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提起江蘇鎮江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腦海里立刻就會浮現出“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劉備招親”等膾炙人口的故事,這處鎮守長江戰略要地的城市,也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有名聞天下的金山寺、北固山、焦山、西津渡等國家級風景區。</p><p class="ql-block"> 在這柳絮漫天飛,芳草碧連天的季節,我們走進了鎮江,去領略其那獨具特色的迷人風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i>本篇文之章節由以下景區所組成:</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焦山風景區?西津渡?南山文苑?夢溪園</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焦 山 風 景 區</b></p> <p class="ql-block"> 位于鎮江東北面的焦山,是萬里長江中唯一一座四面環水可供游人觀光探幽的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園”之喻,是國家級5A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需乘渡船而入,用時不長,但足以令小寶貝開心一會兒了。</p> <p class="ql-block"> 登岸后就是一座仿古石橋,是拍照留影的起始。</p><p class="ql-block"> 入口處這座四柱三門明清風格的石牌坊非常引人注目,上有鍍金篆刻“焦山勝境”四個大字,這里是到此一游留影的絕對處。</p> <p class="ql-block"> 過牌坊后先映入眼簾的是“定慧寺”,禪寺深藏山凹,依山而建,山裹著寺,寺護著山,形成寺裹山的獨特格局。</p><p class="ql-block"> 定慧寺始建于東漢興平年間,歷經千年風雨,依舊香火鼎盛,步入寺內,古木參天,紅墻黃瓦掩映在古木之間,晨鐘暮鼓中盡顯禪意,每一磚每一瓦都透露著歲月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茗山法師紀念堂”是為了紀念著名高僧茗山法師而建,<b style="font-size:15px;">法師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以深厚的佛學造詣、卓越的領導才能及詩才書藝聞名于世?。</b></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緬懷法師的重要場所,更是傳承佛教文化、弘揚法師精神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 “焦山碑林”是聞名遐邇的江南第一大碑林,就在定慧寺旁邊。</p> <p class="ql-block"> 焦山碑林由摩崖石刻與碑林組成,是集江南碑刻精粹,敷歷代書法風范,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名城勝跡,國之瑰寶。</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清道光年間鴉片戰爭時期的焦山“古炮臺”?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抵御外侮、抗擊侵略的一處重要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開始爬登這座林木蒼翠,環境幽美,碧波環抱的焦山。?</p> <p class="ql-block"> 爬上山頂,一眼可見著名的“吸江樓”,樓為兩層八角形,回廊相通,八面有景。</p><p class="ql-block"> 游覽圖上介紹登樓可觀長江及飽覽大江南北的旖旎風光,登樓后卻略顯遺憾,只見風景全被高大的樹木所遮也……</p> <p class="ql-block"> 山頂有一座別致的方形四合院,稱“別峰庵”,這處環境清雅幽絕之地名氣可不小,這里曾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隱居讀書之處,他在庵內閉門苦讀一年,最終考中了進士。</p> <p class="ql-block"> 焦山上最高處的建筑“萬佛塔”?是一座具有明清風格的仿古塔,七級八面。走近一看,塔門落鎖沒有開放,本想登塔遠眺江天風景的意愿落空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山腰處有一山洞,名為“三詔洞”,三詔坊也因此而立。</p><p class="ql-block"> 看著洞體不大,歷史底蘊卻是深厚:<b style="font-size:15px;">相傳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焦光的隱士曾在此隱居,焦光學問高深,但不愿為官,以砍柴為生,漢獻帝仰慕其名,曾三次下詔請他出山,但都被婉拒。 </b> </p><p class="ql-block"> 后人敬其高風,將這座山改名為焦山,洞則取名三詔洞。</p> <p class="ql-block"> 浩瀚的長江真是風光無限,美不勝收,陽光灑在平靜的江面上波光粼粼,宛如點點碎金閃爍著迷人的光芒,站在江畔,聽風低語,水波輕拂,如詩如畫?的令人心醉萬般。</p> <p class="ql-block"> 山腳處這些景點也不錯,都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華嚴閣”是一座玲瓏精致的兩層樓閣,面臨大江,背倚峭壁。內壁墻上是整幅的白玉浮雕,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焦山公園里繁花似錦,綠意盎然,柳絲輕拂水面,旖旎的風光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畫卷,嘰嘰喳喳春游的小朋友們為安靜的景區增添了很多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盆景園”的面積很大,通過造園手法,創造了一個適宜研究、創作、收藏、展覽盆景的環境,提供了游覽與盆景制作者欣賞觀摩、交流盆景及技藝的專類園景觀環境?,太湖石、假山、樹樁盆景和花木組成的園林小品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 津 渡</b></p> <p class="ql-block"> 被譽為“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的西津渡位于鎮江主城西北部的云臺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歷史遺跡,有“唐宋元明清,一眼望千年”?之稱,為國家級4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西津渡距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始創于三國時期稱“蒜山渡”,六朝時期渡口航線已經固定在京口(今鎮江)和廣陵(今揚州)之間,自唐代起具有完備渡口功能,明清時期更是成為江南地區的重要商貿集散地和文化交流中心。</b></p><p class="ql-block"> 中國古建筑專家羅哲文先生稱譽西津渡為“中國古渡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西津渡保存著自唐朝以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成片的傳統民居,是中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歷史街區。</p> <p class="ql-block"> 從街區過山沿可登爬云臺山,山并不高,但它是這一帶的至高點,登山有石階路,沿途樹木茂盛,滿目綠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山頂有云臺閣,這是一個仿造宋元代古建筑的樓閣,飛檐翹角、朱墻黛瓦,由主閣、曲廊、亭堂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云臺山可以遠眺長江,近視西津渡古街,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 山 文 苑</b></p> <p class="ql-block"> 南山“文苑”是為紀念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及其巨著《文心雕龍》而建的主題公園,以文學文化為核心,兼具研學、聚會、健身等功能,被譽為“城市山林”。</p> <p class="ql-block"> 這里群山環抱,青巒錯落,綠樹蔥蘢,有亭臺樓閣,有竹林流泉,風景清幽,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在幽靜的景區內,有一座辛亥革命先烈趙伯先的墓碑,它靜靜地躺在蒼山翠柏的環繞之中。</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11年4月27日,趙伯先精心策劃并領導了黃花崗起義,然而起義最終未能成功。面對壯志未酬的困境,他深感悲憤,并于同年5月18日因病離世。</b></p> <p class="ql-block"> “竹林禪寺”是一座建于東晉時期的古剎,在南山竹林景區內,周圍環境靜幽秀麗,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夢 溪 園</b></p> <p class="ql-block"> “夢溪園”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沈括晚年居住并撰寫科學巨著《夢溪筆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5年4月15日于無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備注:文中景區釋義的部分文字參考于網絡,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绿春县|
南郑县|
皮山县|
洪雅县|
泰兴市|
河北区|
上思县|
乌兰察布市|
鲜城|
文昌市|
盐城市|
江津市|
连城县|
宾川县|
建湖县|
博兴县|
尼玛县|
沙河市|
漯河市|
赫章县|
广灵县|
合山市|
兴仁县|
陇川县|
榕江县|
楚雄市|
那曲县|
宜宾市|
五指山市|
筠连县|
百色市|
霍城县|
察哈|
航空|
延长县|
柯坪县|
海口市|
鄄城县|
四子王旗|
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