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從市區商湯大道路過,發現西側圍檔已經拆除,偃師商城遺址內油菜花開得正盛,隱隱可見遠處寬闊厚重的城墻。臨近塔莊橋一側有水泥路通往宮殿區,于是停車入內。</p> <p class="ql-block">這里,曾是商湯在成功推翻夏朝統治、建立商朝之后,傾盡心血、精心營建的都城所在,它宛如一座不朽的豐碑,承載著一個新生王朝豪邁崛起的熾熱夢想與熠熠生輝的無上榮耀。</p> <p class="ql-block">回溯至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昏庸無道、殘暴不仁,致使天下蒼生深陷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彼時,心懷大義的商湯,順應浩浩蕩蕩的天命之勢,毅然決然地高舉義旗,挺身而出。而在他逐鹿天下的征程之中,有一位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賢臣相伴左右,此人便是伊尹。</p><p class="ql-block">伊尹出身低微,或為庖廚卻胸懷大志、才驚世人。他憑借精湛廚藝接近商湯,進獻佳肴時,將治國謀略融入烹飪之道,從調和五味談及治理天下,商湯聽后震撼不已,當即與他徹夜長談。</p><p class="ql-block">此后,伊尹全力輔佐商湯,商湯言聽計從,依其謀劃,對內發展農業、輕徭薄賦,使部落繁榮;對外廣結諸侯、仁德相待,引得部落紛紛歸附。</p><p class="ql-block">時機成熟,商湯與伊尹率大軍向夏朝發起猛攻,伊尹如軍神般調兵遣將、奇招頻出,助商湯軍隊勢如破竹,經多番苦戰,成功推翻夏朝,開啟了商朝新紀元。</p><p class="ql-block">賢相伊尹不僅為商朝的建立做出不朽功勛,在商湯死后,他又輔佐四代商朝君王共五十余年,為商朝富強興盛立下汗馬功勞……</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宮城遺址,腳下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留存著三千多年前的溫度。曾經,這里大型宮室建筑錯落有致,殿宇巍峨壯麗。商湯在這里召見群臣,處理政務,香煙裊裊,鐘鼓齊鳴,朝臣們恭敬而立,商議著國家的興衰榮辱。祭祀區里,古老的儀式莊重而肅穆,人們懷著對天地神靈的敬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閑下來的湯王也會和群臣到后方的池苑休閑散步……</p> <p class="ql-block">輕輕撫摸著基址上的夯土,仿若親見商湯身披戰甲,威風凜凜地站在城樓上,目光堅毅如炬,深邃似海,俯瞰著屬于自己的錦繡江山。他胸懷壯志,矢志不渝地要建立一個震古爍今、偉大不朽的王朝,讓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勵精圖治與伊尹的悉心輔佐之下,商朝國力蒸蒸日上,農業生產蓬勃發展,谷糧滿倉;青銅鑄造技術更是日臻成熟,爐火純青,一件件造型精美、工藝精湛的青銅器閃耀著文明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偃師商城的布局嚴謹規整,城墻寬闊高大堅固,而且有寬深的護城壕,猶如一道屏障,護衛著城內的萬千生靈。眾多城門見證了無數的車水馬龍,商隊往來。貨物交換,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促進了文化的交融。那時的偃師商城,曾經是政治的中心,也是經濟的樞紐。</p> <p class="ql-block">“商湯革命”,夏末商初這場改天換地的交替,既是歷史長河的關鍵轉折,更是人類文明演進的重要里程碑。偃師商城,它絕非僅僅只是一座磚石堆砌而成的城郭,它已然升華成為一個時代的鮮明象征。它親眼見證了舊有秩序的轟然崩塌與全新秩序的蓬勃建立,見證了人類社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艱難變革中砥礪前行、永不止步。</p> <p class="ql-block">時至今日,往昔的繁華已然落幕,曾經的喧囂熱鬧早已歸于平靜祥和。然而,偃師商城那段波瀾壯闊的故事,卻如同永不磨滅的印記,深深鐫刻在了歷史的不朽記憶里。那些流傳千年的古老傳說,那些輝煌燦爛的過往榮光,仿若遺址上飄揚的旗幟,在歲月的獵獵長風之中,肆意舒展,沙沙作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偃師商城介紹</b></p> <p class="ql-block"><i>偃師商城遺址位于偃師城區西洛河北岸,西南距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北依邙山,南臨洛河,是商代第一座王都。城址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最長1753米,東西最寬1198米,城垣以內面積約為1.83平方千米(不含城墻)。大城城墻墻體寬度在16米以上,多數為17~18.5米,墻體保存高度為0.2~1.85米不等。城墻基槽口部寬度都超過18米,多為18.5~19.5米,基槽深1~1.3米,個別地方深約1.7米。在距大城城墻外側約12米處設置有護城壕,壕口部寬約16~20米,深約6米;護城壕以內城址面積約2.05平方千米。截止目前,在大城城墻上已發掘城門5座,其中大城西城墻共發掘4座城門遺址,大城東城墻發掘1座城門遺址。另外根據勘探資料推測大城南、北城墻上各設置有1座城門。其中東一城門與西一城門在城址兩端遙相呼應,與西二、西三城門對應的位置,也相應的勘察有豁口的存在;在2021年大城西城墻西一城門南側約130余米處,又新發現一座城門,而與之對應的東城墻是否有城門,目前還尚未可知!城區內發現東西向大路5條,南北向大路6條,路面寬6-10米不等;還發現護城河、排水道、蓄水池等。在大城內南半部發現3座小城,宮城居中,為正方形,內有成組的大型宮殿基址;在西二城門區,發現大型倉儲及大型墓葬,目前考古發掘工作仍在繼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1983年,偃師商城遺址在修建首陽山電廠供水管線時被發現,與二里頭遺址一起被考古界譽為夏商斷代工程的“界標”和“雙子星”。1988年,偃師商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其小城當選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2004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公布的三十六處大遺址保護名單;2010年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期間150處大遺址保護名單。</i></p> <p class="ql-block"><i>偃師商城遺址宮殿區</i></p><p class="ql-block"><i>偃師(尸鄉溝)商城遺址位于洛陽市偃師區西部,地處洛陽盆地東部,地勢平坦開闊,北倚邙山、黃河,南望嵩山、伊洛。始建于公元前16世紀初,廢棄于公元前14世紀末,延續使用近200年,是商代前期的都城遺址。</i></p><p class="ql-block"><i>宮城遺址位于城址南部居中,平面大體呈方形,面積近40000平方米,有寬約2米的圍墻。宮城與偃師商城小城和大城共始終,北部分布有大型池苑和給排水渠道,中北部分布有三個祭祀遺存密布的祭祀區,南部三分之二空間分布有東西兩組大型宮室建筑基址。研究認為西側建筑基址自南向北依次為"前朝"、"內朝"和"寢殿",東組建筑基址分別是不同時期的宗廟與配套建筑。建筑基址之間還分布有溝通內外的各類雨水外排系統。</i></p><p class="ql-block"><i>偃師商城宮城是唯一一處被全面揭露的三代時期宮城遺址,為探索宮室建筑布局的興起與發展過程奠定了基礎。</i></p> <p class="ql-block"><i>偃師商城遺址"一"字形水道</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偃師商城考古隊對偃師商城遺址小城區域的水系遺存開展發掘工作,新發現并確認了位于宮城東西兩側的"一"字形水道,同時發掘了它與原先倒"幾"字形水道的幾處重要節點。</i></p><p class="ql-block"><i>"一"字形水道貫穿偃師商城東西,水道總長度超過1200米,它以宮城池苑為中心,實現宮城的給、排水功能。建造時因地制宜,借用西高東低的天然地勢高差從偃師商城遺址外西側南北向古河道內引水入宮城池苑,經東部水道再向東排入城址外東南部古湖泊。從營建時間來看,"一"字形水道的修建要早于倒"幾"字形水道,倒"幾"字形水道是在"一"字形水道基礎上改建而來。</i></p><p class="ql-block"><i>偃師商城龐大、復雜的人工水利系統體現出當時統治者超高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管理能力,也體現出當時超強的水資源利用和工程技術水平。</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宜城市|
壤塘县|
芦山县|
巴中市|
株洲市|
崇信县|
哈密市|
泗洪县|
芦山县|
麟游县|
慈溪市|
吉安市|
兴业县|
永寿县|
库尔勒市|
龙游县|
张家界市|
疏勒县|
嵊泗县|
灵璧县|
靖安县|
台山市|
岚皋县|
汽车|
陕西省|
巩义市|
巫山县|
富锦市|
杨浦区|
香格里拉县|
大兴区|
西贡区|
西安市|
武宁县|
滨海县|
保亭|
从化市|
多伦县|
甘肃省|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