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4月7日,用腳步丈量城市進入第7站,打卡新四軍文化林。這一次打卡和以往相比有兩個不一樣,</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是</b><b>我是</b><b style="color:rgb(1, 1, 1);">第一次從住地出發而不是從家里出發到公園打卡。當時我正參加了一個讀書班,雖是同城,但要求住校。</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是</b><b>我第一次到以新四軍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公園跑步,在我們的大鹽城,這樣的主題公園并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新四軍文化林在鹽城的知名度不算很高,但特色很鮮明。《新四軍文化林簡介》給這一塊的定位是景區,并介紹了景區的共享空間,</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露宿營地,有兒童樂園,有市民廣場,有健身區域,有綠樹草地,有河塘水面,還有公共廁所</b><b>。景區西邊是通榆運河,東邊是新四軍干部學院和天山水岸居民區,南面到鹽瀆路,北面到團結河,面積315畝。新四軍文化林既是一個美麗的小公園,又是一個新四軍革命傳統教育的好陣地。</b></p> <p class="ql-block"><b> 早上六點四十,我下樓熱身開跑。有熟悉的同事已經在跑了,真是</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b><b>。也有比我遲的,俗話說:</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革命不分先后”</b><b>,跑步也是如此。通榆河東堤上騎行的人不少,速度嗖嗖的,還有一些小汽車通行,給人似乎不太安全的感覺。我沿著內圈跑,不受自行車汽車的干擾。一圈2.5㎞左右,我跑了兩圈多,距離6.28km,配速7’39,心率138,各方面的指標我還比較滿意。</b></p> <p class="ql-block"><b> 新四軍文化林最鮮明的特色就是融入新四軍文化元素,宣傳新四軍的鐵軍歷史和鐵軍文化。毛偉人說過:</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b><b>”新四軍就是一支文化素養很高的軍隊,你看新四軍的臂章“N4A”,妥妥滴英文標識。想一想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想一想在那艱苦卓絕的歲月,多少人以為新四軍是一支由“泥腿子”組成的部隊。有很多文化人從上海到鹽城,加入新四軍。皖南事變后不久,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宣布在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從此,鹽城這座城市就和新四軍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革命之城,英雄之城。甚至1946年4月新四軍軍長葉挺遇難以后,</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鹽城還一度改名為葉挺縣,</b><b>直到1949年4月又恢復為鹽城縣。</b></p> <p class="ql-block"><b> 新四軍文化林里有許多小品,介紹新四軍革命烈士、英雄集體和新四軍抗日為民的故事。比如新四軍英雄</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郭猛</b><b>,犧牲時年僅29歲,是新四軍“老虎團”的政委,被稱為“獨臂英雄”,他犧牲所在地的鎮后來更名為“郭猛”鎮,地名一直保留至今。我讓</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deepseek</b><b>推測一下,如果郭猛不死,1955年大概率會被授予中將軍銜。遺憾的是壯士捐軀,將星隕落。比如</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劉老莊連</b><b>,為掩護黨政機關轉移,一戰犧牲82人,真是可歌可泣。此時我還會想到柳堡的故事,想到那首《九九艷陽天》,想起</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八歲的哥哥想著小英蓮”</b><b>的清純與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新四軍在鹽城有很多故事,比如</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宋公堤的故事</b><b>。1941年春,阜寧縣第一任抗日民主政權縣長宋乃德率地方民眾修建的捍海大堤,全長45公里,底寬21米,高7.8米,費用都是以鹽稅相抵,困難時以新四軍的軍糧軍費支持,不用老百姓出一分錢,1941年7月建成,群眾親切地稱之為“宋公堤”,當時還流行這樣一首民謠:</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從南到北一條龍,不讓咸潮到阜東。從此不聞沖家禍,每聞潮生想宋公。”</b><b>還有</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陳毅托子”</b><b>的故事。1942年底,新四軍軍部從阜寧停翅港轉移到淮南黃花塘。轉移之前,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夫婦將年僅半歲的長子陳昊蘇托付給射陽縣參議長鄒魯山先生撫養。在日軍掃蕩的艱難歲月中,鄒魯山一家不惜代價保護好小昊蘇,直到8個月后小昊蘇被陳毅夫婦接回。為此,我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做《陳毅與鄒魯山》。</b><a href="http://www.xsjgww.com/4cnvq3t5"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陳毅和鄒魯山</a></p><p class="ql-block"><b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 </b><b>每一個故事,都是珍貴的回憶。 每一個故事,都是感人的教材。每一個故事,都是新四軍與老百姓魚水深情的真實寫照。</b></p> <p class="ql-block"><b> 跑步在新四軍文化林里,既是一次身體的鍛煉,也是一次黨性的教育。既是一次身心的愉悅,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以上照片,均為作者攝于2025.04.07)</i></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斗六市|
南和县|
平泉县|
蓬安县|
休宁县|
始兴县|
眉山市|
多伦县|
应城市|
孝感市|
长沙市|
龙州县|
边坝县|
乌鲁木齐县|
岳阳市|
黄浦区|
托里县|
抚宁县|
桃园县|
美姑县|
南充市|
浮梁县|
大埔县|
星座|
南昌市|
镇雄县|
洛南县|
威海市|
永修县|
乌拉特中旗|
怀集县|
江油市|
红原县|
平凉市|
洛南县|
菏泽市|
偏关县|
罗甸县|
衡南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