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說到“莊”,涉及地方、場所的應該是村莊、田莊、茶莊之類的,從這個角度而言,石家莊無疑就是中國最大的“莊”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匆匆經過石家莊的機會不少,但駐足這個城市,看看她的容顏,觸觸她的肌膚,嗅嗅她的氣息,這還是第一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雖然居住石家莊的妻子的同事兼朋友多次盛邀,但總未成行,促成這次三五日之行的,是慕名去看中醫,而一下高鐵,朋友便偕她的兒子我的賢侄驅車來接,頓時至“莊”如歸的感覺撲面而來,一如身邊蕩漾的春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了解一座城,就要從了解他的前世開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個春天,我走進了石家莊解放廣場,走進了廣場旁的老火車站,走進了老火車站旁的老石太飯店,走進了飯店旁的石門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切都那么和諧,以至于新老建筑間沒有一絲違拗,感覺到石家莊的前世今生過渡的水到渠成,我深深地走進石家莊的歷史中,又輕輕地邁入現代化的石家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進石家莊解放廣場,“勝利之城”的大型城雕矗立在藍天下,它銘刻了解放石家莊戰役的歷史。雕塑的正面“飄揚”的巨大黨旗下,28位普通戰士組成的群像,構成了石家莊解放后歡呼的場面,大幅的紅旗疊加,展現了人民軍隊奮進激昂的革命精神,而雕塑后面設計的兩位沒有穿軍裝的游擊隊戰士,則是解放石家莊的生力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城市的解放,是6000多名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天地間,安放著這座城市之魂,這是石家莊新生的紀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進這座承載了石家莊歷史的老火車站,就走進了石家莊的歷史中。原來這老火車站的各個大廳已布設為石家莊解放紀念館,其實這座老火車站本就從歷史中走來,由它來講述石家莊的歷史再合適不過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家莊的前身為石門市,由于京漢鐵路(1903年比利時修建,現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1907年法國修筑,現石太鐵路)在這里交匯,這個滹沱河畔的小村莊逐漸躋身到城市的行列,1947年解放后,石門市更名為石家莊市,1968年河北省的省會才由保定遷至這里,這座城市也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火車站后的老火車還在,綠皮的,甚至它的車牌,“石家莊——廣州”,也依舊緊緊地貼在它的身上,不過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穿梭,它一身疲憊,靜靜的停在站臺上,依然保持著出發時的樣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橋,位于石家莊市中心,是石家莊市的地標性建筑,建于1907年,全長150米,高7米,寬10米,共23孔;橋身全系石灰巖砌成,坡面平緩;橋頭兩側各有石獅雕塑二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太、京漢鐵路的通車,把市區自然分成東西兩部分,過往的車輛、行人通過,經常發生火車軋死或撞傷人、畜的事故。鐵路員工和各界代表聯名上書正太鐵路局的法國總辦,要求撥款建橋,法國總辦卻一直置之不理,正太鐵路工人對此非常氣憤,經部分工人倡議,全線華、法(國)員工2500人,每人捐獻一日工資,籌齊了建橋經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北唐山人趙蘭承包了建橋工程,1907年春季開始施工,當年秋季便建成了跨越正太鐵路的大橋。從此,火車從橋下暢通,行人從橋上跨越,方便了過往行人和車輛。當時的市民為鐵路工人慷慨無私精神所感動,編歌謠夸贊道:“大石橋,大石橋,工人血汗來建造,一塊青石一份情,青石哪有情義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該橋因采用大塊方石砌成,故名大石橋。石家莊俗稱的橋東、橋西即以此橋為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橋,經歷了風雨和炮彈、戰爭和解放的洗禮,毀滅和重修,大石橋在風雨中屹立,在毀滅中重生,它曾身骨堅硬,它曾身負重傷,它默默無言地守護著這座城市,這里的人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石橋旁邊的正太飯店,是石家莊現存最早的法式古典主義建筑,建成于1907年,與正太鐵路同年竣工,總建筑面積約4800平方米。為石家莊建市前的地標性建筑。被譽為“先有正太飯店,后有石家莊”,見證了這個城市從村莊到現代都市的變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為石家莊最大最豪華飯店,正太飯店曾接待過孫中山、蔣介石、周恩來等軍政要員。抗戰至解放戰爭?時期被日軍占領為兵站部,后成為國民黨軍事據點;1947年晉察冀野戰軍攻克正太飯店,標志著石家莊徹底解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太飯店仍在營業,接待著四海賓朋,飯店的門前,一塊花式招牌異常醒目:正太飯店118歲了,1907——2025。</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紀念館里看到一張照片,日寇站在被炸的殘破的大石橋上,狂妄地叫囂和獰笑著,心里做著“大東亞共榮”的春秋大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國民黨軍隊據大石橋和正太飯店負隅頑抗,曾揚言至少可以固守石家莊三個月,結果六天時間便被攻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石家莊解放紀念碑,是石家莊解放的一座豐碑,石家莊解放,是人民解放軍“奪取大城市之創例”。朱德總司令欣喜之余,寫下了《攻克石門》一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盡滅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秦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攻堅戰術開新面,久困人民動笑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毗鄰解放廣場的灣里廟步行街夜市,華燈璀璨,流光溢彩,人流熙攘,一家家別致的店鋪排過去,溫暖的氣息迎面而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家“土家鮮肉餅”的食窗前排起了長隊,我買了十元兩個鮮肉餅,和妻找一張街上的長桌椅,慵懶地坐下,吹著春風,嘗著剛出爐的,咝咝冒著熱氣的肉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據說這是20世紀初隨著正太鐵路的開通建設的老街,歷經百年,滄桑而又時尚。</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新河县|
望都县|
馆陶县|
泰和县|
色达县|
抚宁县|
牡丹江市|
舟曲县|
莱阳市|
榆中县|
阳曲县|
普陀区|
郎溪县|
桃源县|
白玉县|
沁源县|
灌南县|
湖南省|
海丰县|
临高县|
康定县|
紫金县|
左贡县|
红原县|
咸丰县|
西峡县|
贵阳市|
荆门市|
当涂县|
育儿|
沙雅县|
新竹县|
瑞安市|
于都县|
阳信县|
娱乐|
牟定县|
兴城市|
广东省|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