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龍頭洞位于武夷山山北景區龍峰的頭部,坐西朝東呈峽谷狀,兩側巖壁植被豐富,風景宜人。龍峰是溪北丹霞地貌中的最高峰,海拔459.6米,因其險峻和雄偉的地勢。</p><p class="ql-block"> 龍頭洞分為上下兩洞:下洞?:洞底海拔390米,洞口平坦,寬60米,高6米。洞底有廢棄的泥墻房屋和三尊保存完好的泥塑佛像。上洞?:海拔403米,寬100米,高12~15米,相傳由崇安名士表光緒捐資興建,洞內有人工鑿洞和塌落的墻面。</p><p class="ql-block"> 山北有名的景觀遺址如猶龍道院、劉官寨、碧石巖、玉華洞、佛國巖、彌陀寺等都有踏尋到,唯獨龍頭洞多次找尋未果。此次登山本計劃從北路口進山過佛國巖、彌陀寺到小竹林(壢屯),無計劃到龍頭洞,行至彌陀寺時見寺門口有一岔路立一石碑,上書“龍頭巖”,立刻鉤起到龍頭洞的欲望,在手機上找尋網友拍的視頻,憑一些片段及支言片語沿路找尋,雖多次反復,走了枉冤枉路,但最終達到了目的,甚幸!</p> <p class="ql-block">時間:2025年4月13日上午</p><p class="ql-block">天氣:晴</p><p class="ql-block">路線:景區北入口→佛國巖→彌陀寺→龍頭洞→壢屯</p><p class="ql-block">類型:徒步</p> <p class="ql-block"> 這段是從彌陀寺到龍頭洞的行者APP軌跡圖,中間有走錯的,有反復的,所幸走到了。</p> <p class="ql-block"> 從瑞泉茶院對面路口進山到佛國巖前路邊有一不知名小瀑布。</p> <p class="ql-block"> 瀑布下是一水潭,瀑布里是一個敞口的洞,人可洞中穿過瀑布,洞的右邊有一突起的巖石,狀像蟾蜍。</p> <p class="ql-block"> 水從洞頂泄下,人在水簾中,頗有花果山水簾間之意境。</p> <p class="ql-block"> 佛國巖,武夷山九十九名巖之一,巖體方正聳立,氣勢端莊肅然。巖勢向東南翹起,高數十米,南北橫亙約300米,巖壁陡峭。</p> <p class="ql-block"> 巖下有佛國寺,寺額尚存,建筑完好,寺廢后為民居及制茶作坊,春、夏兩季茶葉飄香,令人心曠神怡。巖頂、巖麓辟有茶園,四周樹木蔥蘢,有一人住此養羊,潔白的羊群白由自在地在蔥翠的茶畦里覓食,時不時傳來咩咩聲。</p> <p class="ql-block"> 過佛國寺行前約一公里至彌陀寺,彌陀寺前路邊有幾株碗口粗的油麻藤,?蔓攀上大樹,縱橫交錯,正是開花季節,藤技上掛滿紫紅色雀兒花。</p> <p class="ql-block"> 彌陀寺全景,彌陀寺的建造始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高僧云松創建。嘉慶元年(1796年),名僧釋維德對寺廟進行了重修和擴建。到了道光二年(1822年),臨濟宗第三十九世僧釋宗楷再次對寺廟進行了重修,并同時興建了廣寧、佛國寺,還修繕了佛應、清源寺。這四座寺廟都位于山北,方圓十里之內。彌陀寺作為五座寺廟之首,統領著其他四座寺廟,香火鼎盛,名聲遠揚。</p> <p class="ql-block"> 彌陀寺前放生池,呈半月形,池壁上有一石刻,上刻“長生池”。寺院左路口有一上山小路,路旁立一石碑,上書“龍頭巖”三個紅字,應是指示前往龍頭洞的路牌。考慮到今天帶的水較充足,包里還有一些干糧,時間也比較充裕,并打定主意去尋一尋龍頭洞。</p> <p class="ql-block"> 到半山腰,見彌陀寺正后方有一巖石形狀像僧人帽子,人稱彌陀巖,據說彌陀寺名字來源這塊巖石。</p> <p class="ql-block"> 翻過小山是一片緩坡,路還平緩,兩側都是成片的茶園。</p> <p class="ql-block"> 山邊的溝壑,都是用石頭壘成的茶畦,種滿茶樹,如盆景一般。</p> <p class="ql-block"> 通過別人的視頻慢慢摸索前進,就是找不到視頻上所說的“龍涎池”,在這條路上來回走了三趟,結果在路下面找到了這個水池,據說池水是從龍頭洞上流下,水清澈見底。池邊的崖壁下有兩位管理茶園工人在休憩,問龍頭洞怎么走,只說是往上,也問不出具體路徑。</p> <p class="ql-block"> 繼續往前尋找視頻中所重點提到的岔路口,視頻不連續,對距離描述也不清,這段路來來回回走了三趟,就是找不到。</p> <p class="ql-block"> 繼續往前穿過一片茶園,見路的右上方有一模糊的上山小路,應該就是視頻中提到了那個岔路口,順路上山有一片新開墾的茶園。在此踫到一位砍疫樹的工人,聽口音是外地的,問龍頭洞怎么走,他往下指。往下走了一段,覺得不對勁,原路返回。繼續往上方尋找,發現有石階,順著近乎垂直的石階往上登,上有一片平臺。</p> <p class="ql-block"> 從平臺上遠眺視野開闊,風景極好。</p> <p class="ql-block"> 平臺后方是一條山溝,茶農開辟為茶園。</p> <p class="ql-block"> 茶園邊上若隱若現有石階,心想這應該是通往龍頭洞的路。</p> <p class="ql-block"> 從石階往上約四五十米,見眼前石壁中有一堵斷墻,這應該就是龍頭洞了。</p> <p class="ql-block"> 這里就是龍頭洞下洞,洞底海拔390米,洞口平坦,寬60米,高6米。</p> <p class="ql-block"> 洞底有廢棄的泥墻房屋和三尊保存完好的泥塑佛像,佛像應是近年塑的。</p> <p class="ql-block">洞前遺址上已被開成茶園,只見一些條石壘的墻基門礎。</p> <p class="ql-block"> 下洞右側有石階路通往上洞,石階旁鑿有石壁,石壁上刻有“曲經”兩字,很應景。</p> <p class="ql-block"> 順著石階往上登約60余米就到達上洞。</p> <p class="ql-block"> 上洞海拔403米,寬100米,高12~15米,相傳由崇安名士表光緒捐資興建,洞內有人工鑿洞和塌落的墻面。</p> <p class="ql-block"> 洞的右側有崖壁下有一水池,用于蓄集巖壁上滲出的泉水。</p> <p class="ql-block"> 龍頭洞中央石壁上鑿一佛龕,上方刻“步云臺”。</p> <p class="ql-block"> 從巖壁上鑿痕和殘留基礎看,當時建筑還是宏大。</p> <p class="ql-block"> 從山勢看,原先去龍頭洞有石階路,是從佛國巖后上山。</p> <p class="ql-block"> 返回平臺休息片到,看下遠處風景,心曠神怡,經小竹林(壢屯)到高蘇坂乘公交車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静乐县|
汉川市|
长春市|
牟定县|
广水市|
镇原县|
曲沃县|
明溪县|
施甸县|
四子王旗|
德兴市|
嘉兴市|
沙田区|
瓦房店市|
长宁区|
旌德县|
扬州市|
大余县|
丽水市|
庆元县|
平顺县|
中超|
体育|
万源市|
田阳县|
潍坊市|
绥化市|
平遥县|
曲麻莱县|
财经|
自贡市|
分宜县|
辽源市|
湄潭县|
平和县|
岳普湖县|
普宁市|
四子王旗|
鹤峰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