色的墻與上面的深藍色窗外防護欄形成了對比色,鮮艷奪目。</p> <p class="ql-block">回頭看到這堵墻上的門、窗,藝術感很強。</p> <p class="ql-block">將三扇漂亮的藍色門棟并排列在一起觀賞。</p> <p class="ql-block">城墻崗樓下的很醒目的一扇藍門。</p> <p class="ql-block">一家門前白墻上裝飾的富有伊斯蘭特色的瓷磚畫。</p> <p class="ql-block">另一家門前左右兩側都部分貼了裝飾瓷磚和裝飾瓷磚畫。</p> <p class="ql-block">家門的另一側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兩個小孩從屋旁走了出來。</p> <p class="ql-block">他們跟上已在外面等候的父母一起出去。</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綠樹紅花映襯著白墻藍窗更加鮮艷。</p> <p class="ql-block">一處路邊攤,地上墻角擺放了精美的瓷盤和工藝畫,但不見攤主在那兒。墻上簡潔的藍色線條勾勒的門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走出巷子就到了海邊,一片椰子樹瀕臨大西洋,人們三三兩兩地閑坐在海邊,在清涼的海風吹佛下,享受著他們的下午時光。</p> <p class="ql-block">邊上的建筑,好像是一座花園的入口,不高的圍墻上畫著彩繪涂鴉,鮮艷的色彩,拉滿了藝術氛圍。</p> <p class="ql-block">花園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海邊一處繪美甲和畫紋身的攤位,和剛才在老城入口看到的一樣,掌攤的也是位大媽,看來在這里獨特的藝術氛圍,年輕女性都樂于這樣來修飾自己,因此使這些大媽也精于此道。</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城墻沿海而建,我們在城墻下繞城而行。</p> <p class="ql-block">迎面走來的兩位游客,他們的著裝要比我們清涼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城墻外海邊的沙灘上,兩位姑娘在曬日光浴。</p> <p class="ql-block">前面海邊城墻轉角的防浪堤上是一座餐廳。</p> <p class="ql-block">臨海城墻轉角下是一處平臺廣場,有中心圓花壇構成環行路供車輛調頭。我們剛才就是從城墻下面餐廳的后面走來。</p> <p class="ql-block">臨海廣場邊設有供游人休憩的長椅,海邊低矮寬闊的圍欄也可以坐人。</p> <p class="ql-block">可以在這里坐在海邊,望著大海,全身放松,思想天馬行空,度過一段愜意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兩位游客看著海邊淺灘里玩水的女孩,有點羨慕,很想也下海玩一番。</p> <p class="ql-block">那邊大概是父女倆吧,在玩水上排球呢。</p> <p class="ql-block">旁邊沙灘上兩個少年在踢足球,其中那位胖子看上去有點氣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老城城墻下面停滿了小車,看來到這里來游玩的人還不少。</p> <p class="ql-block">作為地中海畔的旅游重鎮,哈馬馬特融合了歷史遺跡與度假休閑。</p> <p class="ql-block">這里儼然是座旅游度假區。</p> <p class="ql-block">隨處都有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路邊舉目所見都是酒店、賓館、餐廳和咖啡館。</p> <p class="ql-block">酒店樓上露臺的遮陽傘下,游客們在休憩閑聊。</p> <p class="ql-block">街邊一棟小小的通往酒店餐廳的門樓也裝飾得如此漂亮。</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人民也很友好,那是街邊的一位居民,看見外面游客后擺出一副歡迎的姿勢。</p> <p class="ql-block">路過的有點興奮而手舞足蹈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載客的摩托車一駛而過。</p> <p class="ql-block">與朋友同乘摩托車一起出行。</p> <p class="ql-block">過來一群要去練習滑板的學生們。</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了老城的入口,我們繞了一圈來觀賞哈馬馬特麥地那老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雅斯米那港Yasmine Hammamet</b></p><p class="ql-block"> 位于哈馬馬特新城區域,是突尼斯重要的綜合性旅游港口。作為地中海沿岸新興的現代化休閑港灣,這里成為突尼斯最重要的海濱療養地 ,是許多世界名人的度假首選地之一。這里適合生活,適合度過休閑時光,適合與老朋友相聚并結交新朋友。</p> <p class="ql-block">在雅斯米那港外的海邊,見到這座茅草屋矗立在海灘上,很引人注目,但不知是做什么用的。</p> <p class="ql-block">一些學生在海灘邊海濱大道旁玩耍,有大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海濱大道的對面就是我們入住的哈馬馬特萊科酒店Hotel Laico。</p> <p class="ql-block">向雅斯米那港走去,看到路邊兩個學生坐那兒,一個還抽著煙。</p> <p class="ql-block">來到了雅斯米那港,這有一個小廣場,一個小孩在玩踏板車。</p> <p class="ql-block">雅斯米那港沿岸延伸出長達3公里的濱海步道,串聯起精品購物中心、露天劇場及傳統手工藝市集。</p> <p class="ql-block">來此游玩的一家子,邊上的是固定在那里展覽的摩托車模型裝置。</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旅游信息小亭子。</p> <p class="ql-block">在小廣場上騎著踏板車兜圈子的小男孩。</p> <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一家游客。</p> <p class="ql-block">一家餐廳,面朝大海的前面一排也算是“外擺位”吧。</p> <p class="ql-block">一個小女孩站在那兒看著門前的游客,在尋找合適的對象高價兜售她手上的面巾紙,以代替“乞討”。</p> <p class="ql-block">小男孩靠在碼頭邊,也是手里拿著一些卡片在伺機兜售,文明的乞討方式。</p> <p class="ql-block">港口據說擁有可容納740個泊位的游艇碼頭,配備先進的導航與維護設施,可停泊長度12至60米的各類船只。</p> <p class="ql-block">停靠著的各式游艇。</p> <p class="ql-block">港口里停泊的“SULTAN II”海盜船是這里特色主題游覽項目的核心載體,仿古船只的設計靈感源自地中海歷史上的北非巴巴里海盜文化,船體采用復古木質結構與風帆系統,并融入突尼斯傳統裝飾元素,如幾何紋飾與阿拉伯風格雕刻,旨在為游客提供沉浸式歷史體驗。</p> <p class="ql-block">海盜船和游艇的碼頭邊。</p> <p class="ql-block">一個人開著小艇離開了碼頭。</p> <p class="ql-block">這艘小游艇上,幾個游客剛上去,解纜開著游艇剛剛離開碼頭,準備駛出港口去度一個瀟灑的傍晚。</p> <p class="ql-block">碼頭上過來的幾位時尚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回酒店的路上,遇見一群剛放學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p> <p class="ql-block">夜里,在酒店的房間里俯瞰海港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雅斯米那港 PORT YASMINE。</p> <p class="ql-block">樓下街道上駛過一輛炫彩馬車,可能還在沿途攬客呢。</p> <p class="ql-block">酒店邊上的一家餐廳,依舊燈火通明,但客人已寥寥無幾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初升的太陽照進了酒店的大堂,早餐后我們就離開了哈馬馬特,前往凱魯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凱魯萬Kairouan</b></p><p class="ql-block"> 是突尼斯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伊斯蘭教四大圣城之一(與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齊名),其地位在北非具有重要宗教意義。始建于公元670年的老城區于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城市最著名的地標是始建于7世紀的北非最古老的奧格巴清真寺,其35米高的方錐形宣禮塔更成為馬格里布地區清真寺建筑的范式。建于公元九世紀的阿格拉比特蓄水池,是阿拉伯人在沙漠中收集水源而制作的特殊裝置,曾經阿格拉比特王朝留下的印記,展示了9世紀阿格拉布王朝卓越的水利工程技術。</p> <p class="ql-block">抵達凱魯萬后,首先來到阿格拉比特蓄水池Aghlabid pools。</p> <p class="ql-block">參觀阿格拉比特蓄水池,要登上城堡,俯瞰蓄水池,現仍存有一大一小兩個水池供游人參觀。</p> <p class="ql-block">因凱魯萬缺水,加之該地區又處于海平面之下,用水極其困難,當地人在公元862年修建了15個蓄水池。水用渡槽由遠處引來,先進入小水池沉淀,待通過有一定高度的過濾拱門濾掉沙石,然后進入大水池供使用,人們會沿著長方形的堤岸取水。</p> <p class="ql-block">在城墻上俯瞰,蓄水池邊上的這座具有傳統伊斯蘭建筑風格的圓頂建筑,不知是一座陵墓還是小型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蓄水池路對面是座歐陸酒店Hotel Continental,拱形大門和邊上的圍墻,弄得像城堡似的。</p> <p class="ql-block">接著來到西迪?撒哈卜陵墓Zaouia of Sidi Sahabi的大門外。</p> <p class="ql-block">進入院內,看到陵墓的建筑為四合院結構布局,三面外廊涂以藍白色,</p> <p class="ql-block">宣禮塔所在的這一側為黃磚外墻的屋子,沒有外廊。</p> <p class="ql-block">宣禮塔邊上的主入口門洞,裝飾以精細的幾何紋樣、阿拉伯書法和彩釉瓷磚鑲嵌,以藍、綠、黃等傳統色調的陶瓷片拼貼出繁復圖案,拱門兩邊飾以羅馬柱式結構。</p> <p class="ql-block">一間屋子,房頂、墻面上、下分為三段裝飾,上面是精細的磚雕,下面用陶瓷片拼貼出精美的圖案,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里面每一個門洞都是那么漂亮。</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處通往墓室的拱形走廊,前面就是穹頂墓室。兩側墻上貼著精美的彩釉瓷磚,拱形廊柱為羅馬柱式結構,反映了歷史上多元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走廊的另一端。</p> <p class="ql-block">走廊邊墻的局部圖案。</p> <p class="ql-block">里面是墓室,門、窗及內墻都非常精美華麗,其建筑細節體現了17世紀北非伊斯蘭藝術的典型特征。</p> <p class="ql-block">穹頂墓室的內部。西迪?撒哈卜陵墓,又稱“胡須陵”,是伊斯蘭教在突尼斯的重要宗教與文化遺址。</p> <p class="ql-block">穹頂內側。該陵墓始建于17世紀,為紀念圣者西迪?撒哈卜而建。據記載,西迪?撒哈卜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親密友人,曾擔任其理發師,并保存了先知的三根胡須。</p> <p class="ql-block">7世紀時,西迪?撒哈卜攜帶這些圣物及大量宗教經典從麥加返回突尼斯,去世后與胡須一同安葬于此,陵墓因此得名。但西迪?撒哈卜的靈柩沒有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墓室門洞兩側各一的深深的窗臺,里面可以容納兩人盤腿坐下聊天。</p> <p class="ql-block">墓室邊上是一處內院,四周由拱形回廊相連。</p> <p class="ql-block">回廊里的裝飾精美的一扇窗前,坐這里的管理人員剛離開,我們也結束了參觀,前往1公里外的奧格巴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奧格巴清真寺Aogeba Mosque,建于公元 670 年。是伊斯蘭教在北非地區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整座清真寺以厚重石墻環繞,兼具防御與宗教功能。墻外街道上擺了許多小攤,因為清真寺如今也是個旅游景點,每天進出的游客不少。</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邊上來往的行人。</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西門進入,女士們要用頭巾包頭。這扇門不大,好像是為了便于防御外敵吧。</p> <p class="ql-block">大門只開了半扇。</p> <p class="ql-block">穿過內廊就是中心庭院了,整座建筑也是四合院結構:四周圍著中心庭院。</p> <p class="ql-block">庭院除了宣禮塔這面,其余三面由雙拱圍廊相連,圍廊用羅馬科林斯式石柱支撐。</p> <p class="ql-block">這些羅馬柱上面還隱藏了一些基督教的十字架雕刻。由于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這里曾是基督教盛行的區域,因此這些帶有十字架的羅馬柱被保留下來,作為一種文化和歷史的見證,展示了不同宗教和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圍廊里面的屋子,門扇和墻上用紅色幾何紋路裝飾。</p> <p class="ql-block">南側祈禱大廳前的圍廊比較寬,由雙廊及一道道拱門間隔并聯。</p> <p class="ql-block">東側的圍廊,也是雙廊,但沒有了拱門間隔。</p> <p class="ql-block">東側圍廊內的屋子,盡管現在房門緊閉,但門前的磚砌臺階上依然能反映出歲月的流逝。</p> <p class="ql-block">圍廊的拱形門框很高大。</p> <p class="ql-block">寺北矗立一座高35米的三層方形宣禮塔,為伊斯蘭世界最早的宣禮塔原型之一,兼具瞭望功能。</p> <p class="ql-block">宣禮塔下東側的兩個拱形門洞,這一邊沒有圍廊。</p> <p class="ql-block">南面穹頂下是祈禱大廳。凱魯萬全城有100多座清真寺,其中奧格巴清真寺是最古老的一座,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祈禱大廳內由400余根石柱(部分取自迦太基遺跡)支撐木質穹頂,柱頭雕刻各異,展現了早期伊斯蘭藝術對古典元素的吸收。大廳內的神龕(Mihrab)以金箔與釉彩瓷磚裝飾,指向麥加方向。</p> <p class="ql-block">祈禱大廳的大門打開著,但不是穆斯林不能進入。</p> <p class="ql-block">祈禱大廳里的地面上滿鋪地毯和類似中國的燈草席,供星期五穆斯林前來跪地誦經。中央一盞富麗堂皇的威尼斯式吊燈低垂,與大廳內的大理石圓柱、木質雕刻穹頂共同營造處莊嚴肅穆的宗教氛圍。</p> <p class="ql-block">大廳里有工作人員為到訪的貴賓在介紹誦經壁龕,是用 28 塊浮雕和鏤空雕的大理石組成,設計別致,鏤刻精巧。壁龕頂部由伊拉克贈獻的 135 塊繪有各種圖案的陶瓷板覆蓋,光怪陸離,給人以肅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站在祈禱大廳前的拱形門框下,望向中心庭院,中央有一座面朝東北方向麥地那圣地的宣禮臺,前面地上是凈手池遺跡。</p> <p class="ql-block">凈手池遺跡,邊上兩個好像是水井,中間是一個臺柱。</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心庭院上,抬頭望去,北面就是高聳的宣禮塔。</p> <p class="ql-block">南面是祈禱大廳及穹頂,前面的圍廊是雙拱雙廊,比其他幾側寬闊。</p> <p class="ql-block">奧格巴清真寺氣勢雄偉,別具一格,成為突尼斯和阿拉伯世界珍貴的古代文化與宗教遺產,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個身著白色長袍的貴賓訪客,走上了宣禮臺,讓同行人給他拍照。</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白袍白發貴賓低頭在手機上查著資料。</p> <p class="ql-block">馬上由工作人員過來陪同觀看庭院里的這個“泉眼”。</p> <p class="ql-block">相傳當年阿拉伯帝國穆罕默德麾下著名將領奧格巴將軍征戰北非經過此地,意外地發現了圣地麥加遺失的黃金圣杯。拿起圣杯居然發現底下是源源不斷的泉眼,這使將軍聯想到麥加的滲滲泉,由此斷定此處不同尋常,是一個神圣的地方,于是下令戍營扎寨,修建都城。</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門外街對面邊上都是小攤。</p> <p class="ql-block">去用午餐時逛逛凱魯萬,突尼斯人認為,到凱魯萬朝覲 7 次即等于去次圣地麥加朝覲。</p> <p class="ql-block">凱魯萬城市一隅。</p> <p class="ql-block">走在小巷里,抬頭就能見到宣禮塔。</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午就是到這所老宅里的餐廳里用餐。午餐后就離開凱魯萬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的第八部分,謝謝觀閱,敬請期待后續部分。</p> <p class="ql-block">請點擊鏈接觀閱:</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bss1hns"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btcfbs9"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bu4uac4"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buxur1d"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g56byh"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gz4oxs"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六)</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h5dpa2" target="_blank">探秘歐洲后花園 摩洛哥+突尼斯采風游記(七)</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陕西省|
元谋县|
汾阳市|
科技|
都江堰市|
孟州市|
泉州市|
准格尔旗|
甘南县|
四会市|
蒙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寻乌县|
泰安市|
自治县|
光山县|
望奎县|
深圳市|
抚松县|
漯河市|
乌恰县|
岳西县|
平乐县|
比如县|
德化县|
开原市|
大安市|
安新县|
泰宁县|
宝清县|
江陵县|
苏州市|
莎车县|
永德县|
玉龙|
客服|
黑河市|
鄯善县|
德保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