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古建筑博物館位于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占地一萬余平方米,以太原純陽宮為館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它始建于金末元初,是山西南、中、北三大道觀之“中宮”,解放前原為供奉唐代呂洞賓的道觀,館藏珍貴文物眾多,尤以全國唯一的九宮八卦院建筑、武則天稱帝時期的涅槃變相碑、唐代道德天尊漢白玉石像等“純陽三絕”著稱。純陽宮“純陽”二字,為洞賓之號,因供奉呂洞賓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早上九點不到,純陽宮前就有不少游客等待進入參觀,我碰到了兩個自駕的北京人,幾個人熱情地交流彼此對山西的認知,其中之一說自己在山西待了一個多月了,從北向南慢游山西;另一個則是走馬觀花,緊著趕路。還有一個山東青州的小伙子自己一人游山西。</p> <p class="ql-block">太原純陽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之前對純陽宮一無所知,要不是張老師極力推薦,我差點與它失之交臂。</p> <p class="ql-block">純陽宮門前的石刻“呂天仙祠”。</p> <p class="ql-block">純陽宮門前的石雕:三醉岳陽樓</p> <p class="ql-block">第一進院,牌坊“呂天仙祠”,牌坊下一對鐵獅子看似不起眼,其實是明代的老物件,就這么露天放著,它們也是博物館的藏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側的碑林:一進院落有長達二十四開間的碑廊石刻文物展,是古建筑博物館的固定特色展覽,以漢、北魏、唐代碑刻造像為主,近五十件,多為國家一級文物,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 它們幾乎全部都在戶外陳列,沒有特殊的保護措施,“咱山西就是牛氣沖天”,文物大省的自信有底氣!</p> <p class="ql-block">書符緣啟石碑</p><p class="ql-block">清</p> <p class="ql-block">釋迦立像,</p><p class="ql-block">唐</p> <p class="ql-block">釋迦立像</p><p class="ql-block">南北魏</p> <p class="ql-block">毌(guan)丘氏造像碑</p><p class="ql-block">北魏</p> <p class="ql-block">檀泉寺造像底座</p><p class="ql-block">北周,公元582年</p> <p class="ql-block">早晨陽光下的碑廊區</p> <p class="ql-block">首批禁止出境國寶之一:涅槃變相碑</p><p class="ql-block"> 涅槃變相碑石原本是臨猗縣大云寺的遺物,雕刻于武周天授二年(691年)。其身上雕有涅槃故事八圖,以連環畫的形式生動地呈現了佛教中涅槃的深刻內涵。每一幅畫面都栩栩如生,充滿了藝術感染力。而這塊碑石的存在,也見證了大云寺的興衰歷程,以及一代女皇武則天權力的起落。</p><p class="ql-block"> 通過這塊碑石,我們可以窺見那個輝煌而又復雜的時代,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涅槃變相碑</p><p class="ql-block">唐?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p><p class="ql-block">碑高302厘米,寬87厘米,厚25厘米,山西省臨猗縣大云寺征集</p><p class="ql-block"> 此碑為國家一級文物,國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碑陽面:碑頭以螭為飾,圭首雕以須彌山圖形:碑身中央有字一行刻“大周大云寺奉為圣神皇帝敬造涅槃變碑像一區”,碑身正面雕有與涅槃變相有關故事六幅,自下而上為:臨終遺戒、雙樹涅槃,右側自上而下為:摩耶哭棺、再生說法。左側自下而上為:繞城送葬、火焚尸身。</p><p class="ql-block"> 碑陰面:碑頭亦以螭為飾,圭首雕以舍利塔圖形,塔方形,單檐攢尖頂二幅圖分別為:八王分舍利、三佛四菩薩像。</p><p class="ql-block"> 碑側面:雕刻獅子和身穿甲胄的金剛力士,并有蓮枝配以四體菩薩像。</p><p class="ql-block"> 國寶就這樣日日夜夜、年復一年地矗立在純陽宮西側碑廊區。</p> <p class="ql-block">唐德宗等造像碑</p> <p class="ql-block"> 碑廊區的墻上也有很多石刻,但沒顧得上仔細欣賞。</p> <p class="ql-block">高大、威猛的造像就這樣矗立著~~~</p> <p class="ql-block">一進門牌樓的反面“蓬萊仙境”。</p> <p class="ql-block">二進門:道德之門</p><p class="ql-block"> 道德之門是純陽九景之一,曾是明代純陽宮正門,由三個券拱門組成。門前的兩個獅子怒目圓睜、透著“嚴肅”~~~~~。</p><p class="ql-block"> 道德之門兩側有明代著名道人孫一元題寫的對聯“道合昊天天上仙班第一,祠開晉地地下洞宇無雙”點名了純陽宮的獨特地位。</p> <p class="ql-block"> 這個過廳里供奉的是“彌勒佛坐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雄壯、威武、霸氣的獅子</p> <p class="ql-block">這頭大象極具南國風,特別像斯里蘭卡大象的風格,不知它是否來自異國他鄉。</p> <p class="ql-block">明代,彌勒佛坐像</p> <p class="ql-block">三進院:呂祖殿</p><p class="ql-block"> 呂祖殿建于明代,為宮內主殿。呂祖殿,面闊三單檐歇山頂,黃藍白三色琉璃布頂,吻獸齊備。檐下額枋、平板枋上皆蘇式彩畫。呂祖殿目前主要為道教文物陳列,它是純陽宮的核心所在,更是道教信徒們虔誠朝拜的地方。呂祖殿內供奉著呂洞賓的神像,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一種寧靜與祥和的氛圍,仿佛所有的煩惱和憂愁都被拋諸腦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配殿里面的展覽,關于龍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壁畫之一</p> <p class="ql-block">應縣龍王殿壁畫</p> <p class="ql-block">壁畫之二</p> <p class="ql-block">壁畫之三</p> <p class="ql-block">壁畫之四</p> <p class="ql-block">呂祖殿的大門與對聯</p> <p class="ql-block"> 進入呂祖殿,人們首先看到的是正中呂洞賓造像,銅鑄,明代,兩邊為他的侍女侍男。</p><p class="ql-block"> 呂洞賓,唐朝人,自述是呂渭之后,鄭景望《蒙齋筆談》卷下亦說:“世傳神仙呂洞賓,名,洞賓其字也。唐呂渭之后?!眳挝?,山西永樂人。而最早記載到呂洞賓史事的是北宋的《國史》。</p> <p class="ql-block">呂祖殿里的壁畫與山西古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呂祖殿里的壁畫與山西古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呂祖殿里的壁畫與山西古建筑模型</p> <p class="ql-block">四進院:虛無洞</p><p class="ql-block"> 純陽宮內殿堂總計七十余間,建筑最精華的部分當屬第四進院的九宮八卦院。</p> <p class="ql-block">九宮八卦院</p><p class="ql-block"> 整個院落平面布局呈方形,抹角八面,按照道家的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的方位建造,再加上中間的這一個“方形三間兩層亭”形成“九宮建制”。</p><p class="ql-block"> 九宮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的獨創,他們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分,在晚上從地上觀天空的七曜和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和季節等資訊。</p><p class="ql-block"> 因為“仙人好樓居”,所以道家的建筑多樓閣,在洞頂四面建樓,四角建九角攢尖亭。樓亭之間以圍廊相通,四樓四亭和院中心的“方形三間兩層亭”組成九星,與地下九宮相對應。</p><p class="ql-block"> 在院落八面均有磚券窯洞,俗稱“九窯十八洞”。</p><p class="ql-block"> 在道教思想中,“洞天”、“福地”,是可使人通達天神的地方,道教常傳三十六洞天、七十福地。而此十八洞,便是一種道家對于洞天追求體現。</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來自山西古建筑博物館官方宣傳冊。</p> <p class="ql-block"> 五進院正面為集洞、樓、閣于一體的建筑,東西兩側是木構二層樓。樓下潛真洞內供奉有常陽天尊像。常陽天尊像是“純陽三絕”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原純陽宮現存建筑多為明清時期的遺構,將道觀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巧妙結合,建筑群布局嚴謹,是道教建筑文化中別具特色的優秀范例?,F增加了古建書籍,歷史,人物介紹,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潛真洞</p> <p class="ql-block">古代測繪建筑展</p> <p class="ql-block">常陽天尊像</p><p class="ql-block"> 常陽天尊像塑造于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通高2.56米,像高2.2米,由石像、底座、基座三部分組成。石像以漢白玉雕造,底座和基座以青灰色石灰巖制成。天尊頭戴蓮花形冠,面相豐頤,細目微瞇,長髯垂胸,神態安詳慈和,具有典型的唐代造像風格。他右手執扇和拂塵,左手憑幾而放。身著寬大道袍,盤坐于長方形石座之上。底座正面刻天尊像銘并序計二十二行,兩側及背面線刻弟子道士像和供養人姓氏。四周線刻蓮花、忍冬、仙鶴等。</p><p class="ql-block"> 在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中,常陽天尊石像以其獨特的歷史和藝價值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五進院落中潛真洞為三層樓閣式建聿筑,是山西古建筑博物館的精品展區。此院落巧妙的利用了靈寶洞的后墻,砌有石階,這是登上四、五兩院樓閣的唯一上下通道。這</p><p class="ql-block">種設計不占用空間,也是這座建筑的獨到之處。拾階而上,眼前豁然開朗,回廊四通八達,仿佛步入又一重天。沿廊巡游,如夢如幻,仿佛置身于瓊樓仙閣,飄然于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守護純陽宮的獅子昂首挺立,走過歲月,歷經滄桑,爪子都被人們摸的锃亮。</p> <p class="ql-block">另一側的母獅子,仔細看,可見小獅子的身影縮在母親的身下,手抱住了母獅的腿。</p> <p class="ql-block">石雕</p> <p class="ql-block">殘破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殘破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殘破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琉璃色獅子</p> <p class="ql-block">琉璃色獅子</p> <p class="ql-block">四進院里的建筑,亭閣</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四面造像</p> <p class="ql-block">游客們認真聆聽志愿者的講解</p> <p class="ql-block"> 參天古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纏著我,我抱著你”。</p> <p class="ql-block">純陽宮里的參天大樹盤根錯節。</p> <p class="ql-block">寒冷的天,擋不住人們對古建筑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對古建筑研究成“癡迷狀”,在抗戰時期,冒著生命危險,仍在全國各地考察古建筑,那時的交通、路況多么不便,他甚至坐著毛驢車也要出行。</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梁思成對營造法式進行注釋工作。</p> <p class="ql-block">“樣式雷”建筑檔案、圖稿的歷史價值意義非凡。</p> <p class="ql-block">沈理源、朱啟鈐(qian)、劉敦楨(zhen)、梁思成等前輩為中國古建筑的勘察、科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著名古建筑學家、山西古文化局原總工程師、山西古建筑博物館原館長柴澤俊先生。</p> <p class="ql-block">中國古建筑中的翹楚:太原晉祠、朔州崇福寺等。</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之初,文整會部分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五進院落:潛真洞為三層樓閣式建筑,是古建筑博物館的精品展區。此院落巧妙利用了靈寶洞的后墻,砌有石階梯,這是登上四、五兩院落的唯一上下通道。這種設計不占用空間,也是這座建筑的獨到之處。拾級而上,眼前豁然開朗,回廊四通八達,仿佛步入又一重天。沿廊巡游,如夢如幻,仿佛置身于瓊樓仙閣,飄然于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明代王母娘娘與玉皇大帝青銅坐像</p> <p class="ql-block">明代鎏金青銅真武大帝坐像</p> <p class="ql-block">明代鎏金青銅桃花女立像</p> <p class="ql-block">明代鎏金青銅周公立像</p> <p class="ql-block">1928年梁啟超寫給梁思成的信</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與林徽因</p> <p class="ql-block">抗戰期間梁思成與林徽因和西南聯大教授們的合影,他們在住地與友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梁思成考察趙州橋</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外墻裝修與窗戶格局設計</p> <p class="ql-block">登上四進院的二層,從上向下觀察“九窯十八洞”的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兩層九宮八卦院按八卦方位而建的道教建筑,是整個純陽宮的精華所在。整體院落為環形,一層建筑內有各個時期的造像和塑像,房間連著房間,有點像連環洞。院內主要有回廊亭、磚券窯洞,二層的四角各建八角攢尖亭一座。</p> <p class="ql-block">純陽宮我來了,我也來了~~~~~。</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中心建筑“方形三間兩層亭”,屋頂琉璃在陽光照耀下,更加鮮艷奪目~~~~~</p> <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臥佛像</p> <p class="ql-block">毗盧佛坐像</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菩薩雕像</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斜洞通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中的斜洞通道之二</p> <p class="ql-block">九窯十八洞里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連接二層樓亭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傳統與現代建筑交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國立清華大學與中國營造學社當年合設建筑研究所的契約</p> <p class="ql-block"> 半天時間游覽純陽宮,只能是走馬觀花,這里地處太原市中心五一廣場西北隅,非常安靜,交通便利,游客不多。</p><p class="ql-block"> 若你對歷史、宗教、古建筑等有興趣,可來這里一游。它能讓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造像、碑刻背后的故事、傳說;更能理解古人“九窯十八洞”建筑風格的獨特性與天上九星的密切相關性之間的內在必然聯系。真可謂“殿閣巍巍,按天上之九星而排列;道院森森,照地下八卦而排成”的全國獨一份。</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文物雖比不上山西博物院的“博大精深”,但彈丸之地,兩件永久禁止出鏡的唐代“常陽天尊像”與武周時期的“涅槃變相碑”歷經1300多年風霜,經歷幾次滅佛運動,奇跡般地完整地保存下來實屬不易。</p><p class="ql-block"> 這些文物是“活”的歷史,不僅具有文物價值,更具歷史意義。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現在方方面面。在這可以看到千年的文化、科學、宗教信仰、藝術表現形式等傳承的痕跡與成果。</p><p class="ql-block"> 純陽宮不僅是一處道教圣地,更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寶庫。它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與文化的傳承,也寄托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純陽宮本身也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吸收了南方古典園林建筑的特點,突破了北方官氏建筑布局宏大莊重的風格,其整體布局緊湊,高低錯落有致,古柏蒼天,曲折回旋,組合巧妙。</p><p class="ql-block"> 在此,人們既可以領略到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感受到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與創造力。因此,無論你是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學者,還是想要尋找一處寧靜之地的游客,純陽宮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純陽宮進門右手的小山我們沒上去,關公像及一些火炮沒看到,多少也是小遺憾 </p><p class="ql-block"> 此文參考借鑒了純陽宮的宣傳資料和許多網友的心得體會及作品,一并表示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柳江县|
府谷县|
漳州市|
扶绥县|
阿拉善右旗|
斗六市|
墨江|
故城县|
敦化市|
剑河县|
福海县|
张北县|
罗源县|
东平县|
东兰县|
彭阳县|
黎城县|
永年县|
仙桃市|
宜章县|
修武县|
汕头市|
太仓市|
额济纳旗|
肇东市|
抚顺市|
海城市|
通渭县|
古浪县|
纳雍县|
宜州市|
葫芦岛市|
石首市|
闽清县|
都安|
延安市|
嘉禾县|
辛集市|
陇川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