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朱元璋還在與張士誠陳友諒苦戰爭奪天下時,就接受了謀士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當定都南京皇袍加身后,立刻就開始了修筑南京城墻這項規模宏大的工程。建成后的南京城墻不僅長,全長35.2公里,還確實很高,普遍高18~26米,由于地勢差異,最高的竟達67米。</p><p class="ql-block"> 與其它城市格格正正的建城形式不同,南京的城墻依照山形地勢蜿蜒曲折最后合攏。有人說這城墻完工后的圖形酷似朱元璋的臉。說這話放在過去是要殺頭的噢!</p><p class="ql-block"> 朱皇帝長的是一張長臉,傳說當年給朱皇帝畫標準像的畫師被殺了好幾個,因為照實畫了,朱元璋看了不高興。后來的一位畫師揣摩出朱皇帝的心思,給他畫了張天庭飽滿、地格方圓,面容端正的標準像,朱皇帝看后甚是高興,于是龍顏大悅,賞賜了那位畫師。</p><p class="ql-block"> 看來“自知之明”也是個千古難題。</p> <p class="ql-block"> 就從神策門開始講起吧。神策門位于城北,曾叫過得勝門,民國時改稱和平門。它的西邊有個中央門,可惜那段城墻和城門后來被拆,只剩下一個地名了。中央門、中央路其名稱留存至今。敢以“中央”命名地名的地方,可能只有南京了。</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墻分皇城、內城、和外城幾道。內城有城門13座,神策門是其中之一,外城有城門18座,由于工程量過于厐大,內城完工后,外城規劃有了,城門位置也定了,不過只完成了城郭雛形,并沒有筑成完整的城垣。</p> <p class="ql-block"> 現在所觸碰到的這城墻的每一塊城磚,都是真真切切的六百多年前明朝的實物啊!城門上的門樓早幾年修過,基本還保持了原貌。這里的一磚一石,經歷了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真的是國寶!透過磚上的銘文好像還能感覺到造磚工匠和筑城民夫身上留下的余溫。</p> <p class="ql-block"> 這幾塊字跡稍顯清晰的城磚上寫明有來自袁州宜春的、有來自南昌府新建縣的、有來自九江府彭澤縣的,官員、工匠都留名在上。</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中國最早的產品質量責任可追蹤的范例。每一塊磚通常包含以下內容:它來自哪里,府、州、縣,提調官、通判、主薄、司吏,總甲、甲首、小甲,窯匠、造磚人,身份姓名都印在磚的側面,都可追溯到人,從而保證了磚塊的規格尺寸、燒造質量。這做法在世界范圍,前無古人。</p> <p class="ql-block"> 城樓外地面上看到對稱的兩個舊的石刻建筑構件,圖案和雕功稱的上精美。室內樓上下現在是一些史料陳列。</p> <p class="ql-block"> 決心反清復明的鄭成功,1659年率兵北征南京,當時兵臨城下,南京告急。豈料清軍援兵很快抵達,兵分三路攻擊鄭軍,鄭軍終敗于神策門下。鄭成功見大勢已去,撤離,北征之役宣告失敗。</p> <p class="ql-block"> 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之后1863年至1864年太平軍與清軍在南京反復拉鋸作戰,最后神策門、太平門多處城墻被清軍炸塌。太平軍最終不敵,敗北。</p> <p class="ql-block"> 神策門下,屢經戰火洗禮。</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墻下探可發現,與其它城門甕城防御體系結構不同,神策門的甕城是朝向外面的,這與一般正常的城門防御設計思路是完全相反的。據說這是朱元璋軍師劉伯溫的精妙設計。不過最終也未能改變歷史發展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 前面提到的早年被拆除的中央門那段城墻及城門,現在只剩下遺址。部分殘存的墻基得到了保護,并對部分墻體進行了修復。幾十年后,故址上的小樹已長成參天大樹,殘垣荒丘被改造成了市民公園。</p> <p class="ql-block"> 回到神策門,從這出發,在城墻上一直向南走,可以看到左側就是城外,遠處是波光粼粼的玄武湖,右側就是城內繁華的市區。冷兵器時代,這一座高墻就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屏嶂。</p> <p class="ql-block"> 城墻下就是市民和游人休閑游覽的環湖路。路的兩邊一面是風光旖旎的湖光山色,一邊是秀美的公園綠化帶,隨著四季變化,各種樹木花卉呈現出不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這一段城墻的下面就是玄武湖西邊的杉林氧吧。林間的木棧道不規則的延伸在杉林中,高大的杉樹和林間濕地里生長的各種低矮的常綠植物,形成了讓人倍感舒適的自然環境。游人徜徉其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與自然相融的愜意。</p> <p class="ql-block"> 這段城墻的內側,30米范圍內清退了所有建筑物,全部綠化美化,公園化,給了市民一個優美舒適的環境。從高處遠望,古老的城墻與現代化的城市建筑并存,暢想與感慨同在。</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隧道正是從這段城墻下邊穿過,有效緩解了城北地區東西向的交通壓力,而且對自然環境和景觀沒有絲毫影響。一個不錯的城市規劃設計。</p> <p class="ql-block"> 從神策門我們已經走到了玄武門。</p><p class="ql-block"> 玄武門是1908年兩江總督端方在籌辦南洋勸業會(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博覽會)時,為方便與會客人游覽玄武湖而決定新開的一座城門。城門建好后,因端方的繼任者張人駿是河北豐潤(今唐山)人,于是就叫了“豐潤門”。1910年南洋勸業會成功舉辦,歷時半年,30多萬人參觀。</p><p class="ql-block"> 民國之后豐潤門改稱玄武門,并由當時的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題寫城門匾額。其實南京原來皇城的北門就叫玄武門,只是后來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p> <p class="ql-block"> 這份簡介,內容比較簡潔,方便我們南京人以及外地游客來認識南京明城墻這一珍貴的歷史遺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井陉县|
射洪县|
安平县|
土默特右旗|
石渠县|
洞头县|
长丰县|
桐庐县|
安达市|
安阳县|
定边县|
竹北市|
平乡县|
勃利县|
克拉玛依市|
恩施市|
灵山县|
天柱县|
新郑市|
石门县|
蓝山县|
潼南县|
开江县|
赫章县|
红河县|
金秀|
苗栗市|
黎平县|
镇平县|
全南县|
滨海县|
巴林右旗|
新巴尔虎右旗|
微山县|
木兰县|
饶阳县|
江安县|
衡山县|
德清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