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懷著對偉人毛澤東的深切緬懷和無限敬仰,4月12日,我踏上了前往韶山的紅色之旅。韶山,這座地處湖南中部的小城,因是毛主席的故鄉而聞名遐邇。它不僅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更是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紅色記憶的不朽豐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到韶山,清新的空氣挾雜著泥土與草木的芬芳,連綿不斷的山巒在天際之間勾勒出柔和的曲線,郁郁蔥蔥的樹木猶如綠色的波濤,層層疊疊地伸向遠方。這撲面而來的田園景致,宛如一首悠揚的牧歌,瞬間將我旅途的疲憊滌蕩一空。這里的山水之間,自然之美與紅色文化相互交融,每一寸土地都似乎鐫刻著偉人的印記,每一處景觀都散發著獨特的精神魅力,讓人不禁心潮澎湃,充滿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女導游小譚的引領下,我們首先來到毛澤東廣場。廣場開闊而莊重,四周青松翠柏環抱,它們像忠誠的衛士,無論風雨如何侵襲,始終堅守,默默守護著偉人,象征著偉人的精神萬古流芳。廣場中央,毛主席銅像拔地而起,高達10.1米,重3.7噸 。銅像中的毛主席身著中山裝,左胸前佩戴著“主席”證,手中緊握文稿,目光深邃而堅毅,嘴角微微上揚,帶著從容的微笑,正視前方,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的豪邁風采。在陽光的照耀下,銅像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更顯高大而神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手捧花籃,緩緩走向銅像,將花籃輕輕擺放在基座前,然后后退幾步,深深地三鞠躬。此時,廣場上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人山人海。大家都懷著同樣的敬畏與追思,每一雙眼睛里都閃爍著敬仰的光芒,仿佛時空在這里交錯,過去與現在展開了一場跨越歲月的對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面對偉人銅像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恍惚間,我仿佛看到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年輕的毛澤東心懷救國救民的理想,走出韶山沖,踏上尋求真理的道路。他在橘子洲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以筆為劍,抨擊舊制度,喚醒民眾的覺醒;他在秋收起義的硝煙中,振臂一呼,帶領工農武裝走上武裝斗爭的道路,為中國革命點燃了星星之火。在那漫長而艱苦的革命歲月里,他率領紅軍戰士跨越千山萬水,歷經無數次戰斗,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完成了舉世矚目的萬里長征,保存了革命的火種。他在延安的窯洞里,徹夜不眠,撰寫了一篇篇光輝著作,為中國革命指明方向,讓無數迷茫中的革命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時此刻,我體會到:“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這首質樸無華卻飽含深情歌謠的真正含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離開廣場,我們來到毛澤東故居。這是一座典型的湖南農家建筑,坐南朝北,土木結構,青瓦泥墻。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間,東邊14間青瓦房是主席家的,西邊5間茅草房屬于鄰居家,兩家共用一間堂屋。故居前的南岸塘,塘水澄澈如鏡,宛如綠綢上繡著的碧玉盤。微風拂過,泛起層層綠浪,這里曾是毛主席兒時嬉戲、游泳的地方,如今,似乎還能聽見他年少時的歡聲笑語在水面回蕩。走進故居,屋內陳列著毛主席及其家人使用過的物品,這些物品雖質樸陳舊,卻滿是生活的溫度。看著那斑駁的桌椅、簡陋的床鋪和陳舊的農具,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毛主席在這里度過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深刻感受到了他成長的家庭環境和時代氛圍。正是在這里,毛主席自幼勤奮好學,心懷天下,立下了“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壯志豪情,那股年少的蓬勃朝氣與遠大志向,仿佛仍在屋內的空氣中氤氳、回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后,我們步入毛澤東紀念館和毛澤東遺物館。在紀念館內,大量珍貴的文物、詳實的資料和歷史照片有序陳列,它們宛如時光的碎片,拼湊出毛主席波瀾壯闊的一生,以及他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從青年時期的上下求索、奮力拼搏,到領導中國人民歷經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再到新中國的成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毛主席始終屹立于時代潮頭,宛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中國人民照亮了前進的道路,指引著中華民族沖破重重險阻,走向光明與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參觀過程中,導游嫻熟、流暢,聲形并茂的講解讓我了解到,為了祖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毛澤東一家滿門忠烈,先后有6位親人壯烈犧牲 。他的妻子楊開慧,在與敵人的斗爭中被捕,面對威逼利誘,堅貞不屈,最終英勇就義;大弟毛澤民,為保障根據地的財政和經濟工作,在新疆被反動軍閥殘忍殺害;小弟毛澤覃,在一次戰斗中為掩護游擊隊員,不幸中彈犧牲。還有他的長子毛岸英,主動請纓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將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聽到這些,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何等無私的奉獻,何等偉大的犧牲!毛澤東不僅將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國家和人民,更是付出了整個家庭的巨大代價。正是有無數像他們這樣的革命先輩前赴后繼、舍生忘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參觀毛澤東學生時代的私塾,這座私塾雖無奢華裝飾,卻處處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每一處角落、每一塊磚石,仿佛都留存著青少年毛澤東勤奮苦讀的身影。置身其中,我不禁想起他青年時代寫下的那些氣壯山河的詩詞。“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17歲的他告別家鄉外出求學,以這句誓言展現出堅定的決心,這不僅是對家庭的承諾,更是他內心渴望成長、報效國家的有力宣告。自此,蜿蜒的山路阻擋不了少年前行的腳步,他的足跡踏遍三湘大地,最終在長沙第一師范學院開啟了他探索救國真理的重要征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句詩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他對未來的堅定信念與無畏勇氣。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他以筆為武器,以思想作利刃,與時代的苦難頑強抗爭,在黑暗中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之光。這些詩詞無一不彰顯著青年毛澤東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宏偉抱負。正是學生時代如饑似渴的學習積累,為他日后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他得以在歷史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帶領中國人民推翻壓迫,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遺物館。遺物館中,展出了毛主席生前使用過的大量物品,衣物、書籍、文具……這些看似平凡的遺物,卻成為了他簡樸生活作風和高尚人格品質的有力見證。其中,那件補了73個補丁的睡衣格外引人注目,歲月在它上面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每一個補丁都像是一個無言的故事,默默訴說著主席的質樸與勤儉。凝視著這件睡衣,我不禁肅然起敬,心中對偉人的敬佩之情愈發深沉與強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我們來到了滴水洞。滴水洞隱匿于韶山沖西邊的一隅,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宛如一處被歲月遺忘的世外桃源。這里碧峰如簇,翠嶺蜿蜒,茂密的山林中修竹挺拔,山花肆意綻放,野草散發著生機,彩蝶翩翩起舞,鳥兒歡快鳴唱,自然的和諧之美令人陶醉。滴水洞一號樓是毛主席回韶山時的下榻之處,屋內的陳設依舊保持著當年的原樣,辦公室、臥室、會客廳等一應俱全。在這里,毛主席曾辦公、休憩,度過了一段短暫卻寧靜的時光。漫步其間,仿佛還能感受到他的氣息,觸摸到那段歷史的溫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離開韶山時,已是夕陽西下,絢爛的余暉傾灑在這片浸染著紅色記憶的土地上,像是為它披上了一層神圣的金色紗衣,顯得格外壯美而肅穆。這次韶山之旅,對我而言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一次精神的升華。我不僅領略了韶山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和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更深刻體悟到了偉人毛澤東的偉大人格和崇高精神。他的一生,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一生,他的事跡和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磨滅的精神燈塔,將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我深信,每一個踏上韶山這片土地的人,都會被這里的紅色文化深深觸動,都會在心底留下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這份記憶,會如同一顆飽含力量的種子,在未來的歲月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激勵著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為理想與家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span></p> <p class="ql-block">圖:黃牛(藝華)、建玲十網絡(致謝)</p><p class="ql-block">文字:黃牛(藝華)原創</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中國出了個毛澤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浮山县|
新余市|
高陵县|
淅川县|
永修县|
普格县|
温州市|
潮州市|
赤水市|
潞城市|
张家港市|
西乡县|
娄烦县|
金坛市|
兴山县|
佛山市|
邛崃市|
弥渡县|
左贡县|
洛南县|
策勒县|
岳西县|
松江区|
饶河县|
凤城市|
扬中市|
林口县|
皮山县|
汨罗市|
宁阳县|
东乡县|
开原市|
邢台市|
青铜峡市|
张掖市|
黎平县|
保靖县|
五河县|
葫芦岛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