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夏丏尊 <div>誦讀 雨田笠翁</div> 四季之中,向推“春秋多佳日”,而春尤為人所禮贊。自古就有許多頌揚春的話,春未到先要迎盼,春一去不免依戀。春繼冬而至,使人從嚴寒轉入溫暖,且為萬物萌動的季節。在原始時代,人類的活動與食物都從春開始獲得,男女配偶也都在春完成。就自然狀態說,春確是值得歡迎的。<br><br>可是自然與人事并不一定調和,自古文辭中于“惜春”“迎春”等類題材以外,還有“傷春”“春怨”等類的題目。“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是唐人王昌齡的詩;“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這是宋人葉清臣的詞:都是寫春的感傷的。其感傷的原因,全在人事之不如意。社會愈復雜,人事上的不如意越多,結果對于季節的歡悅的事情減少,感傷的事情加多。這情形正像貧家小孩盼新年快到,而做父母的因債務關系想到過年就害怕。<br><br> 我每年也曾無意識地以傳統的情懷,從冬天盼望春光早些來到。可是真從春天得到春的歡悅的,有生以來,除未經世故的兒時外,可以說并沒有幾次。譬如說吧,此刻正是三月十三日的夜半,真是所謂春宵了,我卻不曾感到春宵的歡喜。一家之中輪番地患著春季特有的流行性感冒,我在燈下執筆寫字,差不多每隔一二分鐘要聽到妻女們的呻吟和干咳一次。鄰家收音機和麻雀牌的喧擾聲陣陣地刺入我的耳朵,尤使我頭痛。至于日來受到事務上經濟上的煩悶,且不去說它。<br><br>都市中沒有“燕子”,也沒有“垂楊”。局促在都市中的人,是難得見到春日的景物的。前幾天吃到油菜心和馬蘭頭的時候,我不禁起了懷鄉之念,想起故鄉的春日的光景來。我所想的只是故鄉的自然界,園中菜花已發黃金色了吧,燕子已回來了吧,窗前的老梅花已結子如豆了吧,杜鵑已紅遍了屋后的山上了吧……只想著這些,怕去想到人事。因為鄉村的凋敝我是知道的,故鄉人們的困苦情形我知道得更詳細。<br><br>宋人張演《社日村居》詩云:“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這首詩中所寫的只是鄉村春景的一角,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和現在的鄉間情形比較起來,已好像是羲皇以前的事了。<br><br>春到人間,據日歷上所記已好久了,但是春在哪里呢?有人說“在楊柳梢頭”,又有人說“在油菜花間”,也許是的吧,至于我們一般人的身上,是不大有人能找得到的。<br><br> <br>作者介紹<div><br>1.夏丏尊拼音:[xià miǎn zūn];</div><div><br>2.夏丏尊(1886—1946),名鑄,字勉旃,后(1912年)改字丏尊,號悶庵 。文學家、語文學家、出版家和翻譯家。浙江紹興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夏丏尊自幼從塾師讀經書,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次年到上海中西書院(東華大學的前身)讀書,后改入紹興府學堂學習,都因為家貧未能讀到畢業。光緒三十一年他借款東渡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畢業前考進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但因申請不到官費,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輟學回國。<br><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禹城市|
长沙县|
独山县|
普定县|
正蓝旗|
醴陵市|
喜德县|
安吉县|
阿勒泰市|
汕头市|
错那县|
常山县|
理塘县|
读书|
肥乡县|
齐齐哈尔市|
天气|
芜湖县|
东至县|
莱阳市|
临江市|
桦川县|
集安市|
河北区|
化隆|
青河县|
邳州市|
文成县|
辽阳市|
延川县|
北海市|
上杭县|
长宁区|
四子王旗|
绥宁县|
松江区|
财经|
浦北县|
江山市|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