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溪老物倉”感想二三四……(隨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薄情的年代,你不必在乎失去誰,應該在乎剩下的還有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題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是人民路5號,門楣之上那個“玉溪老物倉”,熠熠生輝,照著我,引我登堂入室,那些老物件,或坐、或立、或躺……仿佛它們的目光齊刷刷地盯著我……它們那些神型各異穿越時光的視覺殘留沖擊,營造出了些神秘夢幻震撼的視覺效果,令我產生無限遐故,讓我今天,除了看,還是有話要說。</p><p class="ql-block"> “玉溪老物倉”,說大不大,說小又小不到哪兒去。里面收藏的老物件卻各具特色。名字取得很有意思,飄逸著舊物、老物的清香;陳列著充滿懷舊氣息的情結——色、香、味俱佳,香氣四處飄散,令人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 當我面對那些收藏主人李志華先生悉心傾情破費收藏的老物件時,有種異樣的感受,除了震驚之外,依稀感到,這些老物件,為什么尊坐在這里?看上去有些孤孤單單,擠在這里,裝在像一些沒有寫著地址的信封里的寶貝——收藏主人讓它們成了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一一觀賞后發現,那些老物件的樣貌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但精氣神依舊,靈魂沒變。徜徉于其間,不禁感嘆,這么多的老物件,是主人與它們琴瑟相和濺落在此的一串音符。這樂音流淌了多少年?我沒細打聽,但它們那無聲的世界里,仿佛娓娓動聽,余韻悠長。</p><p class="ql-block"> 老物件,承載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是時間的饋贈,是歷史的積淀……分散的破壞力量,還遠遠沒有奪走社會的注意力。雖然實用價值褪了,但觀賞性及歷史文化價值卻增加了——它們沉寂地在自己的世界中祈禱,寂寞是它們溫柔的糧食,沒有回答,也沒有回聲,但它們不可能不在場,不可能不留痕跡——即使上面沒有字,也不會磨不掉真實,并在看清自己余跡的時候昏迷——它們沒有在安排的時間內生活,它們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停留,它們所經歷的一切,待我們相遇,認知,創建……</p><p class="ql-block"> 如此精心這般的收、藏,所構建的收藏“物群”,需要分門別類、建檔、陳列、保護、挖掘、創新、與觀眾互動交流,才能變得意義非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物件,讓內容,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形式下表現迥異,這無疑充分彰顯了不同物件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老物件,是歷史,是話語,是文化……是歷文化歲月之光在書寫的距離。</p><p class="ql-block"> 因此,收與藏,只是構建藏的第一步,藏以致用才能讓其發揮作用,還要有一定的轉換能力,甚至帶領觀眾一起感受并創新,共同開發資源。當然,我們不能期待每個收藏者都是優秀的二度再度創作者,即便精通某一類收藏的人,也不可能類類精通。所以,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跨體“物件轉換”的本質——資源的跨界關聯與構建。通過跨界比較辨析,更好認識“界”的邊緣;通過跨界交流融和,全方位提升相關素養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去“形”存“質”,我們才能獲得更深刻的物件啟示。下面不妨讓我們試著將“老物件轉換”的石子投到當下收藏界的海洋,看能泛起怎樣的“漣漪”……</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做的有意義的事情還很多,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認認真真思考,比如,除了老物件的價值、意義外,我覺得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邏輯關系,老物件自身內在又有一種什么樣的內在邏輯?當然,邏輯也只是可以幫助推理的正確性,卻不是思想或見解的根源。從預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復以邏輯證實,才能真正接近真實世界的本質。</p><p class="ql-block"> 面對如此數量龐大又厚重的老物件,我的心情格外復雜,感受廝殺……熱情有余,但由于目力有限,精力不逮,更主要的是能力和功力不足有限,故,所思所想,難全,難深,難新,拋磚引玉,有待商榷,有待有識之士及方家,傾心參與并指點?!</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點補充,我時常在想,到底還有什么樣的人會喜歡這些老物件,喜歡分享那些過往的生活和這些難忘的時間空間畫面,我想,除了老人,過來人……恐怕最關鍵的可能是心靈相近,與我們一樣念舊懷舊的人吧……但,我始終堅持——沒有標準答案……</p><p class="ql-block">老物件越擠,價值越高大。所以盡情解讀吧。你的理解與我的理解之差,就是我們解讀并接近它們的海拔……</p><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李志華先生做了,他讓老物一一用時光皺褶承接縫綴在一起,為它們營造出一遮風避雨的地方——一個安穩的家……而我呢?只是個開頭……企圖用文字這把凹凸不平的鑰匙,來開啟塵風的記憶……</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說,面對老物,我只有尊重,解讀并非是“裝深沉”,而是對世界保持好奇和質疑,在此基礎上,有所期待,有所不同,有所發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4/16日草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丹阳市|
泰州市|
通辽市|
屏边|
镇远县|
南平市|
金塔县|
东山县|
澄迈县|
大新县|
怀仁县|
秭归县|
彭阳县|
东山县|
安仁县|
东乌|
德安县|
双柏县|
化德县|
黑龙江省|
江川县|
历史|
周口市|
泸水县|
化德县|
肇庆市|
探索|
积石山|
苏州市|
罗定市|
玛多县|
金乡县|
米易县|
大荔县|
仁化县|
陆河县|
寿宁县|
铁力市|
湘潭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