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律 登白馬山</p><p class="ql-block">作者 博 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寶蓮寺上白云飛,</p><p class="ql-block">眼底群山展翠薇。</p><p class="ql-block">瑤寨歌聲縈峽谷,</p><p class="ql-block">魏源湖水笑斜暉。</p><p class="ql-block">仙娘香火年年旺,</p><p class="ql-block">電柱雄風陣陣威。</p><p class="ql-block">忽報農家添小犢,</p><p class="ql-block">村民奔告賀新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1)白馬山,系雪峰山脈中段最高山,延綿20余公里,海拔1781米。山頂有500余年歷史的寶蓮寺和“白馬仙娘”的美麗傳說。2)電柱雄風,指山頂的風力發電。3)新機,語出蘇轍“林下細花添百草,階前輕素剪新機”,此處喻寓發展新機遇。</p> <p class="ql-block">《七律·登白馬山》賞析</p><p class="ql-block"> 鑒賞者 歐陽景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群的《七律·登白馬山》一詩,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既神秘又充滿生機的自然世界,展現了雪峰山脈中段最高峰——白馬山的壯麗景色與人文風情。</p><p class="ql-block"> 首聯“寶蓮寺上白云飛,眼底群山展翠薇”,以寶蓮寺為起點,描繪了高山之上白云繚繞的仙境景象。白云的輕盈與寶蓮寺的莊重相映成趣,而“眼底群山展翠薇”則將視角拉遠,群山連綿,綠意盎然,展現出大自然的遼闊與壯美。這一聯既點明了地點,又奠定了全詩清新脫俗的基調。</p><p class="ql-block"> 頷聯“瑤寨歌聲縈峽谷,魏源湖水笑斜暉”,通過聽覺與視覺的結合,進一步豐富了白馬山的立體形象?,幷母杪曉趰{谷間回蕩,既有民族風情的濃郁,又有自然環境的空靈。而“魏源湖水笑斜暉”一句,則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湖水以生命,仿佛它在夕陽的映照下歡笑著,增添了畫面的動感與活力。</p><p class="ql-block"> 頸聯“仙娘香火年年旺,電柱雄風陣陣威”,由自然景色轉向人文景觀。白馬山的“白馬仙娘”傳說賦予了此地濃厚的神秘色彩,仙娘的香火不斷,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與追求。而“電柱雄風陣陣威”則是對現代文明的贊美,風力發電的電柱在山頂挺立,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清潔能源,也成為了白馬山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一聯古今交融,展現了白馬山既古老又現代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尾聯“忽報農家添小犢,村民奔告賀新機”,以農家養牛專業戶新添小犢的喜悅作為結尾,寓意著白馬山下的村莊充滿了生機與希望。這里的“新機”不僅指新生的小犢,更象征著村莊發展的新機遇。正如蘇轍詩中所言,“林下細花添百草,階前輕素剪新機”,白馬山下的村莊也正如這新生的花朵與細草,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孕育著新的生機與活力。</p><p class="ql-block"> 全詩結構嚴謹,意象豐富,語言優美,既展現了白馬山的自然美景,又挖掘了其深厚的人文內涵。博群以詩人的敏感與才情,將白馬山的壯麗與細膩、古老與現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幅生動而感人的畫面。這首詩不僅是對白馬山的贊美,更是對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作者 博 群,科技專家,杏林濟世盡運籌,喜敲平仄寫春秋。</p><p class="ql-block">詩文 作者原創</p><p class="ql-block">圖片:大部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音樂 美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昌平区|
锦州市|
喜德县|
崇左市|
永康市|
台北县|
阳东县|
宽城|
台州市|
应城市|
日喀则市|
抚顺市|
宿迁市|
蓝山县|
兴隆县|
磐石市|
仁化县|
屯昌县|
措勤县|
青铜峡市|
多伦县|
灯塔市|
饶阳县|
定州市|
辽源市|
南皮县|
邯郸市|
岑溪市|
南漳县|
潢川县|
江陵县|
兴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重庆市|
密山市|
南宫市|
北流市|
本溪市|
皮山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