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區(qū)漁村,一個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地方。1973年,南海官窯、西樵、小塘等地的2000多個漁民匯集于此,組成了漁業(yè)人民公社,這片土地便成為了三山漁民村的雛形。如今,這里依舊保留著那份原始的魅力,22畝人工修建的避風(fēng)塘、水閘口、漁船、蝦籠、漁網(wǎng)……一切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時代在發(fā)展,疍家人也逐漸“上岸”,改變了以船為家、以漁為生的生活方式。然而,這一獨特的群體正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北區(qū)漁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幅色彩鮮艷的“魚躍龍門”壁畫。鯉魚跳躍的形象與波濤洶涌的畫面背景,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漁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p> <p class="ql-block">漁村的生活場景被生動地描繪在一幅壁畫上,繁忙的碼頭上,漁民們有的在忙碌地工作,有的則在休息。銅像塑造了幾位漁民的形象,他們手持工具,姿態(tài)各異,仿佛將時光定格在了這一刻。</p> <p class="ql-block">避風(fēng)塘旁邊的樓房便是漁民新村,這里記錄著疍家人生活的變遷。從以船為家到上岸定居,這一轉(zhuǎn)變不僅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時代進(jìn)步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珠江流域從三月一號到七月一號是休漁期,此時的漁船都停泊在避風(fēng)塘中。對于老漁民來說,這四個月的休漁期雖然不能外出打魚,但他們會在避風(fēng)塘內(nèi)放魚籠,尋找事情做,以此打發(fā)時間。</p> <p class="ql-block">在漁村的小路上,一位老人帶著他的愛犬悠閑地散著步。這份寧靜與和諧,正是漁村生活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一位好奇的游客在漁村中探索著,她的目光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好奇。</p> <p class="ql-block">漁村大哥在燒水洗衣服,這一幕被攝影師捕捉到了。生活中的點滴,都是漁村故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沿著三枝香水道的堤壩散步,感受著微風(fēng)拂面,欣賞著停泊的船只,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漁村的小路上,人們或行走或交談,遠(yuǎn)處的高樓建筑與樹木相映成趣,構(gòu)成了一幅獨特的風(fēng)景畫。</p> <p class="ql-block">一幅描繪漁民生活的壁畫掛在墻上,畫面上方的一首詩文,為這幅畫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北區(qū)漁村的介紹牌上,關(guān)于疍家起源的文字說明,讓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一獨特群體的歷史與文化。</p> <p class="ql-block">疍家人及其水上婚禮習(xí)俗,是漁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傳統(tǒng)民俗,展現(xiàn)了疍家人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p> <p class="ql-block">“疍家精神”介紹牌上,那幅黑白插畫描繪了幾個人正在船上工作的場景,仿佛在告訴人們,疍家人的勤勞與智慧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一位年輕人獨自從番禺劃單人飆艇來到南海三山進(jìn)行體能訓(xùn)練,他的身影成為了漁村中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p> <p class="ql-block">逛完漁村,我們來到三山森林公園吸負(fù)氧離子,雖然這個時段的花兒都謝了,但這里的自然風(fēng)光依舊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午餐時間到了,我們在一家開在三山森林公園門口的小飯店用餐。這家店雖然起初并不起眼,但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它也成為了網(wǎng)紅打卡點。店內(nèi)的出品和味道都不錯,讓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撈雞”這道菜,不僅味道好,寓意也佳。祝大家2025年撈到風(fēng)生水起!</p> <p class="ql-block">走走逛逛,吃個飯,喝杯茶,一天又過去了。從寶山來到佛山,我們就是故鄉(xiāng)人(第二故鄉(xiāng))。有空常相約,常聚常開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莲花县|
花垣县|
广宗县|
安溪县|
射洪县|
称多县|
灵川县|
彰化市|
怀远县|
尉犁县|
玛沁县|
乌什县|
唐山市|
富顺县|
清流县|
周口市|
南宁市|
乌海市|
北流市|
长葛市|
平罗县|
海淀区|
孟村|
常州市|
女性|
筠连县|
星子县|
织金县|
内乡县|
安多县|
海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紫金县|
五大连池市|
安徽省|
武安市|
黄梅县|
北川|
清丰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