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蘭卡特有的高蹺釣魚,吸引著游人慕名而來。</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遺產,加勒城堡,殖民時期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p><p class="ql-block">1507年?,由葡萄牙人建造。1625年被荷蘭人占領后不斷改建,1663年進行大規模擴建。1796年開始由英帝國統治,??1873年,英國殖民者為改善交通,在北面加開墻門,直至1948年蘭卡獨立。</p><p class="ql-block">在印度洋的風浪中,歷經四個世紀的古堡訴說著歷史滄桑。</p> <p class="ql-block">2015年2月26日,團隊前往與賓館不到30千米的加勒,參觀古堡、古城,途中看高蹺釣魚。下午坐火車返回科倫坡,晚乘坐UL4001航班返杭。</p><p class="ql-block">走進荷蘭、英國、南亞風情的加勒老城,在蘭卡異國,感受她的異國情調。</p> <p class="ql-block"><b>高蹺釣魚</b></p><p class="ql-block">主要集中在西南海岸的淺海區,從美蕊沙到加勒沿岸。</p><p class="ql-block">這種當地傳統的捕魚方法被謔稱為世界上最牛釣魚方式,也是蘭卡標志性的畫面之一,09年版的LP斯里蘭卡封面就是一張海邊釣魚人的照片,成為到加勒游客必看的一道人文風景。</p> <p class="ql-block">據說,這早先是由一些窮得連船也買不起的漁民想出來的辦法。在淺灣中豎起一根根長長的木桿,木桿下端每隔一段再綁上一根簡單的橫條,類似梯子一般以供踩蹬。每次釣魚前,漁民們先要游到木樁處,然后踩著橫條爬上去,坐在倒三角形的木桿頂上,把魚竿拋向大海,開始垂釣。</p> <p class="ql-block">風吹、日曬、浪打,坐在又濕又滑的木樁上,不顧渾身濕漉漉,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伸竿、拉竿、收魚,根本就是雜技動作。</p><p class="ql-block">旁邊掛一個編織袋裝魚。</p> <p class="ql-block">釣魚不用魚餌!采用的居然是姜太公的方法,愿者上鉤。</p><p class="ql-block">釣者手持一根細細的魚竿,魚竿尖頭系著魚線,線的另一端是白色的雙鉤,不需掛餌。白色的雙鉤看起來像蟲子,誘使眼神兒不好的魚上當咬鉤。目標就是大量游弋在淺海區的沙丁魚。</p><p class="ql-block">岸上也有魚桿,水中有空位置,不信你也可以試試。</p> <p class="ql-block">過去,釣魚除了自己吃,多數到集市去賣,賺點小錢??上?,隨著旅游業興起,漁者已不是純粹的漁夫?,F除了早、晚還能碰上真釣的,已變成了一種表演。擺上釣魚的造型,100、200盧比供游客攝影,賺取小費。</p><p class="ql-block">因而,一條魚也沒看到。</p> <p class="ql-block"><b>加勒城堡</b></p><p class="ql-block">加勒位于加勒海灣頂端,除北部與陸地相連外,東南西三面臨海,如同一只馬蹄伸入印度洋中,扼守著歐亞航線,地勢十分重要。半島南邊有一個天然海港,由于存在大量珊瑚礁,港口的入口處變得極其錯綜復雜,易守難攻。</p><p class="ql-block">據記載,遠古時代,加勒海灣就已經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14世紀,加勒港口成為蘭卡最為活躍的港口之一。</p><p class="ql-block">1505年,被葡萄牙人侵占;1507年,建立起交易站、初建城堡,并不斷加固。</p> <p class="ql-block">1625年,荷蘭軍隊攻占了葡萄牙人這一軍事要塞,為加強防衛,環繞著島嶼,沿海岸的三面修建起高達六七米的城墻,長約3千米;并用一段雙層的城墻封鎖半島靠近地峽的一側;使其成為強有力的堡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口處,礁石遍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岸高達六七米的城墻。</p> <p class="ql-block">英國、法國、丹麥以及西班牙等帝國對這座處于印度洋邊緣的荷蘭城堡垂涎已久。</p><p class="ql-block">但在18世紀,城堡享受了一段相對寧靜祥和的時期。</p><p class="ql-block">這是老城東邊的棱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帶現已成為加勒海灣新城區。</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一段,可看到浩瀚的印度洋。</p><p class="ql-block">中國明代大航海家鄭和曾于公元1409年、1410年和1416年三次下西洋,到訪過斯里蘭卡當時的康提王國。作為印度洋中的重要補給港口,鄭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時途經加勒,也在這里立碑紀念。</p><p class="ql-block">現這塊碑在斯里蘭卡國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古城的主城門。</p> <p class="ql-block">主城門的西面是鐘樓,始建于1883年,高四層,由荷蘭人建造。</p><p class="ql-block">而此時的殖民統治者已是英國。</p> <p class="ql-block">鐘樓下有一座舊城門,歷史更悠久,門外有持搶士兵銅雕。</p> <p class="ql-block">鐘樓至今仍在使用,歷經400余年,還走得相當精準。</p> <p class="ql-block">古堡的一個角落,留下了幾處荷蘭士兵,或更早一點的葡萄牙人題刻。</p><p class="ql-block">導游說這是獨自話凄涼。</p> <p class="ql-block"><b>古城老街</b></p><p class="ql-block">古城,有城堡護衛,距首都科倫坡南部約100公里處,面積不大,為36萬平方米,有近10萬人,是旅游和商業中心。由于港口水深六米,至今,仍是一個重要的貨物港口和海軍基地,可停泊五千噸級船。</p> <p class="ql-block">因蘭卡曾是一個被長期殖民的國家,老城保留了原城堡中的總督官邸、市政廳、法院、官員住宅、稅務所、交易所、彈藥庫、鐵匠鋪、勞工醫院、船工作坊、海軍衛隊營房及各種倉庫、地窖等。</p><p class="ql-block">這些建筑集中在城堡周圍,現多已改作政府機構、法院、警察局、郵局等,但其原屬類型仍易辨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老屋建在與古堡相連的山巖上。</p> <p class="ql-block">城區建筑融合了葡、荷、英的建筑藝術和南亞傳統。</p><p class="ql-block">古城雖小,但功能齊全;在眾多的歐式建筑中,有教堂、學校、醫院、銀行、圖書館等。</p> <p class="ql-block">老街道路采用了主干道和次要街道相交的方格網布局。</p> <p class="ql-block">加勒被認為是蘭卡最有趣的古城之一。</p><p class="ql-block">有不少老建筑改造的咖啡店、酒吧、民宿和精品店,刻意地保留著當年的風貌和韻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帶有小花園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上,也有各種商業店鋪。</p> <p class="ql-block">街景也有設計感。</p><p class="ql-block">長排的帶有陶瓦層頂的單層街屋,由圓形磚柱或木柱支撐,臨街形成一條荷式廊檐。</p> <p class="ql-block">房子立面上的扇形窗和窗楣變化豐富,避免了重復與單調。</p> <p class="ql-block">安置在柱間的木制柵欄,增加了由柱廊產生的透視效果。</p> <p class="ql-block">這圓拱門和柱廊,也有葡萄牙的街屋格調。</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有較多英國游客,大概適合懷舊,因這里有英倫小鎮的氣息,更重要的是有他們的祖輩曾經開拓、守望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團隊最后兩晚,住在海邊的西特拉斯(citrus)瓦斯卡杜瓦酒店,每個房間都面朝大海,有一個海景陽臺。</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草坪外,就是金色的沙灘和蔚藍的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陣陣海浪聲中的大草坪之夜,海風輕吹,色彩斑斕。</p> <p class="ql-block">女兒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空間,度過旅途中休閑、恬靜的時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面向大海的無邊泳池。</p> <p class="ql-block">有半天自由活動時間,可以去海邊、去漁村、去漁市,如果怕曬太陽,也可以呆在賓館。</p><p class="ql-block">這是賓館附設的SPA。</p> <p class="ql-block">這里做一次SPA,也是非常難得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開在酒店轉角的蘭花。</p> <p class="ql-block">我們再一次走向金色的沙灘,白色的浪花,藍色的大海。</p><p class="ql-block">這一陣陣海浪,象在心間撥動的琴弦。</p> <p class="ql-block">“蘭卡的微笑”和一切美好,浮現在海天間。</p><p class="ql-block">老人眼神犀利,他的微笑看似洞察一切,實質是包容,是鼓勵,是友善。</p> <p class="ql-block">這是準備下海捕魚的祖孫倆,和他們愉快交談,問我要回去了?我點點頭,微笑代替了余下的語言。</p><p class="ql-block">斯里蘭卡,上帝的一滴眼淚,那一定是微笑著留下的眼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河池市|
双鸭山市|
富平县|
许昌市|
昂仁县|
吴桥县|
阿坝县|
东宁县|
克东县|
海晏县|
鄱阳县|
安丘市|
井冈山市|
凤凰县|
武强县|
晋州市|
榆中县|
弥勒县|
项城市|
广饶县|
嘉义市|
安平县|
文昌市|
南乐县|
普洱|
阿勒泰市|
永胜县|
阜新市|
临城县|
英山县|
庄河市|
会宁县|
大安市|
米林县|
阜阳市|
罗平县|
阿克苏市|
沾化县|
民乐县|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