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隆中風景區,位于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隆中街道隆中社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中小學生實踐教育基地、靈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隆中已有1800多年歷史,因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引發《隆中對》,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是“垂千古”“永清幽”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古隆中牌坊是隆中的標志性建筑,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所建,仿木結構,四柱三門樓式,十個抱鼓將四柱固定,上面雕梁畫棟,起角彎爪,單檐斗拱,帶脊座吻,線雕、浮雕、透雕融熔于一體,山水人物,花鳥魚蟲栩栩如生。枋體高約6米,寬約10米。牌坊正中的字碑上雕刻“古隆中”三個大字,兩邊大書“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名句。古籍記載:襄陽城西有山,隆然而中起,號曰隆中。隆中可謂“地于山而得名,山于人而得靈”,這個給隆中山增添靈氣的人就是諸葛亮。</p> <p class="ql-block">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這是《三國演義》中對隆中的描述。在綿延起伏的山嶺間,忽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漢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這便是古隆中。</p> <p class="ql-block">襄陽市古隆中景區是諸葛亮十七歲至二十七歲躬耕讀書的成才之地、“三顧茅廬”、“隆中對”發生地。諸葛亮離開隆中后,隆中一直受到官方的維修與管護,唐昭宗時曾賜碑隆中,封諸葛亮為武靈王,宋孝宗時賜廟額“英惠”,加號“仁濟”,明武宗時賜廟額“忠武”。</p> <p class="ql-block">隆中書院始建于五代天福年間,當時被稱為五靈王學業堂。到了元代末年,廣德寺書院遷到隆中后,與原來的書院合并,統稱為隆中書院。隆中書院,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23.44平方米,分為序言廳、勵志廳、勤政廳、廉政廳、誡子廳、展望廳六大板塊。集中展現了諸葛亮的一生,再現了其從勵志成才、勤廉治國到子女教育等多個方面的事跡和思想。</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始建于晉朝,是祀奉諸葛亮的祠宇,位于隆中山腰,后歷經隋、唐、宋、元、明、清、民國,興廢頻仍,現今建筑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荊襄觀察史蔣興芑重建。祠宇為四進三院層臺式建筑,除第三進為卷棚式外,其他都是單檐硬山建筑。主殿內有諸葛亮及其子孫諸葛瞻、諸葛尚塑像供人瞻仰、祭拜。中院有左右廊房,院中兩棵參天古柏,祠內還有一株400余年的金桂,頗有靈氣。</p> <p class="ql-block">諸葛草廬是諸葛亮當年在隆中臥讀躬耕、生活起居之處,電視連續劇《諸葛亮》曾在此拍攝。草廬風格為仿漢式建筑,磚木結構,分前后兩個院落,由草堂、客房、臥室、廚房、內走廊等組成。諸葛草廬用材肥碩,比例勻稱,造型古樸、典雅,宏偉而壯觀,再現了諸葛亮當年在隆中飲食起居的生活,內有木牛流馬、狀元樹等物件。</p> <p class="ql-block">黃月英,荊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陽)人,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她自幼聰明好學,熟讀兵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足智多謀。據傳,她 不僅知識廣博,還擅長機械手工,與魯班齊名。黃月英因才情出眾,被父親黃承彥推薦給諸葛亮為妻。兩人結為連理后,生活美滿,黃月英成為諸葛亮事業上的得力助手。據傳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器械的發明或改進都有她的貢獻。在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后,黃月英在家辛勤操持家務,撫養孩子成長。同時,她也 利用自己的才智為諸葛亮出謀劃策,助其成就大業。她與諸葛亮的愛情故事被廣為傳頌,成為了后世文藝作品中的重要題材。</p> <p class="ql-block">三顧堂是為了紀念劉備三顧草廬而修建的紀念堂,門口的對聯寫著“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兩表”指的就是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一對”則是指著名的《隆中對》。現存三顧堂的主體,是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由趙宏恩在三顧堂原址上重建的,基本保持了光緒年間的式樣即前廳三間,后堂五間,硬山起脊,兩側回廊鑲嵌著歷代題詞石刻和維修記事碑文,門前有古柏三棵,據說是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時的拴馬樹,這里的一景一物都顯得古樸雅致,能引起人們對“魚水三分合,風云四海生”的歷史畫卷的回顧。</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在隆中居住時,和弟弟諸葛均一起開荒種地,過著自給自足的躬耕生活。1984年,隆中風景區在躬耕田的中間立單檐廡殿頂式亭閣一座,亭上方有“田園淡泊”匾額,亭中是2002年前國家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到訪隆中時所題寫的“躬耕隴畝”碑。每逢春季,亭閣周圍金黃的油菜花遍布,仿佛述說青年諸葛亮的隱居時光。</p> <p class="ql-block">相傳此處原有一塊大石頭,諸葛亮寓居隆中時,在閑暇之余會坐在這塊大石頭上吟唱山東老家的小調《梁父吟》,一方面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一方面抒發自己遠大的抱負。整座亭閣在綠茵之中,六角形,三檐三層,檐角高蹺,造型挺秀,可登樓賞景,別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未出茅廬便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軍事上以草船借箭、空城計等奇謀聞名,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展現創新才能。從劉備三顧茅廬到白帝城托孤,諸葛亮始終盡心輔佐兩代君主,即使面對庸主劉禪仍“夙夜憂嘆”,五次北伐直至病逝五丈原,踐行“鞠躬盡瘁”的誓言。內修法治、外聯東吳,穩定蜀漢政權;七擒孟獲以德服人,體現胸懷與謀略并存。其《出師表》《誡子書》傳遞的忠貞與修身思想影響深遠。諸葛亮集智慧、忠誠、勤勉于一身,既是戰略家也是實干家,其形象超越時代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符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碌曲县|
乐清市|
鹤山市|
根河市|
泸西县|
丰原市|
手游|
沛县|
精河县|
嘉禾县|
土默特右旗|
巨野县|
嘉鱼县|
兰西县|
稻城县|
库车县|
晋宁县|
康保县|
乳山市|
青龙|
牡丹江市|
琼结县|
汶上县|
芜湖县|
饶阳县|
大连市|
象山县|
湘阴县|
辽宁省|
咸宁市|
乌恰县|
五指山市|
北安市|
瑞安市|
麻江县|
岳阳县|
凤山县|
济宁市|
洪洞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