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靈口鎮中心小學以學雷鋒活動月為契機,以尋找身邊的小雷鋒,鼓勵同學們發現并學習身邊的榜樣,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開展了系列學雷鋒活動。活動開展以來,涌現出一批批“學雷鋒小標兵”,他們用實際行動傳承和踐行著雷鋒精神。無論是在學習的課堂上,還是在生活的細微處;無論是面對同學的困難,還是參與集體的事務,他們都展現出了新時代少年的責任與擔當。</h3> <h3> 在學雷鋒活動月中,一年級2班學生王梓諾主動幫助本班胳膊骨折的楊文軒同學打飯,他每天中午去飯堂吃飯站在班級隊伍的最后一排提著楊文軒同學和自己的碗袋,把打好的飯放在楊文軒同學面前,當楊文軒同學看到熱騰騰的飯菜心里非常感激。就是這普普通通的舉動王梓諾同學一堅持就是一個多月。這對一個一年級同學來說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大愛于心,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h3> <h3> 王詩涵是一名來自靈口鎮中心小學的二(3)班小學生,也是班級公認的學雷鋒小標兵。在學校,她主動打掃教室衛生,把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為同學們營造干凈整潔的學習環境。同桌學習上有困難,她耐心幫忙講解難題,還把自己的文具分享給忘帶的同學。回到老家,她同樣熱心。鄰居家老奶奶行動不便,她經常幫著提水、拿東西。她始終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從點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傳遞溫暖與善意,讓更多同學加入到學雷鋒的行列中。</h3> <h3> 李書萱是三年級2班一名充滿愛心與責任感的學生。在學校,他是拾金不昧的小榜樣。開學第一天,在教室桌子下發現一條金項鏈,陽光下項鏈熠熠生輝,李書萱知道失主肯定很著急,他沒有被財物誘惑,緊緊攥著項鏈,趕忙交給了老師,希望能盡快找到失主。她還是班級的環保小衛士,只要看到垃圾,他都會默默撿起扔進垃圾桶。他用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同學,從點滴小事做起,帶動大家一起愛護環境。將雷鋒精神化作日常行動,為校園增添溫暖。</h3> <h3> 代彤輝,四(2)班學生。三月中旬,其在廣場玩耍,撿到一位老爺爺的東西,并主動歸還,隨后默默的離開,直到這位老爺爺將代彤輝的事跡告訴學校領導后,我們才知道這件事。代彤輝同學平時在班級中表現優異,待人真誠友善,學習勤奮刻苦。此次拾金不昧的行為,不僅展現了他誠實守信、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更體現了當代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修養。他的事跡在班級內引起熱烈反響,學校特此通報表揚,并號召全體學生向他學習。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為同學們身邊的榜樣,為構建文明校園增添了溫暖而有力的注腳。</h3> <h3> 段怡潔,五(1)班學生,是一位樂于助人、責任感強的學生。作為班級的安全員,無論刮風下雨,總能第一個站在過道,組織學生有序出教室,注意安全,小心慢行。同時,她樂于助人,能幫助他人自覺撿拾樓梯垃圾,在班級同學生病時,行動不便時,她能主動幫忙尋求老師的幫助。生活中,他更是一個懂事,勤勞的孩子。能幫助媽媽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輔導弟弟完成作業。她立足實際,用行動詮釋了雷鋒精神的內涵,也為身邊同學做好了榜樣。</h3> <h3> 張佳彤,六二班優秀少先隊員,平時在校團結同學,樂于助人。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肢體殘疾,上學和在校活動都很困難。張佳彤主動當起這位同學的“小拐杖”——上放學主動扶她進教室、出校門,幫他拿書包,在校時幫他打飯等。無論是操場還是食堂,無論是風雨還是嚴寒,張佳彤總是堅定地站在她身旁,用瘦弱的身軀給予他最有力的支撐。有時候,她不惜自己摔倒,膝蓋擦傷、手掌磨紅也毫不在意。這份持之以恒的堅持與責任感深深打動了同學們,而她也因此被老師們贊譽為“最美麗的幫扶少年”。她的事跡在班級活動中被廣泛傳頌,激勵著更多同學加入到互助的行列中。在校園中,張佳彤猶如一顆溫暖的小太陽,時刻散發著溫暖。</h3> <h3> 這些“雷鋒小標兵”用最質樸的行動,讓雷鋒精神在校園落地生根,激勵著更多同學見賢思齊,在成長路上傳遞愛與正能量 。讓我們一起為這些小榜樣點贊,期待更多同學成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兰坪|
陇南市|
宽城|
长治市|
西盟|
蚌埠市|
石嘴山市|
遂溪县|
峨边|
化德县|
青川县|
仁化县|
宜川县|
崇礼县|
珲春市|
固始县|
都江堰市|
都安|
花莲市|
凉山|
岚皋县|
离岛区|
息烽县|
淮滨县|
宁国市|
邳州市|
海林市|
肃宁县|
秦皇岛市|
太谷县|
霸州市|
鄄城县|
星座|
锦屏县|
左贡县|
綦江县|
涞源县|
潞西市|
来安县|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