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 青海老兵(布衣學偉)</p><p class="ql-block">美 篇 號 17992863</p><p class="ql-block">圖 片 知青詩社</p> <p class="ql-block"> 重慶有很多知青社團,支撐著廣大老知青的精神生活,畢竟那一段經歷是人生最苦的回憶。一直以來不知道有一個知青詩社。因為我寫不好詩歌又無才華就不關心這件事。</p><p class="ql-block"> 去年參加知青詩社,與詩友們不太熟,也沒有更多的深入了解。這次參加了詩社組織的遵義采風遊,才逐漸對詩友們有了一些認識。那么,我就用文字來給這些詩友寫點文字素描吧!</p> <p class="ql-block"> 徐朝貴是知青詩社的社長,組織能力強,曾經組織過幾百人參加的大型聚會活動。為人謙和,誠懇,友善,文學功底深厚,每次在詩社群里發詩詞都是一片喝彩聲。</p><p class="ql-block"> 這次到遵義采風遊,晚上舉行篝火晚會,詩友們爭先恐后的自報節目,徐朝貴唱的是貴州的山歌,唱得很好又動情,幾次贏得掌聲,他說,他最喜歡貴州的這種山歌,很有情調。貴州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鄙矫衽郎嚼哿?,就用爬山棍撐著背兜底,歇腳就唱歌,山歌來自人民,歌詞最質撲,最動情。記得著名作家李國文寫的一篇散文,也談到貴州苗族民歌,他說,他看到苗族女人送丈夫外出打工,在山路上一邊走,一邊唱:“哥哥,你走了,什么時候回?”哥答:“我不是說,我清明就回嗎?”就這一句,就聽得李國文淚水滿腔。我在青海呆過,“花兒”就是青海的民歌?!痘▋号c少年》就出自青海民歌。陜北的“信天遊”是最出名的,用比興手法,直抒心聲,都是大實話,情意濃,催人淚下。如:“雞蛋殼殼點燈,半坑坑明,酒盅盅舀米不嫌哥哥窮?!?多深的愛情呀,點燈省油用雞蛋殼殼,省米煮粥用酒盅量米,都要轟轟烈烈的深愛一場。民歌就是最好的藝術,比那些“????哇哇”吼一場就要幾十萬出場費的歌手,民歌的魅力不知要高出幾十倍。</p><p class="ql-block"> 文學與詩歌其最高水平都是以表現人性為宗旨的,諾獎獲獎者的作品大抵如此。</p><p class="ql-block"> 徐朝貴知曉民歌的真諦是求真,所以熱愛無比,這恰恰說明他的詩詞格局之大,是我學習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郝晉惠是在今年詩社七周年的文藝演出中知曉的。她出身于老紅軍家庭,因有紅色基因,為人豪爽俠義,外號,“郝大俠”。網名:“好二好”。她與朱文喜等人演唱的《沙家濱》片段“智斗”。她一亮嗓,傾刻驚人,腔正字圓,抑揚頓挫響徹全場。她的嗓子:甜,圓,寬,潤。特點又富于彈性,高低收放,運用自如。我以為她是演旦角的。她說是演青衣的。青衣好,郝晉惠臉圓,不是瓜子臉,不適合演虞姬那樣的花旦,演青衣正合適。青衣角色通常扮演端莊、嚴肅、正派的女性人物,如賢妻良母或貞節烈女,年齡多在20歲到40歲之間。其表演特點是以唱功為主,動作幅度較小,行動穩重,念韻白,唱段繁重。?那郝晉惠演阿慶嫂恰恰就是最合適的青衣角色。</p><p class="ql-block"> 在遵義采風途中,我問她學了多少年了,她說有十年了。這少有的國粹劇種在重慶極少流行。重慶的京劇團,川劇團也躺平了,少有演出,演員大都賦閑。而這個極小的京劇票友協會卻在民間深埋,奇也!</p><p class="ql-block"> 郝晉惠是下到云南建設兵團的知青,很少聽她說起當知青的苦,反而覺得她很樂觀向上。她的眼睛大,估計年青時眼晴更大更傳情。她很能干,戲服自裁自做,色彩搭配很有獨特之處。祝她在晚年生活中過得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郝晉惠在演出</p> <p class="ql-block"> 詩友葛立強,網名叫左手。葛老師極熱愛詩詞文學,常常在群中賦詩抒情。這次在遵義采風遊中認識他,覺得他是個慈祥,仁愛之人。他愛笑,愛說,眉毛雖白但年齡卻只接近七十。他帶著老婆參加了這次采風遊,和老婆感情至深,深到什么程度?與老婆牽著手從來沒有分開過。他向我介紹她老婆,說是他的領導,從小青梅竹馬,倆小無猜,可以說是“娃娃親”了。他說,他老婆生病了,記憶力甚差,不牽著手,她就不記路,容易丟失,丟失了,他就負不起這個責??磥?,郭老師是一個極其有擔當的人?,F在的女人如能找到郭老師這種人做老公,那可能都是鳳毛麟角了。</p><p class="ql-block"> 在篝火晚會上。葛老師自報節目,他要與老婆一起朗頌一首詩。葛老師深情地朗頌完他的一段,他老婆接著就開始朗頌了,郎頌得深情并茂,一字不漏。哇塞!葛老師老婆的記憶力在葛老師深情地朗頌中復蘇了嗎?病好了嗎?這真是人間奇事。</p><p class="ql-block"> 在巴南區的紅杉樹公園遊覽完后,我們一群老人在一個小壩子上等車。無意間,我看到葛老師牽著他的老婆在與人交談,他老婆溫柔的在葛老師右邊的臉上親吻了一下。在夕陽中那一吻,簡直就是天下夕陽第一吻。那充滿愛意的一個吻表達了這個女人對愛情最完美的詮釋。就像有首詩說的:</p><p class="ql-block">我想和你牽著手,一起慢慢地走到老。</p><p class="ql-block">我多想在今后陪著你共度余生</p><p class="ql-block">我可以陪在你左右</p><p class="ql-block">我不想你走……。</p><p class="ql-block"> 葛老師兩囗子,完全是愛情婚姻的典范,是有大愛大善的模范夫妻。</p> <p class="ql-block"> 詩友老馬,網名:馬氏體。老馬是一個無私奉獻且樂觀豁達之人。到遵義采風遊,在泗淇村住了兩天,他不與我們一起出游,蹲在河邊釣他的馬口魚。<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餐吃飯也不見他,他在河邊啃干饅頭釣魚。釣了</span>兩天終于有了兩斤多的馬口魚,魚雖小,肉質卻細嫩,魚嘴形似馬口,當地這種小銀魚也要賣50多元一斤。。那天晚餐,他怕農家樂的廚師做不出他的烹調手藝,不顧勞累,親自下廚炸他的馬口魚。炸好了,裝成兩盤端上桌來,每人兩條小魚完完整整的,麻辣鮮香俱全,好像我吃了三條小魚。大家贊不絕口,老馬又拿出一件好東西,德國精釀白啤酒來,說是請大家喝啤酒吃小魚,老馬的誠懇,無意加大了男詩友和郝大俠們的酒量,大家微醺后,便開始了麻將娛樂。我不會打麻將就回屋休息了。徐朝貴看我拄拐杖,知我腳不太好,安排我住一樓,說,你今天就一人單住,我想也好,免得我的鼾聲打擾別人。</p><p class="ql-block"> 到晚上10點鐘,朱文喜又引來老馬說,今晚老馬與你住一屋。我說,好嘛!老馬進得屋來,第一句話就是:“我帶得有電吹風,等會你洗完澡好吹頭發” “要得”我回答到,心里卻想,我頭發“無幾根”那里用得著電吹風,幾分鐘就干了。抬頭看老馬的頭發,雖然有點花白,卻濃密的如小伙子?!澳愕念^發這般好,是遺傳吧!” 他說:“可能是”。老馬洗完澡,果然拿著他心愛的電吹風“鳴嗚”地吹。老馬有一頭好頭發,自然不出老,精力也無限好,他在床上看著手機又開始寫他的“馬氏體”詩歌,一會就寫完一首,拿給我看。我說,寫得好嘛!他就一臉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老馬是重鋼搞鋼鐵精像分析的,到各地檢查鋼鐵質量的分析。長年在外出差,長達二十余年。他長年帶著他的電吹風,用樂觀的心態排譴孤獨,不憂愁,不埋怨,心態樂觀,怎么能不年青呢?</p><p class="ql-block"> 我們離開遵義,他不走,還要釣他的馬口魚,老馬姓馬,魚也姓馬,他對馬口魚是情有獨鐘。我們離開兩天后,他釣魚的戰績就輝煌起來,釣了十多斤馬口魚,還在群中曬給我們看。</p><p class="ql-block"> 樂觀之人,老馬是也!</p> <p class="ql-block"> 在旅途中,我還想起一位知青詩社的詩友,我雖只見過一面,但印象極其深刻?!?lt;/p><p class="ql-block"> 李衛紅,筆名:青蔓。是 在前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到南岸下浩古街去看作家阿蠻的知青情景劇。劇前,同行的知青社會活動家張碧榮介紹我認識一個叫:青蔓的女子,說是知青詩社的副社長,很有才。青蔓聽完張碧榮對我的介紹后,只說了一句話:“哦”。我看看青蔓,第一映象(三秒種叫印象,三秒后叫具象),不知怎么的大腦里鉆出的感覺是荷花。青蔓渾身透著書卷氣,清新秀麗,氣質高雅,衣著打扮素雅,皮膚白皙,身材極好,架一幅金絲邊的眼鏡,說話輕柔漫語,看著只有四十幾歲年齡,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覺得她是否是李清照的再顯。</p><p class="ql-block"> 兩年后,我又加入知青詩社,不會寫詩也很少看詩友們發表的詩。有一天,突然看到詩社微信群里跳出一條短信,青蔓逝世了。詩社的詩友對青蔓很有感情,在微信群里發悼念青蔓的詩作,整整發了一天。很多詩友只知道青蔓的才華和詩作。不知道青蔓原名,李衛紅。</p><p class="ql-block"> 唉!這么好的一個人怎么走了呢?</p> <p class="ql-block"> 四天的遵義采風遊結束了。我結識了很多新朋友,作家阿堅,人高馬大,輪廓分明,鼻梁堅挺,眼晴也大,估計年輕時也是美男一個,唱歌也唱得好。</p><p class="ql-block"> 朱文喜如同他的網名,騎馬游天下,一身俠氣。旅遊中的一路安排就是他在操辦。他在《沙家浜》智斗一場戲中演胡傳魁,演得輕松自如,瀟灑得很,胡傳魁的俠氣正如他自身的特點,也合適很。</p><p class="ql-block"> 胡渝成, 網名安逸慘的詩友,在縉云山的聚會中認識,時間也過了六年,他詩作多,對詩的研究頗深,也向他請教過,但我對詩歌天賦不足,也沒好好下過功夫,寫詩不行就成自然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第一次參加知青詩社的采風活動,很多人還不熟悉,但記住了文氣的曾真和溫柔的秀秀,有的給我講了姓名,又對不上網名,記性也不好,畢竟也是七十三歲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知青詩社平均年齡都在七十歲左右,在暮年中,大家在心態上始終年青,向上。為了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來了,不懼怕衰老,不懼怕死亡,這是自然規律,只要每天能看見一米陽光,大家就一起追逐太陽,向著光明,向著精彩的路一起攜手前行,我們的詩歌會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燦爛。</p> <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譚學偉,西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從重慶理工大學退休。1974年在空11軍美術創作訓練班學習。曾任《重慶理工大學報》美術編輯。作品多次在國內漫畫大賽中獲獎,云南省鋼筆畫家聯盟會員。其作品入選《云南首屆鋼筆畫展》《云南鋼筆畫精品展》。發表文學作品400余篇,多次在全國舉辦的各類文學大賽中榮獲大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望奎县|
达孜县|
应城市|
宜川县|
财经|
岫岩|
延庆县|
陈巴尔虎旗|
南召县|
奉新县|
巴塘县|
乌兰察布市|
上高县|
郎溪县|
潜江市|
建湖县|
土默特左旗|
宁波市|
宁化县|
博爱县|
柞水县|
永春县|
云安县|
博野县|
钦州市|
元谋县|
集贤县|
阿尔山市|
永吉县|
尉犁县|
合山市|
连南|
磐石市|
江津市|
德钦县|
威远县|
怀化市|
星子县|
保定市|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