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書友對書法的本真美發表了看法,在這位書友看來,傅山關于書法“寧拙毋巧,寧丑毋媚”的觀點強調的是破除驕飾,回歸本真。那么書法的本真是什么呢?竊以為,書是寫,法是寫的美的方法。所以,書法的本真應是書寫之美的規律與方法。而不是未經專業訓練的純自然的書寫狀態。</p><p class="ql-block"> 那什么是書寫的美呢?不同人、同一人的不同階段,審美觀點是不一樣的。如何在千差萬別的審美取向中找到相對“公約”的美的標準呢?經過千年沉積,中國人終于形成了相對一致的書法審美標準以及達此境界的路徑選擇(即書法之法)。于是才形成了對王羲之、顏真卿等書界“珠峰”的膜拜與追捧。多少代書者皆以他們留給后人的筆墨精神為準繩。偏離了可能會形成別樣的墨趣,但如偏離過多,書法之美必打折扣,偏離越遠必是越丑。</p><p class="ql-block"> 宋之后,面對先賢創立的范式無法超越,只好退而求其次,弄出一個“尚意”的概念來為其功力的無法超越找理由,傅山、徐渭、康有為之輩仰望晉風、唐則更加絕望,只好另辟蹊徑,弄些“寧””忽”之論為其江河日下的功力遮羞,把抖抖呵呵,毛毛糙糙的拉垮線條說是返樸歸真。走“二王”顏柳之路的反被認為是甜俗下品。他們的觀點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肯定不能作為書法審美的最高境界。更不可能是唯一標準。因為這理論經歷史檢驗的時間尚短,只能作為書法審美主流的補充。“二王”書風依然作為主導而得到廣泛的弘揚。</p><p class="ql-block"> 誠然,王羲之手扎、顏真卿《祭侄稿》等經典名帖看似不事雕飾的純自然書寫之作。但他們哪個不是經過“墨池”、“筆塚”積累和“十年磨一劍”的耐心修煉后而至化境的?“無意佳”的作品中放射出的是強烈的書法美的奪人光芒!</p><p class="ql-block"> 至于書法的美與甜媚俗如何區別、什么是驕飾,什么是規范筆法,其標準更是難以確定了,期待高人給予“說文解字”,開悟眾生。</p><p class="ql-block"> 墨童閱微筆記2025.4. 14</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中县|
连云港市|
确山县|
阜宁县|
宝应县|
镇宁|
武威市|
伊金霍洛旗|
高雄市|
东丽区|
衢州市|
景德镇市|
师宗县|
彭阳县|
高阳县|
嘉兴市|
合水县|
永泰县|
当阳市|
桂东县|
丹江口市|
天祝|
巴里|
凤冈县|
璧山县|
田东县|
靖西县|
依安县|
迁西县|
布尔津县|
中宁县|
福安市|
永嘉县|
江口县|
黄山市|
玛沁县|
凤庆县|
伊川县|
临颍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