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志杰</p><p class="ql-block">文字:志杰</p> <p class="ql-block">在多哈海濱看到一幢幢嶄新的現代化高樓拔地而起,其中不乏標新立異的,耳聞目睹過后知曉好多是出自世界著名的建筑師之手。隨著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快速崛起,這里即成了世界建筑大師的云集地。中國人熟悉的美籍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封官之作——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也在這里,而且是我們此行的必訪之地。</p> <p class="ql-block">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在多哈名氣不小,故事不少。據傳,國王請貝氏出山,給了他一張無限額的銀行卡讓貝氏到處跑跑在兩年內拿出一個方案。為了表現出伊斯蘭藝術的深厚底蘊以及與眾不同的內涵,貝氏不負眾望將博物館設計在水上,經人工填海筑成一個小島。建筑的內外運用幾何圖形的美學原理并充分利用當地的明媚陽光,巧妙地采用玻璃幕墻,使得博物館與周邊的濱海城市景觀互相依托,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個建筑方面的門外漢,曾經有過一次邂逅,在西安,與清華的一個建筑設計團隊同桌吃飯。餐桌上,我隨意談了點剛參觀的一座仿唐大殿的感受,沒想到正是他們設計的,我的話便得到了專業團隊的贊揚,我觀賞的點以及感受的方面正是他們的設計想要的效果。隔行的兩路人馬相談甚歡,酒也喝高了。后來,我就自以為是的認為,欣賞建筑與聽音樂是一樣的,無須懂。也許誤導了,朋友們聽聽而已。</p> <p class="ql-block">下車,沒走幾步就站在博物館的門前。旅游中的行攝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最佳的拍攝位置,走到哪,看見啥即拍,稍事猶豫就會錯過,需要眼疾手快。這樣的活動對老年人是健腦強身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休息大廳面海安裝了多角度的幕墻玻璃,坐在那里可以觀景。于是體會了貝氏的設計,使建筑的主體與周邊的濱海景致互為襯托,巧施借景借光,靜中有動,朝夕陽光變幻無窮。</p> <p class="ql-block">我的那些多哈濱海的都市風光照片都是在博物館的露天坪臺上拍攝的,不需要引路,憑著感覺就可到那里,這些都是大師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步入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展廳,參觀了一會兒就感覺到不一般。我所親歷的伊斯蘭藝術展館不算多,但是也不少。這里大量的藏品太精美了,真是罕見。為此,必須提到一個人,老國王哈馬德的瑪雅莎公主。她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后,被父親任命為國家博物館管理局的主席,建這座館是她上任后的首個任務,收集伊斯蘭藝術的藏品不惜花費巨額資金,藏品來自歐亞非三大洲,時間跨度從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至19世紀。據介紹已展出的精品達4500多件。至今,每年仍然至少投入10億美元到處收集。瑪雅莎公主對藝術品尤其是伊斯蘭藝術品的收購引起了國際收藏界的關注。她的舉動使我不得不聯想起沙俄時期葉卡捷琳娜女王對西歐著名油畫的收購,藏于圣彼得堡的艾米爾塔什,那是冬宮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我獨自在展廳中觀賞,沒有引導員帶領,也不知道鎮館之寶是什么?在哪里展示?憑自己的喜好也是一種選擇,然而只給一個小時沒法細看。還好允許使用相機,燈光是用來營造展廳的氣氛的,不是方便攝影的。拍攝展品又不能不顧及光線,如果使用三腳架再安上閃光燈,那一定會被驅離。所以在有限的條件下,我努力拍攝了不少展品,后期制作采用了摳圖、換背景等圖像處理,搞成這樣也就這點本事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陶瓷館待得時間最多,因為喜歡。尤其是青花瓷盤,可以認定,基本上是產自中國的外銷瓷。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自唐朝和五代起就生產外銷瓷,到宋元明大量遠銷海外,鄭和七下西洋更是促進了中國的瓷器貿易。我在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的伊斯蘭展廳看到許多中國的元青花,相比較而言這里的青花瓷盤數量不多,但是件件是精品。出自中國工匠之手,圖案是伊斯蘭的,這些青花瓷盤承載的信息太豐富了。當年制作青花瓷的顏料 “鈷”來自中東,我們稱為“蘇麻離青”。關于中東伊蘭國家的皇宮貴族喜歡中國青花瓷的傳說和故事實在舉不勝舉。</p> <p class="ql-block">這幾個陶罐來自沙漠地帶的阿拉伯國家,器形外表有繩紋和乳丁裝飾及施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據史書上記載,在卡塔爾發現過一些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經考古學家的鑒定,不是本土制造,而是來自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后來又發現一些陶片,源自古巴比倫。卡塔爾什么時候起自制陶器?我沒有查到記載。眼前的展品讓我見識了古代阿拉伯陶罐的美感,尤其是器形不肥不瘦像一個身材窈窕的淑女。</p> <p class="ql-block">紡織品也是伊斯蘭藝術的門類之一。展示的服裝都是皇族的,至少是貴族的。我不清楚伊斯蘭對著裝是否有嚴格的禮制?用金絲銀線縫制的衣服不是皇族的,還能是誰。我雖然視力老化,定睛細瞧還是看清楚了,這一針一線嚴絲合縫。秉持這種一絲不茍的精神把事做到極致就是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如下展品是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古代琉璃制品。世界上琉璃最早出現在哪里?是個存在爭議的問題,但是不能否認中世紀的阿拉伯化學家曾經進行過大量的實驗,尤其在非鉛合成琉璃方面的貢獻,促進了琉璃制作技藝的發展和應用的推廣。在伊斯蘭國家的博物館里總能見到古代琉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對于金銀等貴金屬藝術展品我不懂,曾經聽說過,《圣訓》中有提到佩戴金銀飾品的穆斯林男士要出天課(交稅),女士為了取悅自己的丈夫可以佩戴等等。這不是我的關注點,那些金銀飾品是一種藝術的存在。我想知道,哪些飾品屬于伊斯蘭的藝術風格?我的一位有藝術鑒賞力朋友的一句話很有見地,他說,伊斯蘭國家的金銀飾品起初是模仿羅馬、拜占庭和薩珊(波斯)等飾品的樣式,大約在11世紀阿拉伯銘文藝術的流行,才有了屬于伊斯蘭的風格。那么就借此言語來看看館內的藏品吧。</p> <p class="ql-block">金銀絲細工與寶石鑲嵌的傳統工藝飾品。</p> <p class="ql-block">男士腰帶金飾。</p> <p class="ql-block">琺瑯彩工藝貴金屬手鐲。</p> <p class="ql-block">展廳里的玉器不多,尚玉可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且源遠流長。那碗形白玉連形態都有中國元素。史上有一種說法,中國的玉石文化被蒙古接受后,隨著對外擴張蒙古又把它傳播至西亞等地。各國對寶石的崇尚也是有其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譬如古波斯出產綠松石,喜愛綠松石到了賦予它神性,可以避邪祛病等等。在玉石上鑲寶在古波斯和印度的文物上常見,不知起源于哪里?對璀璨文化的追根溯源總會回歸四大文明古國。</p> <p class="ql-block">有藝術家惋惜木雕這項技藝正在走向衰落,于是,每當看到那些古老的木雕遺物總會有幾分感嘆。我第一次被伊斯蘭的木雕藝術吸引并留下深刻印象是在20多年前新疆的喀什,由新疆大學的外語學院院長陪同參觀香妃墓,那里古建筑廊道木柱上遺留下精美的木雕,至此以后見識多起來了(關注度高了),每次參觀伊斯蘭殿堂都會留意門窗等木質構件上的木雕,有浮雕、透雕、鏤雕等多種技法制作的蘊含宗教以及文化隱喻的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展廳里陳列的門窗木雕古物是同類藝術品中的杰作。大多傳世精美木雕的原材料是就地取材,所以,雪松、橄欖木、椰棗木使用得比較普遍。皇宮的用材就有可能去引進一些名貴木材了。伊斯蘭木雕圖案紋樣是有象征意義的,幾何圖形中的多邊形、星形、交織線等象征著宇宙的秩序;植物紋樣將卷草、藤蔓和花卉抽象化代表人的生命與自然等等。</p> <p class="ql-block">這件木質華蓋一般用于皇家的客廳里。</p> <p class="ql-block">伊斯蘭釉彩瓷磚運用得比較廣泛,也是一種藝術門類。我之前的美篇中多有介紹,在此不予重復。使用釉彩瓷比馬賽克鑲嵌圖省時省力。早期的伊斯蘭釉彩瓷已成為文物被競相收藏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古蘭經》手繪本是伊斯蘭教最重要的文獻珍本。這里收藏的早期手繪本雖然沒有利雅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多,但是極有歷史和宗教的價值。現在存世最早的完整版《古蘭經》藏于伊斯坦布爾、埃及等處,聽說我國的青海也發現一部,不知誰是最權威的鑒定機構。</p> <p class="ql-block">收獲滿滿地結束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參觀。期間遇到過幾批小朋友和學生,這里也是多哈小朋友和學生常來觀摩的場所。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留下婦女和孩子的身影,避免正面拍攝,我選擇了此角度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接著,又參觀了多哈的國家博物館。它是由法國的著名建筑師讓·努維爾設計。據說其靈感來自大漠中自然結晶的礦物——沙漠玫瑰。遇見如此奇特的建筑,確實被驚艷到了。在博物館外繞行觀賞了好長時間。與我同步的其他國家游人也不少,其中有幾個人的舉止與神情似乎傳遞出,看建筑的興趣比入內參觀更濃。</p> <p class="ql-block">入內參觀,沒有弄清楚有幾個展廳,感覺就像一個自然博物館的布局,圖片、模型和實物(大部分像是復制的)融合在一起講述了卡塔爾這片古老土地的演變以及數個世紀以來的國家歷史與發展進程。由于我只是初讀了兩本介紹卡塔爾歷史的書,列國志《卡塔爾》必看,美國學者艾倫·J·弗洛姆赫爾茲著的《卡塔爾》視角不一樣。一時半會還對應不起來。</p> <p class="ql-block">參觀途中我記錯了時間,急急忙忙趕到集合地點,沒見到團隊中的一個人,手機沒信號,只能買杯咖啡在那里休息,半個小時后才有旅友聚攏過來。所以沒有參觀完館內的展廳,也沒能拍攝展出的內容,與坐在那里的一個來自斯里蘭卡的游客聊了幾句,他說,這里是小朋友玩的地方。我沒啥遺憾,本人是來尋找文物欣賞的。</p> <p class="ql-block">多哈的國家博物館更像是個國家歷史博物館。依我個人對其歷史尤其是近代歷史的理解,是在內外政治勢力錯綜復雜的較量中過來的。幾百年間卡塔爾半島與鄰近的巴林曾經有過一段在同一政治體內若即若離的狀態。兩大家族(哈利發和薩尼)是從10多個酋長國中脫穎而出的。面對主要的外部勢力先后有奧斯曼帝國和英國等,同時受到地區大國沙特的影響。卡塔爾能從中保持獨立自主十分罕見,西方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我是從書上了解的)離不開薩尼家族的智慧,善于在各種勢力間巧妙周旋搞平衡。20世紀初石油的發現以及隨后天然氣的發現與開采成了卡塔爾經濟騰飛的主要動因。</p> <p class="ql-block">倘若要走近一個國家,是需要走進一個國家的博物館;但是要讀懂博物館的藏品是具有挑戰性的,迎接挑戰的唯一辦法就是學習。讀懂了,明白了,會有樂趣,生活中的樂趣意味著擺脫了平庸,為了這點樂趣埋頭讀書確實值得。現場采集,回家消化,不經消化,營養吸收不了。如今有AI賦能,消化功能明顯增強。朋友們!如果能堅持讀到這里,我真的感謝您的耐心。</p> <p class="ql-block"> 寫于2025年4月16日</p><p class="ql-block"> (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巴林左旗|
黄骅市|
营口市|
亚东县|
长葛市|
乡宁县|
珠海市|
平定县|
上虞市|
建阳市|
米林县|
克拉玛依市|
明星|
高碑店市|
依安县|
虹口区|
芜湖县|
郯城县|
开封市|
谷城县|
巨野县|
济阳县|
公安县|
盘山县|
苗栗县|
海原县|
灵台县|
贵定县|
桂林市|
沂水县|
科技|
白水县|
惠来县|
托克托县|
延边|
扎囊县|
云梦县|
沙湾县|
岑溪市|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