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首都,距離北京2萬公里,是地球上距離最遠(沒有之一)的兩個首都城市。</p><p class="ql-block"> 我最初連她的名字都說不利索。等到終于叫順溜了,才知道這還不是她的全名,她的全稱叫“圣迪西瑪特立尼達德圣瑪麗亞港布宜諾斯艾利斯”。</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行程中,我一直叫她“布宜(藝)城”。也算不負此名,這座繁華的世界一線城市,的確是一座歷史文化的藝術之城。</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南美最具歐洲化的城市,不僅居民幾乎都是歐洲移民后裔,且城市布局、街景、習俗等等,處處顯露出歐洲風情。</p><p class="ql-block"> 市內絕大多數廣場、街道、公園、博物館、紀念碑和塑像,多用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歷史人物命名,所以明白易記。</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布宜城”入駐的諾富特酒店距離阿根廷最著名的地標“方尖碑”只有幾百米。早上,我們步行去觀覽。</p> <p class="ql-block"> 方尖碑于1936年為紀念布宜諾斯艾利斯建市400周年而建。她如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紐約的自由女神像,是這座城市乃至阿根廷的標志。</span></p> <p class="ql-block"> 方尖碑這種建筑形式來自于古埃及,是一種崇拜陽神的圖騰。但這座高達67.5米的方尖碑不同于古埃及以整塊石頭修砌,在碑體的內部還有樓梯可達頂尖。</p> <p class="ql-block"> 方尖碑所在的“七九大街”,則是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1816年7月9日阿根廷獨立日而命名。這</span>是迄今世界上最寬的城市街道。</p> <p class="ql-block"> 這條路修建了半個世紀。從1937年建成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一直在不停地擴建,直到修成現在寬148米、雙向22車道的規模。</p><p class="ql-block"> (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 我們走斑馬線橫穿這條馬路,先后等了幾次紅綠燈,這種體驗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 實在是無法拍出大道的全貌,就借助“兩顆太陽”的一個短片來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市中心的五月廣場及其古老建筑、雕塑,承載了這個城市的歷史,一座一幢都可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標。因此,五月廣場被稱為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甚至是阿根廷的國家心臟。</p> <p class="ql-block"> 五月廣場上西班牙探險家胡安·德·加雷塑像。當年就在他手指的地方開疆拓土,建立了最初的“布宜”城區。</p> <p class="ql-block"> 1810年阿根廷人民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月革命”,就發生在五月廣場。</span></p> <p class="ql-block"> 油畫中的這座西班牙白色建筑建于1711年,300多年后仍站立在廣場的一側。作為最早的議會廳,阿根廷《獨立宣言》的誕生地,現在辟為五月革命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五月廣場中心矗立著自由女神金字塔紀念碑,紀念五月革命中獻身的愛國志士。這座紀念碑也有20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在五月廣場的東側,這座粉紅色的建筑“玫瑰宮”可謂“心臟中的心臟”。這座始建于16世紀的古老堡壘,后來成為阿根廷的總統府,也是阿根廷現任總統米萊的辦公處。他每周一至周五在這里辦公,周末則對公眾免費開放。</p> <p class="ql-block"> 而粉紅色的宮墻,則是一個黨派和平的象征。19世紀中葉,阿根廷的聯邦黨(紅黨)與統一黨(白黨)圍繞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分歧甚劇,當時的總統建議用摻加了牛血和豬油的粉紅色涂抹外墻,以中和、淡化兩黨的紛爭。此后,粉紅色宮墻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當年,拍攝以阿根廷貝隆夫人為原型的音樂電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艾薇塔》時,主演歌星</span>麥當娜就是在玫瑰宮三樓的陽臺上,演唱了那首風靡全球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p> <p class="ql-block"> 總統府前高舉阿根廷國旗的青銅塑雕像,是阿根廷獨立運動領導人貝爾格拉諾將軍。</p> <p class="ql-block"> 雕像臺階上放滿了石塊和卵石,據說每一塊石頭代表了一個在新冠瘟疫中去世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訪時是周二,于是我在朋友圈發了這張照片,并配文字:“在阿根廷總統府參觀,如見到米萊就加他個微信。”惹來一波善意的調侃。其實,也就是握個手、簽個名、合個影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實際上,在南美某個城市的某個角落,碰到國家元首并非“登天”難事。我們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一家知名的中餐館“川蜀餐廳”吃午飯,老板說,智利總統前一天也來這里吃飯了,還給我們出示了當時員工們與總統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這位鄰家小哥模樣的大胡子,上網一查,還真是那位“無車無房無丈母娘”的“80后”智利現任總統加夫列爾·博里奇!</p><p class="ql-block"> 此為后話,暫不細表。</p> <p class="ql-block"> 一個地鐵站的出入口,就開在總統府的門前。這是阿根廷第一條地鐵的首發站。阿根廷地鐵1913年就開通了,那時中國才剛剛結束清朝封建統治。</p> <p class="ql-block"> 這條地鐵的木制車廂用了整整100年,2013年換上了中國造的車廂。米萊會坐地鐵上下班嗎?如果遇見他,我就在“Made in China”的車廂里加他個微信。</p><p class="ql-block"> (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 從五月廣場沿著一公里長的五月大道,西端就是布宜城另一個著名的地標地——國會廣場。與這兩廣場方位呈三角形的,是阿根廷最高法院所在的拉瓦勒廣場。<span style="font-size:18px;">1853年阿根廷通過憲法確立了代議民主制,</span>170多年來,總統府、國會和司法機構三足鼎立遙遙相望,象征著阿根廷國家政體的三權分立。</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國會大廈位于國會廣場西側,這座意大利學院派的精美建筑先后建了40年,1906年正式落成,至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廈的穹頂塔樓前一輛青銅四駕馬車凌空奔騰。建筑的氣勢與精美,不輸歐洲同時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國會大廈前屹立著氣勢恢宏的“兩會”紀念碑,紀念阿根廷歷史上推進國家立法的兩屆重要議會。</p> <p class="ql-block"> 紀念碑上的阿根廷女子,右手高舉月桂枝,左手扶犁,腳踏毒蛇,象征著勝利、民生和正義。</p><p class="ql-block"> 紀念碑的兩側,一名女性高舉掙斷的鐵鏈,象征1813年議會;另一名女性手持國旗、國徽,象征1816年議會。</p> <p class="ql-block"> 這讓我想起丹麥哥本哈根那尊創世紀女神扶犁的著名雕塑《神農噴泉?》。看來,在普世意識中,女神扶犁,具有開國拓土、福佑社稷之義。</p> <p class="ql-block"> 在“三權分立”的另一端——拉瓦勒廣場,威嚴矗立著阿根廷最高民事法院大樓,又稱“正義之宮”,<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法國建筑師設計,建成于</span>1910年。</p> <p class="ql-block"> 最高法院前的雕塑是拉瓦勒大法官。</p> <p class="ql-block"> 與正義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第一個“設計之都”。在廣場周邊,百年以上的古老建筑比肩而立,走在這里,仿佛穿行在法國的殿廈宮宇之間。布宜諾斯艾利斯真的不負“南美的巴黎”之美稱。</p> <p class="ql-block"> 中央銀行總部和國家情報局大樓。</p> <p class="ql-block"> 布宜城議會廳。</p> <p class="ql-block"> 科隆歌劇院,也被稱為哥倫布大劇院,由意大利、德國、法國的三位設計師先后用了19年時間,于1908年建成。所以這座藝術殿堂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風格的基調中,還有德國式的堅固和法國式的雍容華麗。</p><p class="ql-block"> 科隆大劇院作為世界三大歌劇院之一,可謂阿根廷的文化地標。</p> <p class="ql-block"> 科隆歌劇院可不僅僅是一個演出場所,還擁有音樂舞蹈學校、舞美設計學校、圖書館、樂器博物館等附屬機構。導游說,歌劇院的“地宮”建有一個規模可觀的舞美工廠,生產各種戲服和假發;歌劇院的戲劇博物館還收藏了全世界上百萬件服裝道具,其中就有一雙中國京劇演員李少春穿過的“齊天大圣”的彩靴。</p> <p class="ql-block"> 毗鄰科隆歌劇院的是這座羅馬風格的古老建筑,拒絕游客進入。一問才知道,這幢莊嚴如儀的高大殿堂,竟是一所公立小學。</p> <p class="ql-block">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從莊嚴肅穆的廣場、紀念地到市井鬧市、車站港口,都可見到形制規模不一的紀念雕塑,人物、年代不同,青銅、石材各異。問地陪導游,她含糊其辭:這是一位將軍,或曰一名醫生云云。面對我的追問,她解釋說,布宜市區各種人物雕塑有二萬多座,除了國家或社團組織修建,還有政府收購的私人藏品或名人家族后代捐贈。沒有人能說清楚每一座雕塑的來龍去脈。</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歷史悠久,經濟繁榮,曾經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國家之一。在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巔峰期進入全球前十經濟體,人均收入一度超過德國、日本。 在南美甚至歐洲,人們會說“像阿根廷人那么有錢”,這句民間俚語與這些精美華貴的古建筑群,一起映照了阿根廷昔日的輝煌。</p><p class="ql-block"> 做為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堪稱“寶藏之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湘阴县|
大丰市|
宁阳县|
马龙县|
湘乡市|
吉林市|
沙坪坝区|
巴林左旗|
三原县|
景东|
湘乡市|
福州市|
抚顺市|
寿阳县|
旬阳县|
平邑县|
株洲县|
乐山市|
临桂县|
资源县|
东丰县|
新源县|
江达县|
苍溪县|
永兴县|
西丰县|
平陆县|
松潘县|
徐闻县|
南丰县|
敖汉旗|
温泉县|
柞水县|
黔江区|
河曲县|
山阳县|
杭州市|
九龙城区|
资中县|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