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于揚州三灣風景區,2021年6月16日建成開放,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博物館 。其總建筑面積約7.9萬平方米,建筑采用巨型船只造型,融入風帆元素,新唐風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美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進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博物館氣勢磅礴外形讓人深深震撼。周圍綠樹環繞,仿佛置身于一片綠色的海洋。游客很多在入口處排起長隊,大家都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進入這座藝術與歷史的殿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但需要提前網上預約。進門后有免費的物品存放柜,非常貼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進入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一塊展示大運河歷史的文字資料板。它詳細介紹了大運河的歷史沿革及其重要性,還貼心地附上了英文翻譯,方便外國游客了解這段輝煌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運河作為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展現。</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一幅通惠河水源工程及線路圖,它詳細標注了元朝時期大都城周邊的河流分布情況,讓我們對大運河的水系布局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通過圖旁的文字可以詳細了解這些河流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用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元初漕運的介紹。對兩條主要路線——海上航線與陸上運河線的歷史沿革與發展需求進行了分析,讓我們感受到大運河在古代經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對江南地區物資運輸至大都的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館內還展示著許多大型石雕藝術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鎮水獸-天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鎮水神獸天祿石雕象征著祥瑞福祿,人們相信其能帶來上天的賜福與好運,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時,天祿被賦予辟邪驅災的神力,能守護一方安寧,驅除邪祟,讓人們免受水患等災害的侵擾。此外,天祿石雕還彰顯著權勢地位,古代常置于帝王陵墓、宮殿等重要場所前,是統治者至高無上權威的象征。它不僅是精美的藝術作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古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內涵,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與發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齊排列著的不同形態與大小的鎮水獸,每一件石雕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讓人不禁感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技藝。</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神石人是古代水利文化與信仰的體現,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寓意。三神指水神、地神和天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們通過對三神的崇拜,祈求其能讓運河水勢平穩,保障航運安全;祈求著土地肥沃,保佑周邊百姓農業豐收;期望三神能賜福人間,護佑運河區域風調雨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三神石人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通過宗教信仰來祈求生活安寧、社會穩定的美好愿望,是研究大運河歷史文化與古代民間信仰的珍貴資料。</span></p> <p class="ql-block">攔湖閘的展示讓我對儀揚運河上的“四洲”之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通過位置示意圖和現狀照片,我了解到這一水利設施在溝通長江和儀揚運河間航運交通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嘉興長安閘運行原理的展覽區,我被一個水壩模型深深吸引。背景屏幕上展示的模擬動畫效果生動地演示了水壩的運行原理,讓我對古代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清代兗州府鎮水鐵劍,1988 年春于山東濟寧兗州區城南泗河河底出土。它由兗州知府金一鳳于1717 年鑄造。此劍長7.5米,重約1539.8公斤,劍柄銘文記載鑄造信息,劍格飾睚眥圖案,兇猛威嚴。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古代,人們認為洪水是水中邪惡力量作祟,將巨劍置于河底,寓意鎮住水患,祈愿河流安穩、減少洪災,飽含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它還兼具水位測量功能,露出河面的劍身可作為參考,幫助人們判斷水位高低,為防洪抗旱提供依據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館內還介紹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水利設施及地域的風土人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次參觀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增長了知識,還讓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體會。走出博物館,我心中充滿了對這段歷史的敬意和對未來的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火車上,下一站南京。</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县|
米易县|
连平县|
潮安县|
三江|
通渭县|
门源|
武穴市|
嘉黎县|
抚顺市|
万载县|
鹤壁市|
清水县|
沙田区|
平泉县|
密山市|
饶河县|
成安县|
临夏县|
昭平县|
瑞昌市|
东兰县|
榆树市|
拉萨市|
六枝特区|
舒兰市|
通江县|
北海市|
上犹县|
故城县|
太谷县|
石泉县|
新安县|
瑞昌市|
永登县|
宁津县|
淮南市|
澎湖县|
屯昌县|
万全县|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