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臺州位于中國浙江省東部沿海,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萬平方公里,呈現“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格局,現代化港口城市和民營經濟發祥地,以“佛宗道源、山海臺州”的獨特魅力聞名。</p> <p class="ql-block"> 臺州國清寺位于天臺山麓,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是中國佛教天臺宗的祖庭,也是日本、韓國天臺宗的發祥地,素有“東南佛國”之稱。</p> <p class="ql-block"> "陏代古剎"四個字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這個古剎建于陏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隋塔建于陏代598年,也叫報恩塔。六面九級,高59.4米,為現在浙江第一,全國第二的最高古塔。</p> <p class="ql-block"> 文姝菩薩是七佛之師,這是國清寺里的七佛小塔。</p> <p class="ql-block"> 清代雍正皇帝敕封寒山、拾得為"和合二圣"<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座寒拾亭就是以合和二仙寒山和拾得名字命名的。</span></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山門朝東開,暗含“紫氣東來”的祥瑞寓意。門匾"國清講寺"說明國清寺是以講經弘法為主旨的。</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以1400年的歷史積淀,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不僅是天臺宗的祖庭,更是中日韓佛教交流的紐帶。</p><p class="ql-block"> 李連杰演的電影《少林寺》,就曾在這里取景。</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前的兩尊漢白玉獅子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宮廷雕刻精品。1973年國清寺重修時,周恩來總理特批將其從故宮調撥至國清寺,作為中日建交后佛教文化交流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的第二個殿是雨花殿,據說國清寺建成后,天臺山爆發瘟疫,住持率僧眾在天王殿前誦經祈福,七日不絕。第八日,天空突降五彩花雨,疫情隨之消退。為紀念此事,天王殿被稱為“雨花殿”。</p><p class="ql-block">四大天王就在此殿,以保風調雨順。</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是國清寺的第三個殿。</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前的清乾隆青銅鼎,高3.8米,鑄于1768年,上面刻有八寶圖,是皇家壽禮。</p> <p class="ql-block"> 隋梅也是國清寺一寶,是由智者大師弟子章安灌頂手植,樹齡1400余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國內最古老的梅樹之一。文</span>革期間瀕臨枯死,后枯木逢春,<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滿枝頭,果實累累,是一大奇觀。</span></p><p class="ql-block"> 梅樹旁有陳鐘祺、賴少其等所書的“隋梅”及跋語。</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藥師殿。</p> <p class="ql-block"> 這座法華經幢是由日本日蓮宗信徒于1986年捐立。日蓮宗創始人日蓮上人認為《法華經》是佛教的“唯一正法”,并將國清寺視為教義源頭,因此立此經幢以表“知恩報恩”。</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內鵝字碑相傳為王羲之真跡,清咸豐年間發現時僅剩半塊,書法家曹掄選耗時7年補全,筆力蒼勁,現藏寺內。</p> <p class="ql-block"> 三賢堂供奉豐干、寒山、拾得3位高僧。</p> <p class="ql-block"> 三賢殿內塑像群像:豐干居中,手持拂塵,坐騎石虎匐于座下;寒山右立,背竹簍、持詩卷;拾得左立,握掃帚、捧蓮花。3人服飾均為唐代僧衣樣式,面部表情融合威嚴與慈悲,塑造出"亦圣亦凡"的高僧形象。</p> <p class="ql-block"> 明代萬歷年間,寺僧在殿內增刻《寒山問拾得》對話碑:</p><p class="ql-block">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段精彩對話讓"忍他、讓他"的處世哲學廣為流傳。</span></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羅漢堂里香樟木雕刻的羅漢群像形貌各異。</p><p class="ql-block"> 這里以“501尊羅漢”聞名,這一獨特現象源于歷史傳承與民間傳說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民間傳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出生時國清寺羅漢堂內第十七尊羅漢突然傾倒,暗示其“轉世”身份。因五百羅漢名額已滿,濟公只能以“站立”或“蹲坐房梁”的姿態位列堂中,成為第501尊羅漢。</p> <p class="ql-block"> 國清寺內藏刻有唐代高僧寒山《詩三百三首·一二三》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玉佛閣內供奉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臺灣天臺宗高僧慧岳法師1990年捐贈的緬甸白玉雕刻成的釋</span>迦牟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 中韓天臺宗祖師紀念堂是國清寺內一座承載中韓佛教文化交流歷史的核心建筑,其存在深刻體現了天臺宗“法乳千秋”的國際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 妙法堂因天臺宗根本經典《妙法蓮華經》得名。妙法堂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成為中國佛教本土化與國際化融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離開國清寺我們只乘車十幾分鐘就來到天臺山大瀑布景區。</p> <p class="ql-block"> 遠遠地就看到景區大門外唐代詩仙李白的石頭巨像。石像下刻有他《瓊臺》里的詩句"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他以浪漫主義筆觸描繪瀑布的超凡氣勢。</p> <p class="ql-block"> 魏晉孫綽的《游天臺山賦》石刻。</p> <p class="ql-block"> 進入瀑布景區就感觸到天臺山的山水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天臺山大瀑布<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流從百米高空傾瀉,聲震山谷,形成“銀河倒掛三千里”的視覺沖擊。</span></p> <p class="ql-block"> 天臺山大瀑布總落差325米,由九級梯級瀑布群構成,最大寬度達100米。</p> <p class="ql-block"> 難怪<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臺山瀑布自</span>東晉至明清,<span style="font-size:18px;">吸</span>引了數百位詩人留下一首首傳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 到唐代詩人們對天臺瀑布的書寫達到巔峰,300余位詩人留下1300多首詩篇,形成“一座天臺山,半部全唐詩”的文化盛景。</p> <p class="ql-block"> 天臺山大瀑布以“中華第一高瀑”的雄渾氣勢與“浙東唐詩之路”的文化底蘊,成為天臺山景區的核心地標。</p> <p class="ql-block"> 這種自然與人文的深度交融,使其成為不可多得的“山水課堂”與“心靈棲息地”。</p> <p class="ql-block"> 臺州除了美麗的山水美景還有一座文化深厚的臺州府城。</p> <p class="ql-block"> 臺州府城是一座擁有1600余年歷史的江南古城,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 臺州府城以城墻為核心,融合紫陽古街、東湖、巾山等文化地標,成為“千年府城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臺州府城城墻,又稱“江南長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府城城墻之一,兼具軍事防御與防洪雙重功能,被譽為“北方明長城的師范和藍本”。</p> <p class="ql-block"> 府城始建于東晉,形成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時代。</p> <p class="ql-block"> 府城城墻全長6280米,現存4730米,沿北固山山脊逶迤,形成“雄、險、奇、秀”的獨特風貌。</p> <p class="ql-block"> 明代為抗倭需求,戚繼光在原老城墻的基礎上主持增設空心敵臺、改造馬面形制,增加了府城的防御能力。</p><p class="ql-block"> 清代康熙年間(1712年)沿江甕城的修建進一步強化了防洪能力。</p> <p class="ql-block"> 甕城是半圓形設計,戰時可形成“甕中捉鱉”之勢,現存明代城磚銘文“臨海衛”“臺州府”。</p> <p class="ql-block"> 戚繼光首創的雙層空心敵臺,內置藏兵洞與瞭望孔,可屯兵、儲糧、觀察敵情。</p> <p class="ql-block"> 城墻上設有空心雙層城墻,從城墻上能看到通透的內部空間。</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墻建有馬面墻,即城墻建成突出方形或半圓形部分,可以增加兵力呈三面抗敵之勢,有力打擊進攻之敵。</p> <p class="ql-block"> 明代臺州府城墻是戚繼光抗倭的主戰場。嘉靖四十年,戚繼光依托城墻<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鴛鴦陣九</span>戰九捷,<span style="font-size:18px;">殲滅倭寇5500余人,臺州府城墻成為抗倭重要防線。</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攬勝門北面有一個展示戚繼光抗擊倭寇時使用武器、戰車和盾牌等復制品的場地。</p> <p class="ql-block"> 城墻的“大將軍”砲為明末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繳獲的紅夷大炮(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 府城內的龍興寺始建于唐,日本天臺宗創始人最澄曾在此研習佛法,寺內千佛塔外壁鑲嵌1000余塊佛像磚雕,為中日文化交流見證。</p> <p class="ql-block"> 臺州府城東南隅的巾山分布著四座古塔——千佛塔、東大塔、西塔、南山殿塔,跨越唐、元、明、清四朝,構成了中國東南沿海罕見的“一山四塔”奇觀。</p> <p class="ql-block"> 從府城城墻俯瞰東湖景區,樹蔥水清、小橋、亭閣鑲嵌在湖水上,構成一幅靈動的山水畫。</p> <p class="ql-block"> 臨海紫陽古街全長1080米,保留明清街巷格局,沿街分布方一仁藥店(百年老字號)、鄭廣文祠(紀念唐代臺州文教先驅)等古跡。</p> <p class="ql-block"> 古城老街里充滿市井煙火,有傳統手工藝如草編、剪紙與現代文創店并存,還有蛋清羊尾、海苔餅等地道小吃。</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宣傳表演隊伍,有身披戚家軍戰袍的抗倭英雄,也有身穿宋服的文人雅士。</p> <p class="ql-block"> 臺州府城是江南古城的“活態標本”,其城墻的軍事智慧、古街的市井煙火、東湖的詩意畫卷,共同構成了“山、水、城、人”和諧共生的千年圖景。</p> <p class="ql-block"> 臺州還有一處必去的仙境,那就是5A景區神仙居。神仙居以其獨特的火山流紋巖地貌和豐富的自然景觀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個纜車和直梯無痛連接的景區。下了纜車可先去網紅打卡地"佛影蓮韻"拍照。</p><p class="ql-block"> 佛影蓮韻以觀音峰為背景,圓形碇步與蓮花石座相連,噴霧裝置營造騰云駕霧之感,游客可腳踏蓮花祈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拍照后再坐直梯上山。</span></p> <p class="ql-block"> 下了直梯就可進入景區,走在棧道和景觀橋上觀景。</p> <p class="ql-block"> 下了直梯右邊是南天頂。南天頂是一座海拔1000米的玻璃觀景臺,懸挑300米。</p><p class="ql-block"> 登上玻璃觀景臺就可俯瞰連綿群峰與峽谷深淵。</p> <p class="ql-block"> 這座玻璃觀景臺被譽為“天空之鏡”。</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神仙居時陰雨蒙蒙,一眼望去,座座山峰云霧繚繞,宛如進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 走下了南天頂向左邊就是南天橋,南天橋是懸掛在100多米懸崖上的浮橋。</p> <p class="ql-block"> 走到橋中即可清晰地看到火山噴發后形成的流紋巖地貌。</p> <p class="ql-block"> 通過南天橋就可走上蓮花臺。蓮花臺是拍照對面觀音峰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山里空氣格外新鮮,漫步在這個天然氧吧里是一種真正享受。</p> <p class="ql-block"> 沿著山間棧道繼續前進還可看到太極臺橋、青云橋、臥龍橋、圓夢橋、如意橋等。</p> <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從海天橋索道返回的。</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以“奇、險、仙、靈”著稱,無論是地質探索者、攝影達人,還是旅游愛好者,都能在此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臺州是個令人想望的地方,它以“佛宗道源”的文化底蘊、“山海兼備”的生態優勢、<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營經濟”的創新活力,勾</span>勒出一幅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江南畫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漠河县|
新兴县|
藁城市|
大港区|
涡阳县|
鹿泉市|
承德县|
马尔康县|
茂名市|
镇宁|
锦屏县|
井研县|
汝城县|
阿勒泰市|
麻阳|
班玛县|
新民市|
贡嘎县|
伊金霍洛旗|
渝中区|
犍为县|
抚顺市|
遂平县|
温泉县|
宝丰县|
融水|
教育|
攀枝花市|
汝南县|
云霄县|
宝兴县|
昂仁县|
涟水县|
阜平县|
曲靖市|
杭锦旗|
延安市|
苏州市|
县级市|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