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圖片/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編輯/禹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漢江鐘祥段皇莊村,中下游地理分界線,由此到漢口龍王廟流程382公里。是每年秋汛防洪搶險的重點區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顯陵往事看江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本篇前面的幾張圖片,您可能會覺得這是什么破地方,不就是夏天河里發大水,漫灘荒草,泥濘沼澤,沒什么好看的。從表面看,確實乏善可陳。但實際上,可別小看這個地方。這里是漢江中下游分界標志地湖北鐘祥市城郊皇莊村。漢江從源頭到此地行經1195公里,由此開始流入江漢平原腹心,寬河變窄,流路靠堤,汛期吃緊,防洪成為生死大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要漠視這個皇莊村,這可是嘉靖皇帝家的王田,指不定登基前就是吃這里產的糧食、雞鴨魚肉長大。小時候也頑皮的在漢江河邊戲水、玩泥巴,或跟著家里的管家在莊田里看莊稼生長,看莊農收割稻谷、黍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話說湖北鐘祥市在嘉靖皇帝之前不叫鐘祥,而是安陸州,之后在嘉靖上位后升格為全國三大府之一承天府,最終在嘉靖十年嘉靖皇帝欽定以“風水寶地,祥瑞所鐘”改為鐘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鐘祥確實是嘉靖皇帝以及他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的風水寶地。朱佑杬只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庶第四個兒子,憲宗死前,本來封這個兒子興王在河南衛輝,后又改封湖廣安陸州,即今日的鐘祥。朱佑杬的哥哥朱佑樘繼位孝宗后,對這個異母兄弟照顧有加,不僅給他擴大了王府,還將自己的親信兵馬司指揮蔣斆長女蔣氏賜予弟弟做王妃。朱佑杬與蔣氏在鐘祥王府生活二十多年,生有五六個子女,兒子只活下來朱厚熜。這個兒子與在位的明武宗朱厚照只是一爺之孫,按正常繼承法,皇帝的寶座下雨都淋不到朱厚熜頭上,偏偏他就有這個狗屎運。堂兄明武宗膝下無兒、無兄無弟。別家一大群兒子爭儲爭得你死我活,不惜刀兵相見或爾虞我詐,他這倒愁身后皇位傳給誰。傳給誰他也顧不了這么多了,眼睛一閉,任由天意安排。按照朱元璋依古訓立下的“兄終弟及”的規矩,公元1521年明武宗駕崩后,按順序,朱厚熜這個正宗皇室血統的堂弟被朝廷從安陸州興王位上迎入京城,正式即位為明世宗,次年改元為嘉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嘉靖皇帝甫上任,就遇到禮儀之爭,首輔楊庭和力主14歲的小皇帝應過繼給明孝宗朱佑樘,作為孝宗的兒子繼位方成大統,才符合禮制,然而,別看14歲叛逆期的小孩可不是隨便駕馭的,死活不肯,不僅如此,還在此后三年的“大禮儀”之爭中逐漸占上風,將自己1519年逝去的父親興獻王敕封為獻皇帝,更是將王陵升格為皇陵,大興土木建成整個明朝規模最大,面積最多,設計精巧的父母合葬墓明顯陵,耗幣多少未考證,耗時47年,這就是明朝最大的皇陵不在南京、北京,而在鐘祥的原因。但不進太廟終歸不正統,在嘉靖位上,他還強行將自己父親“獻皇帝”的牌位放進太廟朱元璋牌位的右側,一系列的操作,是封建帝制社會很少見的事。這就是我們今日去了湖北荊門市鐘祥市能夠看到明朝最大規模顯陵~生前沒有當過一天皇帝的朱佑杬,死后備極哀榮,讓人們能夠記住的原因。這個皇陵有多大?權威數據是183.15公頃,約合2747畝地,從游客中心進入,直走到皇陵墓冢后的圍墻處,往返6公里多,而且不是走運動場那樣無聊,有非常多的人文地標可以品觀。看了這個皇陵,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覺,欲知究竟,自行前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所關心的不是這座皇陵有多么奢華,盡管他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家核準的5A級景區。我只是納悶,本來漢江河道并不狹窄,中游丹江口到鐘祥之間的河道常水時寬闊的地方也有1—1.5公里寬,洪水時有5公里以上,但到漢江下游,不僅河勢彎曲極大,河道也逐漸縮窄到200米左右,即使漢江入江口現在河道200多米寬,也是98洪水之后,搬遷南岸嘴,又拓寬河道60米的結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獻記載,漢江下游筑堤完成于明代。皇親貴戚為了自己的利益,是其中重要原因 。顯陵修筑期間,為防洪水漫灌危及陵區,現鐘祥城區和顯陵所在的漢江東岸,就修筑了完整高大的河堤,而西岸則疏于修護。另一個私利的案例就是萬歷年間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他深知自家在沙市白洋的祖墳安危關系到他的仕途,所以在手握大權時,濟公也利私,對漢江西岸堤防和長江北岸沙市一帶的堤防大興土木修筑,漢江堤防兩岸得到鞏固,并封堵長江沙市郝穴的潰口,長江水逼到南岸,遇特大洪水,從南岸分洪。另外,加上明朝建國后近二百年華中地區的政局穩定,江漢平原人口倍增,土地日益趨緊,人們就向河湖要地,以堤防逼窄河道,才出現長江流域特有的、第一大支流漢江下游河道不僅不寬,反而是越到入河口河道越窄的反常現象,和長江入海口寬達90公里的現狀簡直不成比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歷史上盛產故事的鐘祥大地上,我看到的是被命名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皇家陵園所代表的封建王朝家族的自私和虛偽,我看到更古年代戰國時的歌女莫愁屹立在莫愁湖畔等候她那被權力無上的楚王害死的情郎。歷史不會重演,江河仍舊不舍晝夜,但愿不只是嘉靖皇帝一家的福地,愿長河給這里的人民永遠施予吉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高德地圖截圖。看看皇莊村與顯陵的位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鐘祥漢江公路二橋。是湖北省“十二五”重點交通項目,是鐘祥市第二座跨越漢江的公路大橋。該橋東起郢中鎮林集村,西至文集鎮東建村,全長3.47公里(其中主橋0.51公里),橋面寬24.5米,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80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集鎮東建村一側漢江河道一側。河灘防護林里的白楊樹全部浸泡在混黃的洪水中,一個村民潛入其中游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江面寬闊,幾乎望不到對岸,河中躉船仍在開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明顯陵,嘉靖皇帝父母合葬墓。規模183.15公頃,合2747畝地。比英國海德公園還要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祭壇后面是墓冢,除顯陵大門外,其余陵園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作者,遺憾2017年10月參觀過的圖片遺失,權引網絡圖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顯陵旁人造古街莫愁村,下午3時左右,游客尚未進入村內商業街。以下內容不一一介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莫愁湖。莫愁是戰國時楚國歌女,緣因楚襄王見其能歌善舞,婀娜多姿,欲將其納入宮中,莫愁誓死不從,于是楚王派人殺了莫愁未婚夫,莫愁含悲投湖自盡。后人將該湖命名為“莫愁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參訪于2024年7月25日,撰文編輯于2025年4月17日,歡迎瀏覽批評。</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鸡泽县|
新宁县|
墨竹工卡县|
神木县|
鄱阳县|
沙河市|
星子县|
芒康县|
磴口县|
宜章县|
镇巴县|
赤峰市|
南城县|
海南省|
麻城市|
甘泉县|
家居|
赣州市|
榕江县|
车险|
林甸县|
会同县|
陆良县|
乐都县|
馆陶县|
苏尼特左旗|
濮阳市|
北流市|
石门县|
灌南县|
张家港市|
莱阳市|
宁都县|
康保县|
滦平县|
镇康县|
婺源县|
唐海县|
双牌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