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即將離開洛陽的當日上午,游覽了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白馬寺因白馬馱經而得名,該寺位于洛陽市瀍河回族區,是中國佛教發源地,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乃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和“祖庭”。</p><p class="ql-block"> 據傳東漢永平七年(64年),明帝聞西方有異神,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p><p class="ql-block"> 永平八年(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之路。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p><p class="ql-block">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白馬寺屢次受到戰亂破壞,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多次撥款修建,成如今規模。</p> <p class="ql-block">到達白馬寺時,游人已經很多,院內建筑風格與我國其他寺院相近,灰頂紅墻磚瓦結構,磚石甬路,古木參天,院內多處牡丹園正值花開盛期,這在其他地方寺院十分少見。另我意外的是寺院深處競有一個美術館,恰有一個展覽,作品皆禪意佛畫,筆墨不俗。</p> <p class="ql-block"> 出寺側門另有一院,分別為泰國,印度,緬甸等寺院風格建筑,如涉身東南亞異域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午后,辭別洛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寻甸|
彭山县|
康平县|
五大连池市|
弥勒县|
辉县市|
丽水市|
治多县|
太原市|
宜章县|
泰宁县|
恭城|
建宁县|
华池县|
和政县|
扶余县|
利川市|
六盘水市|
霍林郭勒市|
靖宇县|
乐业县|
城固县|
丰宁|
和林格尔县|
玉田县|
溧阳市|
阳信县|
枝江市|
疏勒县|
大厂|
贡觉县|
龙胜|
亚东县|
遂宁市|
乡城县|
曲靖市|
滨州市|
兴城市|
大宁县|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