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晨依 美篇號1343872<div> 在中東約旦南部死海與阿克巴克灣之間的漫漫黃沙大漠中,突兀了一條山脈,幽深的山峽中,隱藏了一座古老神秘而美麗絕倫的玫瑰之城,這座完全在彩色石壁上開鑿出來的古城,處于中東地區古老的商旅要道上,曾經繁華一時,被19世紀的英國詩人J·W·柏根的一首詩里贊譽為:“一座玫瑰紅的城市,其歷史有人類歷史的一半”。<br></div> <b>迷失千年的神秘玫瑰之城佩特拉</b><br> 距離約旦首都安曼240公里的佩特拉古城,原來是北往敘利亞、士耳其,南出西奈經紅海,前往印度的商道重鎮,是公元前4-2世紀阿拉伯游牧民族納巴泰建立的厄多姆王國的首都,聰明的納巴泰人選擇佩特作為首都,是因為它易守難攻,唯一的入口是狹窄的山峽,敵人無法調集大軍攻城,可以說的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環抱佩特拉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豐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而且水源充足,一股終年不斷的泉水提供了生活可靠的水源。由于控制了重要的貿易通道,納巴泰人變得強大而富有。 富足的佩特拉讓羅馬帝國垂涎,公元 106年,羅馬帝國軍隊采用斷水計謀攻陷了佩特拉,使其變為當時羅馬一個最繁榮的省。后來隨著南北商路的開通,貨物可以直接從南邊的紅海出入,紅海商貿的興起,使佩特拉日益喪失了交通要道的地位,佩特拉從3世紀開始衰落,當7世紀阿拉伯人占領此地時,這里已是一座被時光廢棄了的古城,并逐漸湮滅在歲月的塵埃之中被人們所遺忘。 直到1812年,瑞士阿拉伯通探險家伯爾克哈特,通過9年的艱苦努力,終于找到沉睡了千年的古城,擁有數以百計玫瑰紅色的古建筑、陵墓、浴場、祭堂、廟宇、廊柱林立的街道以及巖石浮雕得以重見天日,揭去神秘面紗的佩持拉驚艷世界,成為約旦的國寶之一,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b>世界文化遺產</b>,2000成為《國家地理》推薦人應該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07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殊榮加身的佩特拉,引得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來蜂擁而至。 <b>令人驚艷的艾爾.卡尼茲殿堂</b><br> 進入佩特拉古城,要經過一條1500米長的蛇道,所謂蛇道,是因狹窄彎曲而名的西克峽谷,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要,在蛇道入口處,原有一拱門,現只剩下殘留的石基,有兩個模擬羅馬士兵的人在扼守著入口處,讓人感覺時光倒流回到千年之前。 進入曲折幽深的蛇道,兩旁是高達百米巨石林立的峭壁,蛇道寬約7米,狹隘處僅能通過一輛馬車,抬頭只見頭上一線天,道路兩旁開鑿了依山而延伸長長的底部鋪有陶瓦的石水渠,是當年納巴泰人從6公里外山中引清泉下山的水槽,這些古代水道系統至今部分仍在運作,石壁上不時看見用石頭鑿成的神龕。 走到蛇道盡頭豁然開朗,峭壁夾縫中突然出現一處廣場,它就是整座古城的核心,正中一座宏偉華美的玫瑰色的兩層建筑,那就是光是在圖片中看都會感到驚艷的佩特拉地標、名字意為“金庫”的艾爾.卡尼茲殿堂,這座完全在巖石上開鑿出來的建筑,高達40米,寬約30米,上下兩層前面各有6根羅馬式的門柱,而希臘式的橫樑和門檐雕有精美的圖案,整座殿堂是希臘與羅馬風格的糅合統一體,說明這兩種文化曾深刻影響過這里。傳說這座殿堂是歷代佩特拉王國收藏財富的地方,所以稱為金庫,也是被人稱之為阿里巴巴的藏寶之洞。當然寶藏早就不知去向了,唯有這座玫瑰色的殿堂,依舊保存著昔日繁華輝煌的記憶。 <b>人類不朽的杰作</b><br> 走過卡尼茲殿堂繼續前行,空間比蛇道寬闊多了,兩旁依然有很多被開鑿的洞穴,大多是當時皇家與貴族的墓地,據說整個佩特拉保存可辯的墓冢,就有700多座。更令人驚奇的,這里還有一個依山開鑿的羅馬劇場,保存基本完好,扇形展開一排排紫紅色的石座位,可容納6000人入座,舞臺上的聲音能清晰傳到每個座位上,這樣的劇場恐怕是世間絕無僅有,想象一下,在這里聽一場歌劇,明月清風下天籟之音裊裊不散,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最令人驚訝的是這里巖石的色彩,雖說以玫瑰紅色為主,但其中夾雜著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令人目眩,一幅幅天設地造的圖畫,只有一次次的驚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之美,只有你想象不到,看見了只有瞠目結舌之份!佩特拉古城內駱駝、馬車、毛驢四處游走,使人恍然置身于千年前繁忙喧鬧的商旅重鎮。 山巖上高處還有一座神殿,沿著凹凸不平的石階走上高高的神殿,在廣場上放眼遠眺,群山起伏,不知還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佩特拉真正的規模遠超游客常到的區域,據說約85%的遺址尚未發掘。參觀當天我們花了5個多小時,也僅僅看了古城的二十分之一,而現今發現的這些,已足以令人對神奇大自然和古代先民智慧的崇敬和膜拜! 佩特拉古城也是影視拍攝的熱門外景地,影片 《奪寶奇兵4》)、《變形金剛2》,《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等都在佩特拉取景,藝術家用藝術的方式使佩特拉更加美名遠揚。 佩特拉不僅是一座石頭城,更是人類智慧與自然奇跡的完美融合。無論是歷史愛好者、徒步探險者,還是攝影迷,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震撼瞬間。世界自然遺產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億萬年的杰作,而世界文化遺產,則是人類自己用雙手創作的,無論哪一種,都是對人類有杰出和普遍性價值的財富,令人嘆為觀止,值得全人類的加倍珍愛和悉心保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合肥市|
嘉义县|
金乡县|
浦江县|
河北区|
丰镇市|
微山县|
贡觉县|
尉犁县|
台中县|
五峰|
荃湾区|
徐州市|
若羌县|
望谟县|
六枝特区|
长垣县|
江阴市|
大同市|
巩留县|
小金县|
大足县|
商丘市|
西盟|
繁昌县|
汉阴县|
留坝县|
阿坝|
扎鲁特旗|
印江|
邵东县|
福泉市|
治多县|
陆良县|
玛多县|
安龙县|
九江县|
镇安县|
凤台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