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14日,野頭小學將安全教育課通過"班會認知+集體倡議+實戰演練"三維聯動,開展防踩踏專題教育活動,讓"有序即安全"的意識深植師生心間。</h3> <h3>主題班會:看見危險,學會自護<br> 各班通過卡通視頻、情景劇還原踩踏案例直觀演示,提煉"三要三不"口訣:要靠右、要扶墻、要護頸;不逆行、不蹲下、不喊叫。</h3> <h3>國旗下講話:以案為鑒,敬畏秩序<br> "2014年上海外灘事件中,遇難者平均年齡僅22歲。"付校長用沉重的數字敲響防踩踏警鐘</h3> <h3> 防踩踏實操演練<br>發生踩踏時,我們應該怎么做?</h3> <h3>第一步:冷靜觀察,化身"雷達探測器"<br> 通過播放商場、樓梯間踩踏事故動畫,學生們發現"所有危險都有前兆"。"低頭玩手機""彎腰系鞋帶"‘’推搡中摔倒‘’等都是危險隱患。</h3> <h3>第二步:標準防護,解鎖"小刺猬防御術"</h3> <h3> ‘’手肘撐開保護面部及胸口‘’</h3> <h3> "十指交叉護后腦,手肘向前護太陽穴!"</h3> <h3> 迅速蜷成"球狀":雙膝并攏貼胸,背部拱起形成安全三角區。這個姿勢既能保護內臟,又能留出呼吸空間。</h3> <h3>第三步:智慧移動,修煉"人潮沖浪技巧"</h3> <h3> 用弓字步抵御沖擊,雙手握拳保護胸口和頭部,確保呼吸空間。</h3> <h3> 和家人同行遇到擁擠人流時,可以躲在家長身后,緊緊拉住家長腰部。</h3> <h3>第四步:預防為先,爭當"安全小哨兵"</h3> <h3>教育延伸:安全無小事,警鐘須長鳴<br> 這場"理論+實踐"的安全教育,把抽象的"秩序"具象成可操作的生存技能。當孩子們懂得彎腰系鞋帶應靠邊、發現掉落物品不拾撿、上下樓梯不擁擠、校園活動不打鬧推搡時,野頭小學的安全教育已從應急演練升華為日常素養。</h3> <h3>牢記踩踏“三要,四不要”<br>1、“三要”<br>①要逃:看到有擁擠的情況,不能上去湊熱鬧,要迅速離開現場,并且在逃離時,不要盲目地跟隨周圍的人流移動,盡可能向人少的地方移動。<br>②要躲:發覺擁擠時,應該立馬避到一旁,選擇安全的地點短暫停留避險,以免被卷入人群中無法脫身。<br>③要穩住:如果已經陷入人群當中,一定要先穩住雙腳,并盡量靠墻或抓住電線桿等牢固的物體以穩住身體。<br>2、“四不要”:<br>①不呼喊:在發生擁擠時,切忌胡亂大喊大叫或尖叫,不要在人群中傳遞虛假信息,這樣會造成人們的恐慌心理,場面更加混亂。<br>②不逆:在發生事故時,干萬不要逆著人群逃離,這樣不僅會阻礙人群的逃生速度,而且容易造成摔倒,引發踩踏事故。<br>③不蹲:擁擠發生時,盡量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態,即便是錢包、鞋子被擠掉,也不要貿然彎腰去撿,更不要因為害怕就蹲在原地不動。<br>④不窒息:在人群擁擠中前行時,要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通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松原市|
东辽县|
英德市|
保定市|
巧家县|
凯里市|
台湾省|
沅陵县|
灯塔市|
商丘市|
孝昌县|
蓝田县|
敦化市|
望城县|
正宁县|
麟游县|
应城市|
舟曲县|
榆中县|
南昌市|
轮台县|
荃湾区|
清水县|
合阳县|
电白县|
增城市|
衡南县|
绥德县|
巴中市|
益阳市|
绍兴市|
平果县|
堆龙德庆县|
玛纳斯县|
广水市|
静安区|
宜黄县|
安塞县|
永善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