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2025年3月20日)天空像一片無垠的湖水,湛藍(lán)而寧靜。陽光明媚但不刺眼,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這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好天氣。我們在重慶當(dāng)?shù)貓竺麉⒓勇眯袌F(tuán)天坑地縫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天生三橋,地處仙女山南部,位居仙女山與武隆區(qū)之間,景區(qū)內(nèi)天生石橋氣勢磅礴,林森木秀、飛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霧、泉、峽、峰、溪、瀑,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以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三座巨型天然石橋為核心,兼具雄、奇、險、秀、幽等特色,被譽為“世界天生橋群之最”。</p> <p class="ql-block">? 天龍橋?:三橋之首,高235米,跨度300米,橋下有迷宮般的穿洞和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取景地天福官驛。</p><p class="ql-block">? 青龍橋?:垂直落差最大(高281米),雨后常現(xiàn)彩虹,宛如青龍騰空,獲稱“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p><p class="ql-block">? 黑龍橋?:橋洞幽暗如黑龍盤踞,以四眼懸掛泉(如珍珠泉、三迭泉)為特色,泉水靈動。</p> <p class="ql-block"> 天生三橋獨特景觀?為“三橋夾兩坑”:三座橋縱向排列,橫跨羊水河峽谷,形成兩個巨型天坑,地貌罕見。原始自然風(fēng)貌:懸崖萬丈、飛瀑流泉、修竹密林,兼具險峻與幽靜。</p> <p class="ql-block"> 進(jìn)了景區(qū)就行走在山路上,穿過山洞,直奔天坑的掛壁旋轉(zhuǎn)電梯……。</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乘坐觀光旋轉(zhuǎn)電梯幾秒鐘便下至谷底。天坑三橋懸崖高聳,落差近300米。身處谷底,那種震撼感無以言論。</p> <p class="ql-block"> 天生三橋以地質(zhì)奇觀和生態(tài)多樣性著稱,是喀斯特地貌的經(jīng)典代表,適合自然愛好者與攝影愛好者深度探索。</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fēng)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gòu)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天坑三橋——百仞石壁飛泉流瀑,尤其是百仞石壁上的水流從空而降,散成無數(shù)輕煙般的小水滴,真的是“花雨不沾衣”。盡管經(jīng)歷了上千萬年的風(fēng)雨,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的三座石拱橋仍保持著磅礴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 天龍橋:天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橋,又名頭道橋,高大厚重、磅礴氣勢,以雄壯稱奇。橋高235m,橋厚150m,平均拱橋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度147m。天龍橋橋下發(fā)育有兩個穿洞,左(南)側(cè)的穿洞稱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側(cè)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窩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動的痕跡,地下伏流曾經(jīng)從左穿洞流過,后來齪彎取直改道為右側(cè)的穿洞。</p> <p class="ql-block">天福官驛</p><p class="ql-block">在天生三橋的天龍橋的坑底院有一座座青瓦灰墻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落前掛著的燈籠上寫著“天福官驛”四個字。該驛站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處“鉆天鋪”和“白果鋪”間之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館,后毀于兵燹。該建筑位于武隆天坑,天生三橋的青龍橋下端,坑底有條谷底大道,寬約5米,仿如古時驛道,可通行木制車,騎馬。房屋位于道旁,屋頂被天龍橋萬丈深淵所籠罩。四周巖石崢嶸,灌木蒼翠,有一種陰深蕭煞之氣氛。</p> <p class="ql-block"> 電影《變形金剛4》《滿城盡帶黃金甲》取景地,保留仿唐建筑“天福官驛”及機(jī)械怪物模型。</p><p class="ql-block">2007年與云南石林等共同列入“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青龍橋:青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橋,又名中龍橋,因雨后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橋面高度為281m,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橋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青龍橋以高大著稱,達(dá)281m,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著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p> <p class="ql-block">青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橋,又名中龍橋,因雨后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橋面高度為281m,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橋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青龍橋以高大著稱,達(dá)281m,為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著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p> <p class="ql-block"> 黑龍橋:黑龍橋為羊水河峽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橋,橋名古已有之,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條黑龍蜿蜒于洞頂而得名。橋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為三橋中最高者;橋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橋面寬達(dá)193m,亦為三橋中寬度最大者。黑龍橋洞道的側(cè)壁及頂部窩穴、溶孔、天鍋、流痕等溶蝕形態(tài)十分普遍,反映了古伏流的水流特征。洞壁北側(cè)發(fā)育有霧泉、珍珠泉、一線泉、三迭泉等4處懸掛泉,風(fēng)格迥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大新县|
太原市|
东光县|
庄河市|
壤塘县|
尤溪县|
兰考县|
榆中县|
鲁山县|
谷城县|
靖边县|
容城县|
丰城市|
渝北区|
达孜县|
贡山|
双牌县|
泾阳县|
阿坝|
阿尔山市|
昌江|
晋城|
荆州市|
泽库县|
繁峙县|
盘山县|
阜平县|
乌拉特前旗|
土默特左旗|
松潘县|
临武县|
衡东县|
桂平市|
湘阴县|
建始县|
分宜县|
宁国市|
西乌珠穆沁旗|
大安市|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