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宮、天下第一窟、天下第一陵、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臺、天下第一樓、天下第一閣、天下第一橋、天下第一塔、天下第一碑、天下第一碑林、天下第一塔林、天下第一關、天下第一雄關、天下第一險關、天下第一甕城</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宮--故宮</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開始建造,歷經數百年修繕擴建,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對稱,遵循傳統皇家宮殿規制,有外朝、內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眾多宮殿樓閣相互連接,紅墻黃瓦、金碧輝煌,建筑工藝精湛,裝飾精美,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價值。作為明清皇家宮殿,見證了近500年歷史變遷,是中國古代宮廷文化的重要載體,收藏大量文物珍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窟--莫高窟</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其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后延續約1000年,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莫高窟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陵--黃帝陵</p><p class="ql-block">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黃帝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開創者,其陵墓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黃帝陵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有相關祭祀活動的記載。這里的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其中“黃帝手植柏”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黃帝陵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和祭祖圣地,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陵”。</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亭--醉翁亭</p><p class="ql-block">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始建于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臺特色,它布局緊湊,亭臺軒榭錯落有致。周邊還有二賢堂、寶宋齋、意在亭等諸多景點,共同構成了醉翁亭景區。其在中國文化史和建筑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亭”。</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臺--鎮北臺</p><p class="ql-block">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城北紅山頂上,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它建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為古長城沿線的觀察哨所和報警臺。鎮北臺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眾多烽火臺之首,有“萬里長城第一臺”之稱,也被稱為“天下第一臺”。</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樓--黃鶴樓</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它始建于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重建的。黃鶴樓建筑風格獨特,樓體高5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詩詞佳作,如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使其聲名遠揚,被譽為“天下第一樓”。</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閣--滕王閣</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地處贛江東岸。它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建。滕王閣建筑宏偉壯觀,主體建筑高57.5米,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聲名遠揚,被譽為“天下第一閣”。</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橋- 趙州橋</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由隋朝匠師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獨特的設計和精湛的建造工藝,對后世橋梁建筑產生了深遠影響,常被贊為“天下第一橋”。</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塔--鐵塔</p><p class="ql-block">位于開封市鐵塔公園內,它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原名為開寶寺塔,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從遠處看近似鐵色,故俗稱“鐵塔”。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是中國最高的琉璃塔。其建筑風格獨特,設計精巧,塔身造型優美,歷經千年風雨、地震、水患等依然屹立不倒,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碑--陽山碑材</p><p class="ql-block">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西北側的陽山南坡,是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碑材由碑座、碑身和碑額三部分組成,若拼接起來總高度可達78米,總重約3.1萬噸。其體量之巨大,舉世罕見,被譽為“天下第一碑”</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碑林--西安碑林</p><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其藏品豐富,數量眾多,現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以碑石墓志最為著名,有漢《曹全碑》、顏真卿《多寶塔碑》、柳公權《玄秘塔碑》等諸多書法名碑。這些碑刻時間跨度從漢至近代,涵蓋了各種書法字體和風格,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也是研究中國歷史、文化、藝術的重要資料,故而有“天下第一碑林”的美稱。</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塔林--少林寺塔林</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西約300米處,是少林寺歷代和尚的墓地。它占地面積14000余平方米,現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個朝代的磚石墓塔241座。少林寺塔林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古塔建筑群,集古代磚石建筑、雕刻、書法、繪畫藝術之大成,被專家學者譽為“古塔藝術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關--山海關</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其關城布局巧妙,建筑堅固,有多種防御設施。山海關的箭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的標志性建筑,高懸著“天下第一關”的匾額,字體渾厚有力。山海關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處于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沖,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和戰略意義,故而被譽為“天下第一關”。</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p><p class="ql-block">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以西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險關--劍門關</p><p class="ql-block">劍門關位于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千米,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甕城-- 中華門甕城</p><p class="ql-block">中華門甕城位于南京城南部,是南京明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堡壘甕城,擁有三道內甕城和27個藏兵洞等,呈“目”字形結構,占地廣闊,防御體系極為完備,堪稱“天下第一甕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肇东市|
周宁县|
法库县|
江山市|
古浪县|
桂阳县|
沙河市|
宜兰市|
泗阳县|
土默特右旗|
大姚县|
南投县|
田东县|
西平县|
隆尧县|
若尔盖县|
普安县|
郯城县|
武夷山市|
临沭县|
黔南|
井研县|
上林县|
建瓯市|
龙江县|
中超|
武胜县|
泗阳县|
白城市|
合阳县|
余姚市|
乐至县|
内丘县|
淄博市|
文化|
蓝山县|
紫云|
鄱阳县|
晋宁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