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海一日攝影師合影 此圖由故宮文物攝影大師胡錘拍攝</span></h5><h5>1991年,我被遴選為《上海一日》畫冊攝影師,四川入選僅三人。這是一本以舉國之攝影力量編著的圖書,圍繞書的故事自然會相當精彩。</h5><h5>故事發生在1991年7月1日。為了出版一本世界水準的攝影畫冊,中國攝影家協會從全國各地抽調200名優秀攝影家云集上海,24小時全面拍攝1991年7月1日的上海,這就是著名的中國國家攝影畫冊《上海一日》之由來。</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名攝影家上海角逐《上海一日》</span></h5><h5>2753157,這是“上海一日”大型攝影活動指揮中心的緊急電話。7月1日,鈴聲不絕于耳,忙壞了這里的指揮人員。一支由8名有成就的新聞攝影記者組成的機動小組,手持對講機守候在鬧市區的要道上,一有突發事件發生,他們將采取一切手段,以最快的速度直奔現場。沒有刀槍劍戟、硝煙烈火,但誰都感到:這是一場用照相機進行的“戰爭”。 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位優秀攝影家在7月1日這個特定的24小時之內,頭戴遮陽帽,身穿T恤衫,頸掛采訪證,腳蹬運動鞋,全身披掛,紛紛走上街頭、工廠、田間、院壩,用人類的第三只眼睛——相機,按組委會分派的“規定套路”和“自選動作”從每天都司空見慣的普通事件中尋找自己的最佳感覺,拍出異乎尋常的照片。這次活動,新聞媒介稱之為中國攝影史上的“亞運會”。 </h5><h5>《上海一日》畫冊起點定在趕超美國柯林思公司的系列出版物——《X國一日》水平上,要求既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又具有現代風格。身兼編輯部主任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一職的攝影家楊紹明,提出三高方針:“高水平拍攝、高標準編輯、高質量印刷”。為保證“三高”,6月26日,一支由全國各地推薦選拔而來的攝影大軍開進了上海,他們中有被譽為站在世界最高處看世界的航拍專家陳長芬,故宮博物院文物攝影大師胡錘,享有世界聲譽、75歲高齡的風光攝影大師陳復禮等等,為了爭取進入畫冊拍攝圈,曾在上海首屆國際影展中獲得過金牌獎的湖北宜昌市龔萬幸,給組委會寫下了“用我的眼睛、我的心靈來謳歌上海,以表達對上海的感激之情”的肺腑之言;同濟大學外語教師周明,帶上作品,在楊紹明下榻的銀河賓館等到凌晨2時,楊看了他的作品后,十分激動,高度評價他的攝影風格很象世界級抓拍大師布列松,次日,周接到了正式邀請他參加活動的通知。這次活動調用了直升機、高空云梯。各路攝影家帶來了自己最精良的設備,人民日報記者孟仁泉帶來了2000mm、1200mm的超遠攝鏡頭,香港的高志強帶來了全景搖頭照相機以及6×17寬幅照相機,還有的一人身挎5個相機,真是名牌相機周身掛,這200多人擁有的照相機牌號和長短鏡頭,足可以開一個萬國相機博覽會。 </h5><h5> 正值盛夏,氣溫很高。組委會為《上海一日》參加者提供了軟包裝飲料,配備了裝有常用藥品的“衛生包”,內存四季潤喉片、清涼油、護創膏布、龍虎人丹。朱镕基在看過衛生包后,提出應增放一瓶“硝酸甘油”,這樣又為年齡在40周歲以上的人增加了安全措施。 </h5><h5>為了保證畫冊質量,組委會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專業反轉片,富士維爾維亞膠卷。由于參加畫冊拍攝工作的大多是報社記者,且平時用的是黑白片,所以在正式開始時試拍半卷維爾維亞。日本富士公司還派出了副經理強凱文和大河原信雄親臨指揮,并用日本帶來的試條控制沖洗藥水,保證在48小時內將1200個膠卷高質量沖出。 </h5><h5>這次活動的選題由組委會和編輯部統一安排,每一個作者能否拿到恰當的選題,將直接影響積極性和創作水平的發揮。上海有二寶:一是寶鋼,二是金山石化總廠,具體拍攝內容為工人家庭、娛樂設施、工廠綠化、產品外運、原料碼頭等。拿到這個選題,我的腦子就轉開了,這是個看則容易實則很難的題材。28日,我一連3個長途電話掛到金山,得到的答復令人不安,從29日下午到1日上午該廠休息,1日下午兩點以后才能接待,這是一個不祥之兆。因為是必保重點,我賡即向楊紹明作了匯報,他建議我找航拍組商量,航拍時順帶拍一下石化,但題材決不能放棄。事到臨頭,我只好背水一戰,無人接待無人上班就是走路碰釘子也要保證完成任務。29日下午我趕到石化總廠,與宣傳科指定陪同人李建業接洽后,發現情況比想象的還要糟,該廠下屬17個分廠,占地14平方公里,廠區就是一座城市,靠走路顯然是不行的。由于廠休,連汽車都找不到,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李建業的引導下,找到一位熱愛攝影事業的年輕人莊毅,寒暄之后,我單刀直入地請他找輛自行車,并約定零點就行動。 </h5><h5>凌晨3點,我在石化化工廠的循環水冷卻塔房頂上找到了最佳角度,糟糕的是這個地方,冷卻塔水隨鼓風機風力四處飄散,灑在身上猶如下雨,這時外景燈光輝煌,唯一不足的是管道無光無輪廓,據現場觀測,最佳瞬間應該是天色微明,晨曦初露,這時的高塔和管道既有燈光效果,又有一抹朝陽。為等這一最佳瞬間,我在這里度過了難熬的4個小時。 上午9點30分,我的同行乘坐“米8”直升機,穿過厚厚的云層,飛臨42層、120米高的新錦江飯店上空,樓頂600平方米碧綠的人造草坪上,鋪展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身穿不同制服的400名飯店職工正引吭高歌《歌唱祖國》,霎時鮮花、彩帶、信鴿、氣球騰空而起,攝影家用特殊的鏡頭,將大樓拍成一根側立的金箍捧,這一令人拍案叫絕的畫面,據言將刊在《上海一日》畫冊的封面上。 </h5><h5>19時30分,石化廠少年宮人山人海,一場《青年跟黨走》火炬接力賽正式拉開序幕,70把火炬、70面紅旗象征黨的70歲生日,熊熊燃燒的火炬映紅了天空,映紅了人們的臉龐,我采取俯視、仰視、平視、長焦、廣角全方位、多角度攝下了這一令人怦然心動的瞬間。 </h5><h5>這一天,第一個降生的嬰兒、晨煉的老人、繁華的道路、外灘戀愛角、“七十二家房客”等等,都盡收于攝影家的鏡頭內,攝影家們不僅在記錄歷史,同時也在創造歷史,以自已創造性的勞動,書寫中國攝影史上嶄新的一頁。 </h5><h5>據統計:這一天,平均每2至3秒有一次快門撳動,共43000個生活瞬間被凝固。</h5> <h5>▲ 《上海一日》封面,百歲畫家朱屺瞻題字</h5><h3></h3> <h5>▲ 教女彈鋼琴,上海石化一家子。此圖入選上海一日畫冊。</h5> <p class="ql-block">朱镕基總理為作者簽發證書</p> <p class="ql-block">四川日報詳細報道此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蒙阴县|
玛沁县|
监利县|
仪征市|
东明县|
大连市|
寿光市|
义乌市|
玉环县|
江达县|
宁阳县|
武清区|
信宜市|
张家界市|
甘肃省|
红安县|
千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博罗县|
嘉定区|
东兴市|
台中县|
丹阳市|
明溪县|
吉首市|
白水县|
香港
|
达州市|
上饶县|
吉木萨尔县|
巩义市|
静安区|
晋中市|
平定县|
奇台县|
新晃|
黔东|
周至县|
黎平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