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故鄉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位于太行山西麓,半山區地貌,故有“晉冀通衢”、“京畿藩屏”之稱,久有“文獻之邦”美稱。</p> <p class="ql-block"> 每次回故鄉我總要走一條熟悉而親切的路,權當叫鄉愁路。從城東北姑姑寺街我姥姥家開始,經過對面的民國才女石評梅故居、評梅廣場。廣場上座落著石評梅全身塑像,基座上鐫刻著鄧穎超題寫的“石評梅”三個字。石評梅和高君宇的愛情故事流傳久遠。周總理、鄧穎超和他倆是好朋友,與高君宇是戰友。廣場對面的中醫醫院曾是我母親讀書的教會學校。然后向西走,路過戰斗英雄趙亨德居住處,這里也是我大表嫂家曾居住的院子。再往西是圣廟(孔廟),大殿還在保存完好,這里一直是一所小學校,我三舅兩口子都曾經在那里任教。</p> <p class="ql-block"> 圣廟的斜對面是黃家大院,也是我父親的生母的娘家——官學黃家。黃家大院很馳名,祖先曾從南方一路征戰奉命駐守此地。著名的“御英保礦運動”指揮部就設在黃家大院。我的表叔、百歲老人黃若水及為數不少的黃家子孫從這里走向抗曰戰場。著名軍旅編輯家黃濤是《紅旗飄飄》的主編。他編輯的書影響了幾代人。黃家后墻外就是穿城而過的嘉河,走上河上石橋,就會想起金代詩人元好問的詠平定城的詩“一溝流水幾橋橫,岸上人家種柳成;來歲春風千萬樹,綠煙和雨暗重城。”</p> <p class="ql-block"> 走過這座寺坡橋,沿著青石鋪就的斜坡路,便可以看到聳立在坡上的天寧寺的雙塔,也叫公母塔。這里珍藏有稀世珍寶多粒舍利子,因而聞名遐邇。雙塔向西就是西南營街,我家舊宅便是南邊第一家。再往街西行,就是我父親的養母王奶奶的娘家。</p> <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我王奶奶的親侄孫、我大表哥克功曾擔任過這個縣的縣領導。接下來是漢代淮陰候韓信破趙駐扎軍隊的營寨榆關遺址和復修的清代天衢閣,俗稱陽春樓。陽春樓緊挨著陽泉師專,它的前身是冠山書院,我父親兄弟四人都曾在這里念私塾。陽泉師專也曾是平定師范學校,我三舅在這里學習過,也是中共平定特別支部遺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我每次回老家沿著這條路走一遍,總能感受到“文獻之邦”氣味,也了卻我魂牽夢繞的鄉愁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温宿县|
兰溪市|
兴隆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宝山区|
华池县|
江华|
长沙市|
正安县|
盐津县|
涞源县|
海安县|
陈巴尔虎旗|
玉环县|
古浪县|
云龙县|
凤翔县|
平利县|
永平县|
郑州市|
金坛市|
平泉县|
奉节县|
固镇县|
深泽县|
鄯善县|
石台县|
化德县|
镇康县|
武宁县|
综艺|
名山县|
柘荣县|
花莲县|
平南县|
梅河口市|
门源|
天峨县|
浮山县|
若尔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