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必有一禪</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97338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七點,我站在703路公交站臺,高德地圖定位于“東山公園”。車廂里彌漫著晨起特有的清新與困倦,而我的思緒早已飛向那座承載著太多歷史重量的山丘——江寧東山。劉禹錫那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像一枚古老的鑰匙,即將為我打開通往東晉的門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甫入公園,一塊鐫刻著“東山再起”四個朱紅大字的巨石便闖入眼簾。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石碑上,留下歷史的斑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jù)《丹陽記》記載,謝安在此仿照會稽舊居建造別墅,這座原本無名的土山因而得名“東山”。我伸手觸摸那些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刻痕,仿佛觸碰到一個知識分子在出世與入世間的掙扎——謝安四十歲前隱居會稽東山,與王羲之等人曲水流觴,卻在家族式微時毅然出山,最終在淝水之戰(zhàn)中成就“八萬破百萬”的軍事神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山腰的謝公亭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亭子,而是一段依山勢蜿蜒的朱紅長廊。廊柱上精細描畫著謝安與友人對弈的場景,那位在淝水之戰(zhàn)戰(zhàn)報傳來時仍淡定下完棋局的宰相,此刻在國畫中栩栩如生。有趣的是,這里健身的老人們似乎與歷史達成了某種默契——幾位銀發(fā)老者正在石桌上廝殺象棋,旁邊音響里傳來《梁祝》的旋律,古今兩個時空在此奇妙交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著環(huán)形步道徐行,山間植被呈現(xiàn)出南京特有的層次感。初夏的竹林青翠欲滴,野薔薇在石縫間綻放,這景象讓人想起《世說新語》記載的典故:謝安出山時,有人贈他草藥“遠志”,卻故意說此藥又名“小草”,暗諷隱居時志向遠大,出仕后反成凡俗。這個充滿知識分子自嘲意味的故事,在今日看來依然耐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拋蘭棹逐燕鴻,曾向江湖識謝公。”山頂?shù)臏y量標(biāo)志塔閃著金屬冷光,與山腳的謝公祠形成時空的對峙。祠內(nèi)香爐青煙裊裊,供奉的不僅是謝安塑像,更是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精神范式。公園簡介說,從謝靈運到李白,從蘇軾到康熙,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題詠構(gòu)成了一部濃縮的中國士人精神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風(fēng)裊裊吹江漢,只在他鄉(xiāng)何處人。”望北亭的命名顯然暗合“衣冠南渡”的歷史記憶。站在亭中北望,現(xiàn)代樓宇間依稀可見當(dāng)年南遷士族眺望中原的視線。顧炎武“天下晉人,十九在南”的慨嘆在此有了具象的注腳。不遠處幾位寫生的學(xué)生正在臨摹山景,他們的畫板上,古亭的飛檐與遠處的玻璃幕墻形成有趣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馬南浮一化龍,謝安入相此山空”下山途中,半山走廊的碑刻讓人駐足。大理石燙金的詩文布滿廊柱。王昌齡“東山謁謝安”的豪邁與溫庭筠“謝家門戶普通苔”的感傷交替浮現(xiàn)。最令人震撼的是隱藏在樹林中的民國碉堡——1936年構(gòu)筑的鋼筋水泥工事,如今爬滿藤蔓。銘牌上“不可移動文物”的字樣提醒著人們,這座山丘不僅是文人雅集之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布塞亭休息時,一位本地老者告訴我,抗戰(zhàn)時期中國軍隊曾在此阻擊日軍。“謝安在淝水打贏前秦,先輩在東山打鬼子,這山有靈氣啊!”老人渾濁的眼中閃著光。此刻,辛棄疾“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詞句突然有了新的解讀——那些被異族統(tǒng)治卻依然延續(xù)的祭祀,不正是文化生命力的證明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望暮色中的山影,我突然理解為何歷代文人都要來此朝圣。東山不僅是地理坐標(biāo),更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精神意象——它見證過隱士的清高與宰相的擔(dān)當(dāng),承載著戰(zhàn)火的創(chuàng)傷與重建的希望。當(dāng)王謝家族的燕子飛入百姓家時,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的士人精神,或許正以新的形式在尋常巷陌中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程公交上,翻看手機里拍攝的亭臺與詩碑照片,忽然想起謝安那句“小兒輩大破賊”的著名典故。真正的從容,或許就在于明知世事艱難仍選擇擔(dān)當(dāng),就像這座山丘,既安放過隱逸的琴棋書畫,也承載過保家衛(wèi)國的槍炮轟鳴。東山再起的,從來不只是某個歷史人物,而是一個民族在跌宕中始終保持的文化韌性。</p> <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5年4月17日當(dāng)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富蕴县|
苍溪县|
云南省|
思南县|
邵阳市|
阿拉善左旗|
仁化县|
庆元县|
绥芬河市|
屏山县|
沽源县|
临夏市|
夏邑县|
巴里|
宾川县|
衡阳市|
松桃|
阿鲁科尔沁旗|
西吉县|
射阳县|
衡东县|
民权县|
固始县|
铜鼓县|
澄迈县|
图片|
景谷|
华宁县|
夏河县|
中超|
延庆县|
石柱|
繁峙县|
淮安市|
伊春市|
绍兴县|
巢湖市|
定州市|
宁安市|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