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極圈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 Islands)是挪威北部最具魅力、最受歡迎的群島之一,它的地貌特點融合了海洋、山脈、峽灣、沙灘等多樣元素,這里分布很多漁村,為攝影增添豐富的人文元素,冬季是拍攝極光的極佳時機,感受雪景+極光的視覺沖擊。每一個角落都像是為風光攝影量身定做的堪稱自然風光攝影與探險旅行的圣地。<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羅弗敦群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絢麗的日落</h3> 去年朋友天馬相邀加入他們2025年2月的一個8人挪威10天拍攝行程,我們一行有灣區天馬和Leo,芝加哥的HP,DC的老崔,蕊清和小小鳥,洛杉磯的Solofuns和我,可惜Leo最后因有事沒有能夠成行。由于天馬是第二次前往挪威,整個拍攝行程的安排,租車和住宿都是他安排好了,非常感謝。我們的行程是從Leknes向南到南羅弗敦群島Reine附近的Hamnoya,分別在這二個地方各住幾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Lofoten在挪威的位置</h3> <b>飛往羅弗敦群島</b><br> 我和Solofuns從洛杉磯出發,與大家在去往挪威的路上匯合。羅弗敦還真的挺遙遠的,單面行程分4段,換機3次,洛杉磯(Los Angeles)>丹麥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挪威的奧斯陸(Oslo)>博多(Bodo)>萊克內斯(Leknes)。需要在Oslo過夜,第二天接著飛。<br> 前三段我乘坐的是Scandinavian航空公司(SAS)的航班,這是第一次乘坐SAS的航空公司。乘從洛杉磯出發,客幾乎全是歐洲人,登機時有點混亂,沒有分組登機,也沒有人排隊,還好沒有推嚷,人臉識別登機,有點小吃驚,這是我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國家第一次使用人臉識別。<div> 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是北歐的一個地區,包括丹麥、挪威和瑞典。廣義上,有時還包括芬蘭和冰島。該地區以豐富的歷史、獨特的文化、高生活質量和自然風光聞名,擁有眾多峽灣、森林和極光景觀。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普遍實行高福利制度,并以創新、環保和社會平等著稱。挪威 (Norway) 約550萬人,人均GDP近10-11萬美元,比美國還要高出20%,主要受益于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經濟高度發達,生活質量極高。<br></div> 杉磯到哥本哈根的飛機上吃了一頓正餐和一頓早餐,都不錯,從色拉,面包,米飯到甜點,都非常入口。在哥本哈根轉機,機場還算熱鬧,在這里與天馬匯合一起飛往挪威首都Oslo,外面機場白茫茫的一片,登機后,飛機一直沒有起飛,被告知飛機需要做除冰處理,對我這個南方長大的人來講特別好奇,通過窗子觀察,幾輛工程車對著飛機噴灑防凍液。2小時后,飛機總算起飛了。 傍晚抵達 奧斯陸(Oslo),出來機場后,天馬叫了Uber,但車子遲遲未到,到問詢處打聽如何叫Taxi,原來在機場出口有一個操作臺,把我們酒店地址輸進去,各種車型,離這里幾分鐘,價格全部都顯示出來了,我們選好車子后,幾分鐘后,車子就到了,特別方便簡單,其價格比Uber還要便宜,我們三人一共花了200Nor (18美元)。順利抵達酒店,與從老崔,蕊清,小小鳥匯合,大家一起吃了晚飯。 這次到挪威,購買了Ubigi的eSIMS卡,$12/30天/10G,將當地運營商從Auto改為Ubigi即可。非常方便,一路都有信號。<br> 奧斯陸(Oslo)是挪威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該國東南部。它是挪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北歐重要的金融和航運樞紐。約70萬人,大奧斯陸地區約150萬人。我們的酒店在機場邊上,可惜沒有時間到市里去看看。<br> 我們去博多(Bodo)的飛機是早上10點多的,有足夠多的時間在酒店吃早飯,這家酒店的早餐非常豐富,吃了好多叫不出名字的東西,酒店$134.53,含2個早餐,簡直是太值得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豐盛的早餐</h3> 一個半小時的飛機,順利抵達博德(Bod?),我們在這里與芝加哥的攝友HP匯合。博德是挪威北部的一個小城市,位于北極圈內,人口約 5.3萬,機場非常小,我們在這里乘換Wideroe一個小飛機前往羅弗敦群島(Lofoten)的萊克內斯(Leknes),飛行時間只有半小時,飛機向西橫跨Vestfjorden海峽后慢慢飛入羅弗敦群島上空,羅弗敦群島的雪山峻嶺慢慢進入視線,羅弗敦群島被一片白茫茫的雪覆蓋,美極了。飛機緩緩落地,我們終于順利抵達目的地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飛機上瞭望羅弗敦群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天的路途,終于抵達Leknek機場</h3> <b>我們的住宿</b><br> 幾分鐘后,我們來到了住宿,這里離機場直線距離約1公里。這是一棟二層樓的的紅房子,一樓是廚房,活動間,2樓是四個臥室,和衛生間。條件非常不錯。我們前面幾天行程就住在這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Leknek的住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晨后院的工具屋</h3> 第二段行程,我們住在著名的網紅點Hamn?ya橋邊的小紅屋,一樓一半是一個長租本地女孩,另一半是我們的衣帽間,洗衣房,二樓是我們的活動間,廚房,飯廳,衛生間和4個臥室。比上一個房子小不少,因位于網紅點,房租也稍微貴一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的住宿時最后面的紅房子</h3> <b>羅弗敦群島的冬天</b><br> 因為這里在北極圈內,有朋友告訴我這里很冷,我一直都有點緊張,特地帶了2件滑雪衣,一條滑雪褲。出門前一直在看天氣預報,氣溫一直在零度左右徘徊。其實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氣候相對溫和,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要暖得多。據說2月經常也會有風雪、暴風,如果遇到這樣的天氣,就會比較寒冷。正巧,在我們來的前一二天下了場雪,很幸運我們就這樣來到了一個白雪的世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剛剛抵達Leknek</h3> 雖然路上全部是雪,我們租的車子的車胎上有很多防滑小釘子,感覺還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路都特別窄,因為路被雪覆蓋了,看不到路的邊界,匯車時要特別小心,路邊有小紅桿子,一定不能開到桿子外面。第一天我們在路上看到兩輛翻到路邊溝里的車子,第二天又看到一輛。<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兩天不時在下雪</h3> 接下來幾天氣溫開始上升,下雪變成了下雨,路上和山上的雪大部分都被雨水沖洗掉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面有好幾天下雨,在屋里活動,從窗子望外面</h3> <b>摔壞相機鏡頭</b><br> 我們抵達的當天,簡單吃了些東西后,我們還是決定到的一個叫Dragon Eye的海邊碰碰運氣,看看是否能夠拍到極光。剛到海邊的停車場,地面黑乎乎,抬頭望去,綠色的光帶橫貫天際,在夜空中清晰可見,色彩絢爛奪目,大家都非常激動,帶好裝備向海邊趕過去。<br> 主要的拍攝點在海邊的礁石上,這里有不少小水坑,可以拍攝雪山,礁石,極光和極光的倒影。那個網紅點只能同時站1-2人,所以我決定在附近的巖石尋找其它拍攝機會,因為是晚上,不想開頭燈影響他人,摸黑行走,但由于氣溫較低,巖石上挺滑的,我雖然很小心,不幸還是滑了一跤,相機鏡頭重重地摔在礁石上,完了。一看濾鏡碎了,心也跟著一緊,腦子里一片空白,這是這次行程第一拍,接下來怎么辦…<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停車場拍攝到的極光,這是Z8唯一的照片</h3> 這次來Lofoten群島,為了盡量少帶東西,一時糊涂,沒有帶備用相機,只帶了一個機身,3個鏡頭,一個無人機。我的相機是尼康的微單Z8。這一摔,相機的Sensor Curtain打不開了,無法繼續使用。我使用的鏡頭是14-30mm,幸好還帶了個UV濾鏡,鏡頭好像還可以工作,但鏡片摔破了,變形嚴重,取不下來。你可以想象我當時的心情,好喪氣!<br> 幸好天馬與我一樣,也使用尼康相機,他非常善意的把他的備用相機Z7ii借給我使用用,再次感激他的幫助,我的一顆心也算是安穩下來了。我這次行Lofoten的全部照片都是用他的Z7ii拍攝的。我把廣角鏡頭上UV濾鏡的玻璃慢慢敲碎,取出,勉強可以繼續使用。<br> <b>與大師相遇</b><br> 第二天一大早又回到Dragon Eye拍攝日出,昨天晚上下了不少雪,等我們趕到海邊,天空繼續下著小雪,后面的雪山幾乎看不見,拍攝條件不太理想。在海邊遇到一個捷克來的攝影師Martin,帶了一個12人的攝影團,其中好幾人是從美國過來的。天氣實在不好,我們決定放棄,回到停車場,遇到澳洲來的風光攝影大師張焰,張太太,大純,以及DC的幾個攝影師,張焰因專注于雪山風光攝影,他以其對雪山風光的獨特拍攝視角而在攝影圈中享有盛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家與風光攝影大師張焰(右四)合影留戀</h3> 這個網紅點還真是紅,我們后面來這里拍攝時又偶遇美國東部來的凌嘉偉(Kah-Wai Lin)博士帶的一個攝影團來這里拍攝。凌博士曾經是一位做醫學研究的博士,由于熱愛攝影,他放棄專業,成為一位專業的攝影師,帶團。他的足跡遍及挪威、法羅群島、北極等地,是一位非常受尊重和受歡迎的帶團攝影師。具他說,他在Lofoten包了2個月的酒店,Back-to-Back的帶團,挺牛的。<br> <b>吃在Lofoten</b><br> 從在飛機上,到Oslo的酒店早餐,對挪威的飲食印象好極了。在Lofoten期間,我們的早餐,晚餐都是自己從超市買食材,在住所自己烹飪。我們同行的幾個女攝影師都是女強人,能文能武,個個都是擅長烹飪,廚藝嫻熟,我基本上都是只能干收桌洗碗的簡單勞動。總體來講,蔬菜水果比美國都稍微貴一些,但與他們的收入應該說是匹配的。美元(USD)對挪威克朗(Nor)的匯率大約是1:11。超市里幾乎沒有新鮮肉類,有少量的腌羊肉。這主要是由于Lofoten非常偏遠,當地不產出這些肉類,當地老百姓飲食中的蛋白主要以魚類為主。雞蛋,牛奶,面包,奶酪,三明治肉片等非常豐富。<br> 我們在Lofoten的一家漁廠買了一條很大的鱈魚,30多磅,每公斤50克朗(每磅2美元),一共花了$68。這條魚還真的夠大的,切開清洗還很不容易。我們一共吃了4頓。這期間還邀請同時間在這里來拍照的幾個DC的朋友,和灣區的攝友Xiaomin一起過來聚餐打牌,非常熱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在處理鱈魚</h3> 午飯我們到幾家餐館用過餐,都不錯。比較常見的有三文魚漢堡,鮮魚湯。在Leknes的DIGG,他家的選擇不多,我2次去都Stuffed Potato,感覺還不錯。在Leknes附近有一個叫Lofoten Seafood Center的魚廠,它家也提供中餐,我點了一個三文魚漢堡,150克朗(14美元),非常新鮮,是我吃到最好,最便宜的三文魚漢堡,這里好像比較偏僻,來吃飯的人特別少。另外,我也注意到與歐洲一些國家不一樣,用餐可以提供免費的飲水。 最熱鬧的一家餐館是位于Sakris?y的Anitas Seafood。這家餐館位于南羅弗敦群島的旅游景點中心,所以人流量特別大,很多游客和攝影師都到這里來吃中飯,時常還找不到位置。它家的海鮮湯和三文魚漢堡都不錯,就是有點貴,約250 Nor(23美元)。不過它家的餐館裝飾非常漂亮,也售賣一些小禮品。在這里還遇到一個在這里工作的挪威女孩,她講一口普通話,原來她曾在寧波生活一年,云南半年,先生是個華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Anitas Seafood餐館</h3> <b>羅弗敦群島的漁業</b><br> 羅弗敦群島的漁業在當地經濟中占據核心地位,主要分為兩部分,野生鱈魚的捕撈和三文魚的養殖。每年冬春季節,大量北極鱈魚(Cod)從巴倫支海南下至羅弗敦群島產卵,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鱈魚漁場之一。鱈魚在羅弗敦群島捕撈后,會經過一套非常傳統而高效的處理流程,既滿足出口加工需求,也保留了豐富的地方特色與文化傳統。鱈魚上岸后,進行去內臟,去頭后冷凍出口或制作成干魚。<br> 有些地方還保留有傳統的手工處理作坊。在?我們就去參觀了一個這樣的小作坊,順便買了一條大魚。幾個工人在傳送帶上將魚去頭,劃肚取出內臟,邊上一個女工再將內臟中的魚蛋取出保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鱈魚加工小作坊</h3> 除了冷凍出口,鱈魚最傳統的處理方式就是制成風干鱈魚,許多居民仍保持著傳統的漁村生活方式,擅長捕魚、曬魚等技能,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曬魚的架子(Fish Hjell)。不過我們看到的架子都是空的,據說從3月開始曬魚,大約2-3個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曬魚架(Fish Hjell)</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曬魚架(Fish Hjell)</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曬魚架(Fish Hjell)</h3> 在一些餐館和博物館還可以看到風干的鱈魚和鱈魚頭,有些鱈魚頭非常的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Anitas Seafood展示的風干鱈魚頭</h3> 雖然傳統漁業以捕撈野生鱈魚為主,但在50年前,挪威開始發展三文魚養殖,近年來已經成為重要經濟收入來源。挪威已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魚出口國,約5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來自挪威。挪威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清冷的海水、強海流和峽灣,非常適合冷水魚類養殖。許多養殖場設在附近的峽灣、離岸海灣中,用大型圓形網箱圍出水域養魚。在Lofoten好些地方都可以看到大型圓形網箱。我們在Leknes去參觀了Lofoten Seafood Center,這是一個家族三文魚養殖廠,這里除了養殖,生產車間外,還有一個博物館,介紹三文魚的養殖過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Lofoten Seafood Center</h3> 三文魚養殖需要3-4年,主要分為三個階段:<br><ul><li>孵化與淡水階段:三文魚的卵在淡水孵化場(hatchery)中受精并孵化。發育成小魚后,開始主動覓食,進入成長階段,大約12個月。<br></li><li>幼鮭變體階段:小魚成長到一定階段后,會經歷一場重要的生理變化,從淡水魚變成適應海水環境的魚(Smolt),大約6-12個月。<br></li><li>海水養殖階段:成熟的smolt被運輸到海岸峽灣的大型海水網箱中繼續養殖,大約12-24個月,最終達到上市體重(約4–6公斤)</li></ul>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Lofoten Seafood Center的養殖網</h3> 有趣的是,我們在美國常見的是那些回流的野生三文魚,其生長過程一樣。三文魚在淡水河流或湖泊中孵化。小魚在淡水中成長1–2年,直到準備“變體”后小魚游入大海,展開長達數千公里的洄游旅程。在海洋中生活2–3年,生長至成熟體型。成熟后,“逆流而上”回到出生的淡水河流,在產卵后不久死亡。完成這個神秘的生命周期。<br>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養殖的三文魚(親魚,魚爸爸魚媽媽)通常不會在產繁殖后自然死亡。<br> <p class="ql-block"><b>無人機拍攝</b></p><p class="ql-block"> 用無人機拍攝羅弗敦群島簡直是為風光攝影加上了翅膀!這里的地形、光線和自然結構本身就非常立體,而無人機可以帶你跳脫地面視角,捕捉那些肉眼根本無法完整看到的高維美感。羅弗敦群島的很多風光攝影作品都是無人機俯瞰式構圖。</p><p class="ql-block">作為游客,需要提前在挪威或歐盟任何一個國家考證注冊(https://flydrone.no/register)。另外,需要查詢無人機的禁飛區(https://avinor.no/en/corporate/at-the-airport/drones/register-flight)。從禁飛區地圖可以看出,我們這次行程的地方,除了Leknes機場附近5公里是不能飛無人機,其它地方都可以飛無人機。</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無人機瞭望</h3> 我這次帶了DJI Mavic 3 Pro和三塊電池,因為飛行拍攝的機會很多,三塊電池還是有點不夠用。前面幾天基本算是風平浪靜,加上白雪覆蓋,無人機非常出彩,拍攝了好多自己喜歡的照片。后面幾天,風特別大,每次飛無人機都是心驚膽戰,很多時候只敢在自己上空飛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雪化了后幾天又是大風</p> <p class="ql-block"> 在Leknes的一次拍攝,被一個當地居民告知我們違規,結果他拍了我們的車牌,說是要報警。我們趕快收工離開,開出去約幾百米轉彎的地方,就被警察給攔截了。2個警察分別對我們的2輛車進行了盤問,又是看證件,又是拍照,搞得我們都好緊張。據說附近有軍事觀察站,不可以飛無人機,村民只要看到就會報警。負責我們這輛車的警察叫 Christ,是個高個子的帥小伙,也很客氣,一番盤問后,又查看了我們無人機上拍攝的照片,幸好這些照片就是一些居民住房,而且飛行高度非常定。最后決定放我們一馬,口頭警告了一下了事。真是有驚無險。</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雪中的居民房</h3> Hamnoya的大橋是一個經典機位,每天早上都有好多攝影師聚集在這里拍攝和飛無人機。一次我將飛無人機飛到橋下,準備沿岸邊的小紅房拍一段視頻。突然接到低電量的報警,無人機啟動自動返航,向橋下飛去,如不及時取消自動返航,無人機到了橋下,將向上起飛回到地面,由于起飛時環境比較暗,避障功能可能沒有啟動,無人機有可能直接上升,撞向橋底,后果不堪設想。我馬上取消返航,但溫度有些低,觸屏反應很慢,急死人了,幾次嘗試后,終于取消了自動返航,這時又是一陣強風,我馬上換成S檔,迅速從橋下飛出,一下沖出一二百米,幾番忙慌操作后,終于把無人機安全飛到橋面上空,慢慢安全降落,一顆心總算定下來了。 后來又發生了一個無人機事件。芝加哥攝友HP有一次傍晚飛無人機時,因為天太黑,無人機的避障功能不工作,結果把無人機撞到附近的山壁上了。無人機吧嗒吧嗒的使勁閃小紅燈,可能是翅膀受損,無法起飛無人機,還真是束手無策。看來這個情況還時常出現,我在2個月前一個朋友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希望大疆考慮在翅膀有問題的情況下允許強制起飛。<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華燈初上</h3> 無人機撞落的地方大約有100米高,坡挺陡峭,爬上去不安全。接下來幾天HP到處打聽,希望能找到什么機構提供服務幫助把無人機撿回來。由于是冬天,所有的戶外活動公司都關門不上班。終于在幾天以后找到一個波蘭來這里打工的小伙子愿意幫忙,把無人機撿了回來。無人機撿回后,看上去損傷不太嚴重,HP簡直是高興壞了。萬分感謝這個小伙子。有趣的是當HP按原來約定付200美元給他的時候,小伙子猶豫了半天,說他的時間值不了那么多錢,最后只愿意接受100美元。太淳樸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藍光時段的Lofoten群島</h3> <b>極光拍攝</b><br> 因為羅弗敦群島地處北極圈內,每年9月到次年4月都是觀看極光極佳時間,很多游客和攝影師也會這段時間到這里來觀看和拍攝極光。<br> 根據幾個極光軟件的預測,在我們出發前2天曾有過一次5級的大爆發,而我們這段時間極光都比較弱,最高在3-4級,因而還有些失望。<br> 沒想到在第一天晚上,我們在Dragon Eye的海邊就看到了強烈的極光,這完全出乎意料,真是有些小激動。不過那天晚上我的激動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我將相機和鏡頭在海邊摔壞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晚拍攝的極光</h3> 第二天晚上,我們來到著名的網紅點Lofoten Beach拍攝日落,日落后,又等到了極光,可惜天上有不少云,有些干擾。<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Lofoten Beach的極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Lofoten Beach的極光</h3> 在我們離開的那天凌晨2,3點,我們又遇到極光大爆發。感謝攝友老崔,提前到外面觀察后給我們通風報信,我們一直拍到天微微泛亮,完美的結束了這次行程。 總體來講,這次還是非常幸運,10天有三次不錯的極光,尤其是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天上也幾乎沒有什么云。這次的經驗也說明來這些預測軟件也不太靠譜,只要是3級以上,就有可能看到較強的極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amnoya小島看極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極光與流星同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邊看極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極光下的小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院的極光跳舞</h3> <b>羅弗敦群島的居民住房</b><br> 羅弗敦群島(Lofoten)的居民住房非常有特色,既體現了北極圈內生存的實用性,比如斜屋頂便于積雪滑落,防止屋頂被壓塌,結實木屋框架以便抵抗強風等等,同時也保留了濃厚的挪威海岸文化風格,顏色鮮明(紅、黃、白為主)。紅色為最常見的顏色,以前紅色顏料便宜(用魚肝油或牛血調制),所以大多數漁村小屋都是紅的,而黃色和白色因為顏料較貴,過去常用于富人或教堂。這些住宅是大眾喜歡的美學與文化兼具的攝影題材。<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紅色小教堂</h3> 這是一個網紅小魚屋,我在幾個不同的時段對它進行了拍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邊的一個居民住宅,非常現代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灣邊的小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魚港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魚港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魚港灣</h3> <b>Lofoten群島的海灘</b><br> 雖然地處北極圈,但它的海灘美得不可思議,海灘上除了小魚屋外,還有很多奇特的地質結構,海浪拍打,背靠尖銳陡峭的山峰,是那種讓人“以為走進冰島,但卻多了一層靜謐夢幻”的存在。冬季這里更是與雪山、極光、寒風共存。<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ragon Eye</h3> <b>海灣,山峰及其它</b> 10天很快就過去了,感謝天馬的組織,和大家的陪伴,我心滿意足的離開羅弗敦群島,2天的飛行,幾經周折和幾杯啤酒后,終于安全回家了。 <b>后記</b><br> 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這里的公共廁所。我們在在羅弗敦群島的Ramberg的一個小購物中心休整,上廁所。這里有小超市,咖啡店,和小禮品銷售臺,郵局,和游客中心。天呀,這里的廁所需要付費使用,10nor,大約90美分,好在它允許使用信用卡,我們都沒有當地貨幣,否則太難堪了。相信信用卡公司也是一頭霧水,這是什么情況,90分還有刷卡。歐洲有好些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我其實一直不能理解,這些發達國家為什么會這樣處理這種事情,不是聲稱為高福利國家,連上大學都可以免費,為啥在乎這區區一點費用呢。上廁所不是文明社會人的生理基本需求嗎,而且是人人平等,需求一樣。其實維持費用可以在商家的銷售環節中吸收掉呀,這樣大家生活不是可以輕松一些嗎?完全理解不了這里面的邏輯。<div><br><div> 回到洛杉磯后,我的相機鏡頭花了$670修好了。<br> </div><div> HP的無人機送至大疆后,因為沒有配件,無法修復,大疆干脆就送了一個新的給他,算是皆大歡喜。<br></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巩留县|
民权县|
漠河县|
长宁县|
田林县|
霞浦县|
儋州市|
灌云县|
临安市|
富平县|
离岛区|
湛江市|
仙桃市|
获嘉县|
珠海市|
永兴县|
广汉市|
福贡县|
洪江市|
吴堡县|
兴和县|
阳谷县|
罗城|
乌海市|
包头市|
临泽县|
嘉荫县|
新丰县|
鄂托克旗|
涿州市|
杂多县|
棋牌|
丽江市|
冷水江市|
碌曲县|
隆子县|
磴口县|
宣威市|
许昌市|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