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編號:2025009</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篇配曲《大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篇首的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在生活中的每一分努力,都會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那些看起來不知去哪兒了的時光,都讓你靠近了夢想,也豐富了生命。</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結束了黃河石林風景區(甘肅景泰縣)游玩后,我們自駕約200公里,來到寧夏中衛北長灘村,這里是電視劇《山海情》的外景拍攝地,現在是一座民俗文化名村,結果剛剛抵達北長灘村,還來不及拍片,先是狂風大作昏天黑地,不一會便大雨傾盆,村中一婦人好心地告訴我們說,最好馬上離開,不然山洪爆發后會困在村里的。我們只好果斷退出,計劃第二天再來。我們也從另一個角度真實體驗了一把《山海情》中涌泉村的生活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赴寧夏中衛北長灘村途中,有約100公里路程是在騰格里沙漠邊緣地帶穿行,有點像青海可可西里的感覺,一派荒蕪。不過有兩條公路(一條高速,一條國道,我們走國道)和一條鐵路并肩而行,一路上卻是車水馬龍,又顯生機無限。公路上幾乎全部都是大貨車,我們行車緩慢,幾乎無法超車,限速70公里,而實際不足40公里/小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清晨,我們又如約來到了北長灘村。我們觀察到,前晚的暴雨,果然造成去北長灘村短短5公里的公里至少有7~8處明顯滑坡和落石,比較嚴重的有3處,清晨七八點多鐘,就見有政府的鏟土車正在清理道路,使我們得以順利通過。真為當地政府部門的高效點贊!這也是中國扶貧工作高效的真實寫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還深刻體驗到了長灘村氣候地質環境的惡劣。前天傍晚我們到達北長灘時,車外溫度有31度,一陣狂風襲來,接著暴雨傾盆,不足10分鐘,車外氣溫迅速降到只有15度上下了,且有點寒氣逼人的體感!今晨我們抵達后,天空驕陽似火,村里的氣溫又迅速達到30度以上了,塵土又開始飛揚起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介紹北長灘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長灘坐落于黑山峽黃河北岸,與黃河南岸的南長灘遙遙相望,它處于崇山峻嶺之中,是一處充滿自然風光魅力和神秘誘惑力的原生態居民村落,在這里可以看到古樸的民風,憨實厚道的鄉村風情,厚重文化內涵的歷史遺跡,完整族性延續的脈絡……走進北長灘,就走進了歷史,走進了歷史中的西北農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長灘分為黃石漩、榆樹臺、下灘村和上灘村4個自然村,全村57戶人家種田養殖,放羊砍柴,怡然自得。黃河兩岸饅頭似的連綿山包長期阻隔了它與外界的交流,自從通了路,村里的年輕人陸陸續續外出,或打工或做生意或上學,剩下的都是故土難離的6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村落房層因為年久失修有些是已經坍塌了,現在居住的只有10來戶人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長灘村是</span><b style="font-size:20px;">電視劇《山海情》的取景地之一</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電視劇中這里叫</span><b style="font-size:20px;">涌泉村</b><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湛藍的天空、原始的村容村貌、粗獷的西部公路以及蜿蜓的黃河景觀,現在都是小破村落,很多人都已經搬走了,只留很少一些老人還在,村口以游客售賣紅棗核桃發菜為生。從如今的破敗可以想象,曾經的貧窮困住多少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走進荒蕪的村落看到一個小院收拾的還挺利落,我們試探看下,主人出來熱情招呼我們進屋坐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點贊中國的扶貧成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的旅行一般比較喜歡走老少邊窮的地區,因為這些地方往往自然風光比較好,而且這些地方與城市的景色有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性令旅行變得生動更有吸引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因為常常去這一類地方,讓我對中國的扶貧事業有了更為直觀的觀察,有了較為深刻的感悟。就如同我們此行在西北地區,親眼所見人生感悟的巨大變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國的扶貧事業如史詩般波瀾壯闊。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在中國大地上書寫。自2012年起,中國連續7年年均脫貧人口突破千萬,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底的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毫無疑問,這是消除貧困的歷史上最大的飛躍。這是一個歷史性成就,真實感人的中國扶貧故事,值得永遠銘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望在中國的大地上,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硬仗。從精準扶貧到精準脫貧,從產業扶貧到教育扶貧,從健康扶貧到生態扶貧,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貧政策和措施,如同春風化雨般滋潤著貧困地區的每一寸土地,讓貧困群眾擺脫了貧困的枷鎖,迎來了嶄新的生活。這場戰役不僅讓數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更讓他們擁有了尊嚴和自信,也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寶貴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國的扶貧工作讓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通信難等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普遍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了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讓8億多貧困人口脫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國的扶貧事業還在深化,沒有完成時,而是正在進行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打卡中衛66號公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寧夏的眾多旅游景點中,很多游客早已耳熟能詳,但是中衛“66號公路”,卻少有人知道,只在愛好自駕游的車友中流傳。中衛66號公路,位于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從市區通往古老村落南長灘或北長灘的道路上,這條鄉村公路因為要通過起伏的山谷,在黃河邊穿行,有些地方筆直的道路延伸到遠方一眼望不到盡頭,被譽為中衛的66號公路。這條公路景色的壯闊與絕美,絲毫不亞于美國的66號公路,故好事的驢友們為其起名——中衛“66號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一條偏僻的鄉村道路有什么魅力吸引無數游人前往呢?因為它一路有波濤洶涌的黃河相隨,兩側山川更是壯美且顏色多變,道路也隨著路面起伏跌宕,更有看起來仿佛直達天際的“U”型路面。行駛在中衛“66號公路”上,仿佛暫時離開了現代都市,置身于戈壁和黃土地之中,穿越回那個古老而沉寂的年代,或感覺置身在地外星球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衛66號公路依山傍水,景色迷人。一邊是連綿的群山,另一邊是北上的黃河。你可以在這里登高望遠,也可以掬水嬉戲,盡情享受山水間的寧靜。公路的精華部分在中間的荒漠段,路邊有時是赭紅色的丹霞地貌,有時是刀劈斧削般的風蝕巖,古樸蒼涼之感撲面而來。黝黑的柏油路隨著山丘起伏,仿佛一條彩帶在寂靜的月球表面飄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中衛66號公路的走紅,大批游客涌入,狹窄的路面上擠滿了車輛,甚至有靚女帥哥在馬路中央擺pose。</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站在“中衛66號”路牌旁邊俯瞰整個公路時會發現紅黃綠棕黑五色山巒起伏的美景,再加上藍天白云的廣闊背景,讓人心曠神怡。中衛“66號公路”,道路兩旁是綿延不絕的戈壁和黃土地,沿途山谷起伏,道路蜿蜒,有些地方筆直延伸到遠方,一眼望不到盡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衛“66號公路”的盡頭,就是中衛最古老的村落北長灘村和南長灘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衛66號公路位于沙坡頭景區上游,全長39公里,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聞名。這條公路通過起伏的山谷,在黃河邊穿行,有些地方筆直的道路延伸到遠方,一眼望不到盡頭,是中國大西北的獨特風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條公路也被許多騎行愛好者盛贊為“一生必跑”的最美公路之一,很多自駕和攝影愛好者在此打卡,隨手一拍都是炫酷的大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篇配曲《大漠》,配圖為我們在寧夏中衛參訪北長灘村及中衛66號公路時的拍片,配文主要介紹了北長灘村和中衛66號公路,并談了一點我對中國扶貧事業的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希望大家喜歡,謝謝關注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謝謝關注分享!</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独山县|
合山市|
富锦市|
米脂县|
广丰县|
辽中县|
陇南市|
天水市|
汨罗市|
泰兴市|
饶阳县|
张家川|
阳城县|
阳春市|
玉溪市|
类乌齐县|
玛纳斯县|
漳浦县|
都匀市|
临江市|
汉川市|
西安市|
新绛县|
郓城县|
甘孜县|
杭锦后旗|
获嘉县|
华亭县|
景东|
方正县|
封丘县|
德清县|
随州市|
汕尾市|
湖北省|
綦江县|
沐川县|
济源市|
当涂县|
遂昌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