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月三日,天氣晴朗多云,我們一行人來到坦桑尼亞的一個古老的馬賽人的村落,開始了一天探訪馬賽人狩獵部落,體驗億萬年前的原始狩獵體驗過程。活躍在東非的馬賽人,以獨特的風俗與鮮艷的服飾著稱。是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如今的馬賽人,在堅持著傳統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游業中。以畜牧為生的馬賽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終年成群結隊流動放牧,幾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為生。在較老的馬賽男人中間一夫多妻現象較為普遍,同一年齡組的男人之間可以借妻,娶親要用牲畜做聘禮。馬賽人大部分都缺少兩個門牙下齒,這是從小拔掉的,為的是灌藥方便。此外,馬賽人都隨身攜帶一根圓木或長矛用于防身、趕牛。(編輯攝影:劉南昌)</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達這個馬賽人的原始部落的時候,這些年輕的馬賽男子已經在村外等候了。所謂村莊,其實就是位于他們身后用用帶刺的灌木圍起來的院子,里面有幾座由樹枝、牛糞和泥巴堆起的小屋,可以容納4一8個家庭及他們放養的牲畜。這個部落有大約二、三十戶人家,規模在周邊地區算是較大的一個。部落長老在村口迎接我們。與我們簡單交流后,那位長老喚來一名號手,讓他用長長的牛角做成的號角,吹響了馬賽人獨特的迎賓曲。部落長老告訴我們,在我們進入部落參觀前,馬賽男子首先要為我們表演一場馬賽人傳統的“勇士舞”。說話間,十幾位馬賽青年男子列隊出場了。他們身披代表馬賽男人傳統服飾的紅底黑條“束卡”,手持長矛、長槍,嘴里齊聲喊著口號,一蹦一跳地在我們面前來回走了好幾圈。</p> <p class="ql-block"> 馬賽人有一個傳說:獅子等猛獸最怕紅色。所以馬賽男人的披風(束卡)選擇紅色,為的是驅趕野獸,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牛群。列隊儀式完畢后,勇士們一字排開,面向我們又是一陣狂喊,然后奔向我們,一一握手、問候。他們看上去個個熱情奔放、情緒激昂、驍勇善戰,渾身散發著一種戰無不勝、誓死保衛家園之氣概。</p> <p class="ql-block"> 歡迎客人的“勇士舞”結束后,下面是男子跳高比賽的表演,由另一位號手發出比賽指令。然后男人們則圍成半圓,一邊嘴里哼著節奏,一邊開始表演著名的“馬賽跳躍”,據說誰跳的最高誰就是最好的勇士。就見十幾名馬賽男子開始輪番使勁地往高跳。這種跳高比賽是馬賽男人之間的一個傳統游戲,誰跳得最高,誰就最勇敢,也最容易得到馬賽青年女子的芳心和愛慕。</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現場觀看跳高比賽,雖是一場表演,但男子們也各不相讓,互爭高低,以展現男人之魅力與威猛。當一人跳高時,身旁的同伴會為他搖旗吶喊、加油助威。兩人同時跳高時,大家一起歡呼、吶喊!場面激烈又熱烈。以前,馬賽人這樣跳是為了觀望遠處有沒有獅子,久而久之,便演變成了他們生活中的傳統舞蹈,男人跳的越高就越代表他的力量。在身邊人的起哄聲中,眼前的這群男人一個接一個的從隊伍中輪流站出來比試他們蹦跳的功力,先半下蹲,再一躍而起,他們紅色的袍子跟著飛舞起來,在黑色肌膚的襯托下更是顯得炫耀奪目。最原始,最熱烈的非洲,一直相信大自然是最神圣的存在,貼近自然的他們,色彩,舞蹈,歌喉,形態,渾身都充滿了一股藝術的勁。</p> <p class="ql-block"> 觀看了馬賽男子的跳高比賽后,我們跟著長老走進了馬賽人的村莊。馬賽人的村莊是由泥土和牛糞堆砌而成,排成一個圓環,圓環外用帶刺的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我們被邀請到一戶馬賽人家里“做客”。屋里沒有電燈,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見,借助手機燈光,勉強拍到一張臥室的照片。馬賽人的村莊是由泥土堆砌成,排成圓環,圓環外用帶刺的灌木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籬笆。馬賽人的傳統屋子像倒扣的缸,開一個很小的門,人只能彎腰才能進去,這樣,主人可以在家里方便地刺殺試圖進入屋內的人。</p> <p class="ql-block"> 馬賽人的傳統房子屋門很小,我們必須彎腰低頭才能進去。據說這樣是為了主人在家里可以方便地刺殺試圖進入屋內的人和野獸。屋內的條件十分簡陋。這種泥草屋是包括馬賽人在內眾多非洲民族的選擇,但在熱帶大草原上,這樣的屋子根本抵擋不了日曬、雨淋和白蟻的破壞,所以這些非洲部落的居民會不停地蓋房、補墻、換柱、加草、遷居。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仍愿意居住在這樣的房屋中。一來是經濟生產水平低,二來是傳統觀念作祟,他們擔心改變居住方式會使自己或周圍的人受到詛咒。在很多馬賽人看來,傳統住房舒適得很,實在沒有改進的必要。</p> <p class="ql-block"> 馬賽人的房子房頂是用牛糞和草的混合,屋外是用樹枝的支撐的,門又窄又矮,只能低頭進入,是為了防止野獸侵襲和壞人刺殺。矮矮的房子需要彎著腰才能進去,里面非常局促,沒有窗戶,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唯一的光源是頂上打的一個小孔,一束太陽光直射進來,神奇的是我們可以借助手把那一束光射向我們想要照明的地方。房內所謂窗戶只是一個小洞(屋里唯一的光),小洞可以防草原上夜間驟冷的大風,也可以防蚊子,馬賽人晚上睡覺之前會在屋子里薰藥草,蚊子受不了味道就會從小洞飛出去。</p> <p class="ql-block"> 從馬賽人家里出來,長老說他要給我們表演馬賽人古老并沿用至今的“鉆木取火”節目。說著,長老便雙膝跪地,雙手使勁在搓根放在木條上的木棍。不一會兒,木棍一端果然冒出一股黑煙。長老順勢取出一小撮干草 火。瞬間,濃煙四起,火苗引燃,一片掌聲。</p> <p class="ql-block"> 牛在馬賽人的傳統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不吃蔬菜,只喝牛奶、牛血,吃牛肉。每天晚上,村民們會把村子的大門用枯樹枝堵嚴,讓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他們自己在窄小的泥屋里守著小牛,睡在牛皮上。馬賽人始終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放牧,隨牛羊遷徙,牛羊就是他們最最重要的財富。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們口干了就拔出腰間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們喝飲料。馬賽人喝牛血,相信牛血可以使身體強壯暖和,尤其是對老人和小孩。怎么弄牛血呢?先在牛頸靜脈上割一刀放血,直接喝或者煮煮喝。馬賽人還喝一種牛尿與牛奶混合發酵的“飲料”,據說可以提高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 馬賽人的裝束很顯眼,男人披“束卡”,實際上是紅底黑條的兩塊布,一塊遮羞一塊斜披在一邊的肩上。這種衣著很像一團火,這正是他們所要達到的效果,在野獸遍布的大草原上,這樣“一團火”能有效地驅趕野獸。馬賽人女性穿“坎噶”,頸上套一個大圓披肩,頭頂帶一圈白色的珠飾。她們的耳朵很大,有的大耳垂肩,馬賽女孩生下來就扎耳朵眼,以后逐漸加大飾物的重量,使耳朵越拉越長,洞也越來越大。</p> <p class="ql-block"> 曾今,馬賽男孩的命運就是放牧,女孩就是嫁人,隨著現代化文明的滲入,部分馬賽兒童開始接受教育,希望新一代馬賽人可以在未來用知識的力量改變命運與原始生活,同時用更科學的方法保護和傳承馬賽文化??纯创迓淅锏呐藗儯野l現了兩個顯著的特征,她們不帶假發,全是光頭,看著有一股粗蠻勁;她們自不穿鞋,只用牛皮和彩色串珠做鞋給男人穿,但她們會用同樣的珠子為自己做成項鏈,戴在脖子上十分鮮艷好看。</p> <p class="ql-block"> 馬賽男人都穿“連衣裙”,腰間扎條皮帶,用于懸掛武器,然后再披一條鮮艷的大毯子( 束卡)。“束卡”顏色以紅色居多,不僅可防風保暖,而且這些像火焰一樣的鮮艷顏色可有效的嚇跑獅子等野獸。以前,馬賽男人的成年禮就是前往草原獵殺一頭獅子,所帶的武器只有一根長木棍、一個圓木投擲棒以及一把短刀,這三樣東西也是馬賽勇士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 因一夫多妻制,牛羊都能換老婆,所以女人在馬賽族里沒有地位。去參觀時基本看不到女人,她們坐在黑漆漆的房子里,不出門。馬賽女人不像非洲別的女子會留頭發或編假發,她們基本都是寸頭相比與男人的紅色束卡,女人們穿在身上布會有更多顏色和花紋,還戴各種珠子做的飾品。珠串飾品是馬賽人的特色,男人女人都會佩戴,飾品上會掛小鐵片,一動就會嘩啦啦的響,可以達到驅趕猛獸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個參觀項目是“購物”。近年來,隨著坦桑尼亞旅游業的發展,馬賽人也開始更多地參與到當地的旅游業中。馬賽婦女們在村子院中央辟出一塊地方,村前樹枝搭成的架子上,掛滿了手工制作的飾品,擺放各家做的手工藝品出售給游客。我們圍著貨攤兒轉了轉,工藝品包括木雕、馬賽木棍、馬賽項鏈、手鏈、動物毛皮、牙齒等飾品。我們一行人通過和馬賽人討價還價后,我老伴買了一個手飾盒留作紀念。同行者也都買了一些工藝品、首飾等,算是為坦桑尼亞馬賽人的旅游事業做點微薄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馬賽人一方面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游業中。相當一部分人以接待各國的游客和售賣手工藝品為生。每逢有客人造訪,村里除了老人和孩子都傾巢出動以馬賽人特有的迎賓舞蹈開始他們的迎客儀式。村子里單獨辟出了一塊地方,擺放著各家做的手工藝品,包括木雕、馬賽木棍、特色項鏈及飾品等。參觀臨近結束的時候,村民們會請游客來看看這些商品。對于這些馬賽人來說,旅游業已經成為整個村莊重要的收入來源。</p> <p class="ql-block"> 這個男尊女卑的游牧民族,雖在現代社會下仍保持著他們原始的生活方式與習俗,卻還是不免被現代文明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如今,馬賽族里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受過教育,并且這個比例在逐年緩慢的增長。這里不是我們想象中充滿貧困、疾病、饑餓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在認真地生活,這里是一片廣闊的充滿希望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馬賽人是坦桑尼亞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一直延續著游牧傳統。數百年來,他們在東非遼闊的大地上生生不息,時代相傳,過著游牧民族的原始部落生活。但近年來隨著自然生態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馬賽人開始穿梭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馬賽的傳統與文化也在悄然地改變或消失。參觀馬賽人部落也逐漸在演變成一種商業行為(參觀費每人35美金)。也許不久的將來,當我們再次提及他們的時候,馬賽人已經走出了原始部落,融入了現代社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武宣县|
留坝县|
云和县|
吉安市|
高台县|
山阳县|
武城县|
夏河县|
金山区|
辉县市|
隆子县|
苏州市|
远安县|
拉孜县|
普安县|
太谷县|
太仓市|
连云港市|
涪陵区|
和政县|
尼玛县|
大厂|
沁水县|
盘山县|
安达市|
宜春市|
土默特左旗|
周宁县|
泰宁县|
宜昌市|
京山县|
平塘县|
阿坝县|
丰都县|
修文县|
分宜县|
冀州市|
深水埗区|
顺平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