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首過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人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與快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長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個個品嘗過生活的艱辛與曲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風雨兼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變的仍然是對生活那份執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流年似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留不住的是時光匆匆鬢發染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驀然回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煙歲月在記憶深處隨風飄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悠悠歲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少回憶值得我們去梳理追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聆聽時光的回聲,我的三舅舅迫于生活所困,并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從農村田間來到上海工廠當了一名學徒工,憑著他敏銳的眼光和聰慧的頭腦,多年的拼搏終于在這座城市站穩了腳步。記得我6歲那年,我媽媽帶著我和小姐姐一起去上海舅舅家,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這個年代一身衣服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縫縫補補再三年。我連一條像樣的褲子都沒有,媽媽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給我改了一條褲子,由于顏色深淺不一,到店里去買了一包顏料,放在鍋里染了一染,高高興興的穿著去上海,二天下來睡覺脫下來一看,染褲子的染料都染到腿上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候走出大門的唯一交通工具是輪船,我們娘仨早早來到輪船碼頭,隨著一聲氣笛長鳴,輪船從南面開過來了,船頭上二個工作人員一個用頭上帶鉤的長篙鉤住碼頭石板,另一個熟練地把頭上帶圈的纜繩套往碼頭上木樁上,倆人同時使勁輪船慢慢靠上碼頭,再搭上長長的木跳板供乘客上船。乘客手拿船票依次排隊,走上狹窄的木跳板上輪船,人們進入船艙一起側坐在長長的木條凳子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輪船出發啟航,再次氣笛長鳴,船尾的蜾旋槳起動,對水流的推動作用,浪花拍岸,氣勢恢宏,仿佛蕩滌歷史的糟粕。輪船疊浪,船的后方,總有一群孩子在河岸逐浪奔跑,緊追不舍,來來回回,樂此不疲。一樣的追尋,一樣的想像,一樣強烈的向往,澎湃著少年求知的欲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經過6個小時的航程終于到了無錫,我們在媽媽的帶領下馬不停蹄找到去火車站的公交車,在火車站媽媽安頓我倆坐在候車室的椅子上,并告誡千萬別走動,她從衣兜里掏出布包里縐巴巴紙幣去買票。經過一道道關口,我們終于坐上了那個綠皮火車,隨著一聲怒吼,火車哐當哐當起啟動了,越開越快一會兒就飛奔向前,一路上從腳底下傳來“軋剎勿關”、“軋剎勿關”的警告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來我上小學四年級有個科普題:“從北京開往廣州的列車有2里路程沒有鐵軌,火車是怎么過去的?” 答案是∶“為了鐵軌的熱漲冷縮系數,毎根路軌接縫處應留0.8cm空隙,加起來等于2里。” 小時侯形容火車的聲音是“軋剎勿關、軋剎勿關…”是因車輪經接縫處空隙發出的聲音。如今鐵軌用合金鋼減少了熱脹冷縮,接縫處在冬天幾乎看不出空隙,因而既噪音小且平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車廂的行李架上,放著各色行李,粗布袋的,草繩綁的,竹筐背簍的,有的裝著瓜果蔬菜,還粘了些土,像是剛從地里摘的。火車在奔馳的時候,靠窗邊的我總是興奮不已,看著窗畫迅速倒退的景色。我仿佛進入了一個不同的世界,田野在眼前閃過,樹木像是豎立的綠色條幅。火車一會兒穿過田野,一會兒繞過青山,還有零星點綴的村莊,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偶爾看到牲畜在路上穿行,小鳥在空中翱翔,這一切都給我帶來了無盡的遐想和美麗美好的幻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第一天我們在舅舅的指導下,去南京路仰望上海國際飯店,出發前舅舅就提醒我,假如戴著帽子去看的話要當心帽子從后腦掉下來,可見有多高。繁華的南京路高樓林立目不暇接,車輛來回穿梭,它們為什么上面都長著二條長長的辨子,媽媽告訴我,在軌道上走的是有軌電車,在馬路上走的叫無軌電車,它們都是用電開動的,二條辨子是接通上面的電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仰望上海國際飯店,上半身聳入云端,藍天白云在飄動,看著看著脖子酸了眼睛花了,趕緊揪著媽媽的衣服以免跌倒。臺階是花崗巖的門是金屬的,鄉下人是不想邁進去的,一飽眼福就知足了。上海國際飯店于1934年落成,大樓24層,其中地下2層,地面以上高83.8m,鋼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樓板,它是當時全國也是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紀錄達半個世紀。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世界哈哈鏡,生活在上海的你是否還記得位于西藏南路與延安路交叉口的大世界,那里有露天的空中環游飛船,輪番表演的各種戲曲、歌舞和游藝雜耍等。最有趣的還屬樂園中的 12 面哈哈鏡,它是利用凸凹鏡的光學原理,讓鏡子中的人,變成高矮胖瘦的奇怪樣子,讓照鏡子的人忍不住哈哈大笑,令人引俊不禁,捧腹大笑,這里留下了我的童年回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哈哈鏡是19世紀后期,由一個叫查爾斯·里奇的人發明的。1917年,上海大世界建成之后,他的創始人黃楚九,就獨辟蹊徑,率先引進了這樣一個西洋寶貝,立刻在上海引起了轟動。當年,12面哈哈鏡,是上海大世界獨有的最具吸引力的寶貝,就擺放在一進門的大廳,游客一進門,就樂得合不攏嘴。因此,當年哈哈鏡幾乎成了大世界的另一個代名詞,更是幾代上海人的美好回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 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梁。由于處于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因此成為連接黃浦與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現在的外白渡橋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車。由于其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設計,外白渡橋成為上海的標志之一,同時也是上海的現代化和工業化的象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將外白渡橋列為優秀歷史保護建筑之一。 在上海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城市里,外白渡橋仍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城隍廟,也被稱為老城隍廟,是上海最古老的城區舊址之一。它位于黃浦區的南京東路以南,黃陂路以東。上海城隍廟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也是一個旅游景點,內部還有一座古典園林——豫園,在上海城隍廟,你還可以購買到各種上海特色小吃,如五香豆、梨膏糖等。此外,這里還有各種手工藝品、服飾、小商品等可供選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娘仨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穿梭,媽媽給我和小姐姐各買了一塊梨膏糖,并拈著直接放入我倆的小嘴,又甜又香還有一股說不清的清涼味,回頭看看媽媽她沒吃,我說媽媽你怎么不吃,她只是淡淡地說她曾經嘗過。琳瑯滿目的小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大家只是一飽眼福,因為僅有的錢還得留著回家的路費,最后媽媽買了一只煤球爐上燒的有2個耳朵的鐵鍋,這是我家添置的家當。</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黄骅市|
夏邑县|
海晏县|
浪卡子县|
大余县|
原平市|
易门县|
行唐县|
敖汉旗|
化德县|
潞城市|
长治市|
包头市|
崇明县|
辽源市|
林西县|
柞水县|
都安|
花莲市|
台东市|
芦山县|
合江县|
醴陵市|
沂南县|
铜山县|
台北市|
德江县|
开平市|
韶关市|
金华市|
化隆|
岢岚县|
灌阳县|
永春县|
崇礼县|
陆良县|
沾化县|
黑龙江省|
尖扎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