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年光陰,在歷史長河中不過彈指一瞬,卻足以讓一座煤礦沉淀出厚重的故事。值此廣東省曲仁礦務局開采 110 周年紀念之際,一段塵封的往事,隨著盧敏卿后人的出現,逐漸揭開神秘面紗。</p><p class="ql-block">1915 年,新會商人盧敏卿在韶關成立協興公司,這便是曲仁礦務局的前身。當時的他們,懷揣著實業夢想,在韶關的土地上播下煤炭事業的種子。歲月流轉,這段歷史漸漸隱匿在時光深處,直至我們開始尋訪追溯,才重新聚焦目光。</p><p class="ql-block">幾經周折,我們在深圳找到了盧敏卿先生的孫子盧光宇先生。初次見面,這位快 80 歲的老人精神矍鑠、談吐風趣。令人意外的是,他竟不知自己的爺爺就是盧敏卿。談起往事,盧先生神情動容。他回憶起父親盧祗平在解放初期的故事,那時協興公司已更名為富國煤礦,大部分股東在解放前離開了,父親作為股東代表被軍管會找到,希望他作為股權的代理人。父親本想將股份捐獻給國家,卻因軍管會說政策不允許,只能接受代理身份。后來公私合營,父親進入管理機構,一直到富國煤礦改制為廣東省曲仁礦務局。在特殊年代父親雖也受到過沖擊,但因其為人和善,所受影響有限。</p><p class="ql-block">盧先生如今生活安穩,兄弟姐妹在深圳、廣州定居。他用“知足、感恩”四個字來描述自己的心態:對當下的生活充滿知足;回顧過往,他滿心感恩。他在時代的風雨中成長,他不僅在深圳教育部門挑起專業技術的大梁,還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份感恩,是對組織信任的深情回應。</p><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由于時代原因,父輩沒能留下更多書面資料,唯一的珍貴物件,便是父親在曲仁煤礦的工作證。即便如此,盧先生仍表示將全力配合,與家人一起尋找更多能印證祖輩事跡的紀念物。</p><p class="ql-block">與盧先生的交流和諧而輕松,短暫的午餐會面,卻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煤礦情結的力量。跨越百年,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因曲仁煤礦相聚,將目光凝聚在 “不忘初心,面向未來” 上。老一輩的創業艱辛,幾代礦工的默默付出,都化作對國家的寶貴貢獻,成為曲仁煤礦最動人的集體記憶。</p><p class="ql-block">此次探訪,為曲仁煤礦開采 110 年紀念活動拉開序幕。我們滿懷期待,盼望著能成功舉辦這場紀念活動,向歷史致敬,向每一位為煤炭事業奮斗的人致敬,讓曲仁煤礦的故事和精神繼續傳承,在新時代綻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葛明2025年4月17日寫于深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曲仁礦務局:廣東工業文明的煤炭史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開埠拓荒:民族資本的艱難探索(1914-1949)</span></p><p class="ql-block">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阻斷了越南煤炭的海運通道,廣東近代工業面臨能源危機。新會商人盧敏卿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聯合地方紳商籌資50萬銀元,在韶關鉤咀嶺創立協興公司。這是廣東民族資本自主開發煤炭資源的首次嘗試。然而,原始的人力開采和牛車運輸模式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三年后便因虧損停產。</p><p class="ql-block">1918年,開平僑商譚子良、臺山工程師周子光等人重組協興公司,將礦址遷至絲茅坪并修建輕便鐵路。這段長7公里的窄軌鐵路,成為廣東近代礦業運輸史上的里程碑。但絲茅坪煤層薄、煤質差的先天缺陷,使企業在十年后再度陷入困境。1928年,譚禮庭接盤協興資產,創立富國煤礦公司,將礦區轉移至茶山嶺。他斥資30萬元從地利公司購置鋼軌、機車,建成9公里輕便鐵路直達武江邊,實現"礦-路-江"聯運。1930年茶山礦井投產當年即產煤13萬噸,1940年突破20萬噸,占廣東自產煤炭的70%。</p><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期間,茶山礦井被日軍占領。侵略者企圖掠奪資源卻因缺乏勞工未能得逞。1945年光復后,國民黨政府強行接管礦區,直到1949年陳賡將軍率四野南下,才將礦山歸還民族資本。歷經戰亂的茶山礦井已千瘡百孔,但富國公司仍在廢墟上重建,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煤炭工業奠定基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時代引擎:計劃經濟下的崛起(1949-1978)</span></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曲仁礦區迎來歷史性轉折。1951年富國煤礦實行公私合營,1956年更名為國營曲仁煤礦公司,1961年升格為副廳級單位曲仁礦務局。在"扭轉北煤南運"的國家戰略下,礦區進入高速擴張期:1955-1957年投資擴建使產量增至19萬噸;三線建設期間,連縣701、702兵工廠等國防項目催生煤炭需求,礦區再次擴建。1978年,曲仁礦務局年產原煤192萬噸,創歷史新高。</p><p class="ql-block">這一時期,礦區形成獨特的"企業辦社會"模式。花坪鎮作為局總部駐地,擁有獨立的供電系統、物資供應網絡和生活保障體系。在物資匱乏的六七十年代,礦區職工享受免費醫療、教育,甚至在地方停電時仍能保障電力供應。這種"小社會"的繁榮,使花坪鎮一度成為粵北最繁華的城鎮之一。</p><p class="ql-block">技術革新推動生產方式變革。工程師余代堯主導的鋼絲繩鋸煤項目,將采煤效率提高40%,吸引全國同行前來學習。王存厚等技術人員研發的急傾斜煤層開采技術,解決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安全生產難題。這些創新使曲仁礦務局成為南方煤炭工業的技術標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黃金時代:工業重鎮的巔峰(1978-1998)</span></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初期,曲仁礦務局迎來發展黃金期。1985年恢復原名后,企業規模達到頂峰:下轄花坪、茶山等8大礦區,職工超過1.5萬人,年產原煤穩定在200萬噸以上。礦區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職工福利優厚,形成獨特的工礦文化。</p><p class="ql-block">花坪鎮作為經濟中心,擁有電影院、文化宮、醫院、學校等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職工子弟學校實行從小學到高中的免費教育,礦區醫院配備當時先進的醫療設備。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特殊時期,曲仁礦務局憑借穩定的煤炭供應和自成體系的社會服務,成為粵北地區的經濟支柱。</p><p class="ql-block">然而,繁榮背后隱藏著危機。過度開采導致資源逐漸枯竭,1990年代起礦區可采儲量急劇下降。與此同時,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使煤炭行業面臨結構性調整。1998年,曲仁礦務局因資源枯竭正式關閉,結束了長達84年的煤炭開采歷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轉型陣痛:后工業時代的挑戰(1998-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企業關停引發連鎖反應。1.5萬名職工中,僅少數符合條件者辦理內退,多數人以2萬元買斷工齡。這筆在1998年相當于普通職工十年工資的補償金,在豬肉價格接近10元/斤的通脹環境下,難以保障下崗職工的長遠生計。花坪鎮迅速衰落,人口從鼎盛時期的5萬銳減至不足萬人,大量職工宿舍淪為危房。</p><p class="ql-block">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廣東省政府啟動一系列改革:2004年將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地方政府;2010年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投資28億元建設曲仁園等四大安置區,10793戶礦工家庭遷入新居;2021年成立曲仁辦事處,整合社區管理資源,推動工礦文化旅游開發。</p><p class="ql-block">如今,曲仁礦務局的歷史遺存正在被重新激活。花坪鎮依托原礦區建筑打造工礦博物館,開發"礦區生活體驗游"項目;格頂礦區轉型為小微企業聚集區,昔日的廠房里響起現代工業的機器聲。這片見證了中國煤炭工業興衰的土地,正以新的姿態續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結語:文明的坐標</span></p><p class="ql-block">曲仁礦務局的百年歷程,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現代工業史。它誕生于民族資本的救亡圖存,崛起于計劃經濟的時代浪潮,輝煌于改革開放的黃金歲月,轉型于生態文明的歷史抉擇。那些縱橫交錯的巷道、銹跡斑斑的鐵軌、高聳的井架,不僅是煤炭工業的物質遺存,更是中國產業工人艱苦奮斗的精神豐碑。在能源革命的今天,曲仁礦區的轉型之路,為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我們理解中國工業文明的演進提供了鮮活樣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家園之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作詞:唐桂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作曲:李丹</span></p><p class="ql-block">我從礦山來我的礦友伙伴</p><p class="ql-block">美好的回憶如歌歲月</p><p class="ql-block">喚醒我們沉睡的心靈</p><p class="ql-block">仿佛又投進了母親的懷抱</p><p class="ql-block">啊,啊,在那美麗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有我們童年的歌謠童年的歌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從礦山來我的父老鄉親</p><p class="ql-block">礦山的一切充滿艱辛</p><p class="ql-block">那有你們酸甜和苦辣</p><p class="ql-block">仿佛又映現在我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啊,啊,在那黑色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有你們美好的愿望美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從家園來我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家園的愛戀網絡情緣</p><p class="ql-block">凝聚我們深深的依戀</p><p class="ql-block">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p><p class="ql-block">啊,啊,在這塊夢幻的空間里</p><p class="ql-block">有我們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闽清县|
莆田市|
安国市|
齐河县|
正镶白旗|
普洱|
平凉市|
铜梁县|
郯城县|
美姑县|
盐边县|
屯昌县|
阳东县|
许昌县|
凤山县|
桦甸市|
琼中|
平南县|
大英县|
山阳县|
两当县|
息烽县|
舞钢市|
龙川县|
策勒县|
尼勒克县|
永靖县|
理塘县|
崇明县|
石台县|
金阳县|
拉孜县|
邢台市|
卓资县|
兴安盟|
沛县|
喀喇沁旗|
柞水县|
舒兰市|
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