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歷史起源】</p><p class="ql-block">羅馬數字起源于古羅馬,是歐洲在阿拉伯數字傳入之前使用的一種數碼,現在應用較少。它的產生晚于中國甲骨文中的數碼,更晚于埃及人的十進制數字,但是,它的產生標志著一種古代文明的進步,只是沒有數字0。</p><p class="ql-block">大約在兩千五百年前,羅馬人還處在文化發展的初期,當時他們用手指作為計算工具。為了表示一、二、三、四個物體,就分別伸出一、二、三、四個手指;表示五個物體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個物體就伸出兩只手。這種習慣人類一直沿用到今天。人們在交談中,往往就是運用這樣的手勢來表示數字的。</p><p class="ql-block">當時,羅馬人為了記錄這些數字,便在羊皮上畫出 Ⅰ、Ⅱ、Ⅲ 來代替手指的數;要表示一只手時,就寫成“Ⅴ”形,表示大指與食指張開的形狀;表示兩只手時,就畫成“ⅤⅤ”形,后來又寫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這就是羅馬數字的雛形。</p><p class="ql-block">后來為了表示較大的數,羅馬人用符號 C 表示一百。C 是拉丁文“centum”的頭一個字母,centum 就是一百的意思(英文“century”就是由此而來)。用符號 M 表示一千。M 是拉丁文“mille”的頭一個字母,mille 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 C 的一半,成為符號 L,表示五十。用字母 D 表示五百。這樣,羅馬數字就有下面七個基本符號:</p><p class="ql-block"> I V X L C D M</p><p class="ql-block">相應的阿拉伯數字表示為:</p><p class="ql-block"> 1 5 10 50 100 500 100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馬數字與十進位數字的意義不同,它沒有表示零的數字,與進位制無關。所以當時的人們表示0用空格表示。</p> <p class="ql-block">【記數方法】</p><p class="ql-block">相同的數字連寫,所表示的數等于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如:Ⅲ=3;</p><p class="ql-block">小的數字在大的數字的右邊,所表示的數等于這些數字相加得到的數, 如:Ⅷ=8、Ⅻ=12;</p><p class="ql-block">小的數字(限于 I、X 和 C)在大的數字的左邊,所表示的數等于大數減小數得到的數,如:Ⅳ=4、Ⅸ=9;</p><p class="ql-block">正常使用時,連寫的數字重復不得超過三次;</p><p class="ql-block">在一個數的頭頂上畫一條橫線,表示這個數擴大 1000 倍,如:Vˉ=5000。</p> <p class="ql-block">【組數規則】</p><p class="ql-block">有三條須注意掌握:</p><p class="ql-block">基本數字 Ⅰ、X 、C 中的任何一個,自身連用構成數目,或者放在大數的右邊連用構成數目,都不能超過三個;放在大數的左邊只能用一個。</p><p class="ql-block">不能把基本數字 V 、L 、D 中的任何一個作為小數放在大數的左邊采用相減的方法構成數目;放在大數的右邊采用相加的方式構成數目,只能使用一個。即V、L、D三個數字不連用,亦不作被減數。</p><p class="ql-block">僅允許相鄰位級減法,嚴格來說,IL表示49是不規范的,因I與L不是相鄰位級(中間隔了X)。所以,V與X只能減I,L與C只能減X,D與M只能減C。</p><p class="ql-block">可用口訣記憶:</p><p class="ql-block"> 減“1”不減“5”,隔級不可減。</p><p class="ql-block"> 減左只一次,疊加不過三。</p> <p class="ql-block">【對照舉例】</p><p class="ql-block">一位數</p><p class="ql-block">Ⅰ-1、Ⅱ-2、Ⅲ-3、Ⅳ-4、Ⅴ-5、</p><p class="ql-block">Ⅵ-6、Ⅶ-7、Ⅷ-8、Ⅸ-9</p><p class="ql-block">兩位數</p><p class="ql-block">Ⅹ-10、Ⅺ-11、Ⅻ-12、XIII-13、</p><p class="ql-block">XIV-14、XV-15、XVI-16、</p><p class="ql-block">XVII-17、XVIII-18、XIX-19、</p><p class="ql-block">XX-20、XXI-21、XXII-22、</p><p class="ql-block">XXIX-29、XXX-30、XXXIV-34、</p><p class="ql-block">XXXV-35、XXXIX-39、XL-40、</p><p class="ql-block">XLV-45、XLIX (IL)-49、L-50、</p><p class="ql-block">LI-51、LV-55、LX-60、LXV-65、LXXX-80、XC-90、XCIII-93、</p><p class="ql-block">XCV-95、XCVIII-98、XCIX (IC)-99</p><p class="ql-block">三位數</p><p class="ql-block">C-100、CC-200、CCC-300、</p><p class="ql-block">CD-400、CDXC (XD)-490、</p><p class="ql-block">CDXCV-495、CDXCIX-499 (ID)、</p><p class="ql-block">D-500、DC-600、DCC-700、</p><p class="ql-block">DCCC-800、CM-900、</p><p class="ql-block">CMXC (XM)一990、</p><p class="ql-block">CMXCIX (lM)-999</p><p class="ql-block">四位數</p><p class="ql-block">M-1000、MC-1100、MCD-1400、MD-1500、MDC-1600、</p><p class="ql-block">MDCLXVI-1666、</p><p class="ql-block">MDCCCLXXXVIII-1888、</p><p class="ql-block">MDCCCXCIX (MDCCCIC)-1899、</p><p class="ql-block">MCM-1900、MCMLXXVI-1976、</p><p class="ql-block">MCMLXXXIV-1984、</p><p class="ql-block">MCMXC (MXM)-1990、MM-2000、</p><p class="ql-block">MMMCMXCIX (MMMIM)-3999</p> <p class="ql-block">?注:括號里是不規范的表示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位數以上</p> <p class="ql-block">【記錄改動】</p><p class="ql-block">“IIII”這種記號是 14 世紀時特有的,因為法國的查理五世,下令不準用“Ⅳ”,他認為這個“Ⅳ”是眾神之王朱庇特名字的縮寫(在古典拉丁文中,J 和 I 同為 I,U 和 V 同為 V,因此 IV 即 JU,朱庇特 Jupiter 的簡寫),因此,他們不希望神的名字看上去像個數字,也就是“避諱”,從此“Ⅳ”必須寫成“IIII”</p> <p class="ql-block">【發展前景】</p><p class="ql-block">公共紀念建筑物、鐘表、日歷、電視節目制作年份、英文、法文等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所寫的書籍、文件的章節編號(多用大寫字母),例如:Chapter ⅩⅩⅠⅤ(第二十四章)、Section ⅤⅠ.3(第六段之第三節)。</p><p class="ql-block">有序列表(ordered list)的編號:(多用小寫字母),例如:i(第一項)、ii(第二項)、iii(第三項)、iv(第四項)、v(第五項)、vi(第六項)。</p><p class="ql-block">2015 年 7 月,意大利羅馬表示,將放棄使用羅馬數字,因為對現代人來說太復雜。議會已下令將街道指示牌、官方文件改成意大利文寫法。羅馬市議會通過法案,市內的街道指示牌、身分證明文件、帳單以及官方文件都會改成意大利文寫法。例如數字 2 的羅馬數字“II”、將改為意大利文的“secondo”。</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國家統計局表示、意大利只剩下首都羅馬使用羅馬數字,官方希望全國統一使用相同的數字系統。雖然街道標示牌或公文不會馬上改變,身份證等其他文件,將會發行新的版本。</p><p class="ql-block">羅馬宣布這一新措施后,就被痛批是一種“文化自殺”行為。官方竟然帶頭破壞羅馬珍貴的文化資產,而且使用意大利文寫法也沒有比較簡單。文化界更表示,保存羅馬數字不僅具有文化價值,更是一種身份認同,影響對未來新一代的教育,呼吁相關部門三思。</p><p class="ql-block">隨后,羅馬市政府出面辟謠稱,這道政令僅僅是按照意大利國家統計局的要求,對相關數據庫進行的規范化處理而已:“我可以向羅馬市民保證,不會有任何一塊路牌會被替換,而市政府也無意廢除羅馬數字”。</p> <p class="ql-block">【中國應用】</p><p class="ql-block">我國 20 世紀 60~70 年代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冠字號碼中也采用了羅馬數字。此外,在書稿章節及科學分類時也有采用羅馬數字的。</p><p class="ql-block">21 世紀,羅馬數字已是一種應用較少的數量表示方式。羅馬數字主要用于某些代碼,如產品型號等。有的鐘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時數的。計算機 Unicode碼收錄有合體的羅馬數字 1~12和50、100、500、1000。由于書寫繁難,所以后人很少采用。</p> <p class="ql-block">【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羅馬數字里沒有 0。這種記數法有很大不便。如果表示 8732 這個數,那么就得寫成</p> <p class="ql-block">如果要有 0 就方便多了。0 引入的時間是在中世紀,那時歐洲教會的勢力非常強大,他們千方百計地阻止 0 的傳播,甚至有人為了傳播 0 而被處死。</p><p class="ql-block">羅馬數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在原有的 9 個羅馬數字中本來就不存在 0。羅馬教皇還自己認為用羅馬數字來表示任何數字不但完全夠用而且十全十美,他們甚至向外界宣布:“羅馬數字是上帝發明的,從今以后不許人們再隨意增加或減少一個數字。”0 是被人們禁止使用的。</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一位羅馬學者在手冊中看到有關于 0 的內容介紹,他認為 0 對記數是很有益處的,于是便不顧羅馬教皇的禁令,在自己的著作中悄悄記載了一些關于 0 的用法,并把一些有關 0 的知識以及在運算中所起到的作用暗中進行傳播。這件事被羅馬教皇知道后,馬上派人把他給囚禁了起來并投入了監獄。教皇為此還大發脾氣地說:“神圣的數,不可侵犯,是上帝創造出來的,決不允許 0 這個邪物加進來,弄污了神圣的數!”</p><p class="ql-block">再后來這位學者就被施以酷刑,從此以后就再也不能握筆寫字了。但是黑暗終究戰勝不了光明,人們一旦意識到 0 的重要作用,就會不顧一切地沖破教會的束縛,大膽地使用起它來。</p><p class="ql-block">公元725年,比得和他的同事已經使用了零,并用字母N(N是nulla的簡稱,拉丁文釋義為零)代表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沅陵县|
开阳县|
惠来县|
西畴县|
察隅县|
西华县|
陇西县|
甘肃省|
资中县|
蓬溪县|
本溪|
马尔康县|
田林县|
恩施市|
开原市|
突泉县|
平南县|
辽中县|
通许县|
方山县|
普格县|
江阴市|
吉林省|
仁化县|
拜城县|
禹州市|
沅江市|
华宁县|
彝良县|
赤壁市|
婺源县|
苏州市|
陇南市|
苍梧县|
泾阳县|
石家庄市|
敦化市|
宁强县|
沙湾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