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宋時期李漎涇北接吳淞江,南接蒲匯塘、肇嘉浜,再接漕河涇。李漎涇是行船的船夫上岸歇腳之地,今天交通大學大門口有一對像橋欄桿的建筑就是表明李漎涇就在這個位置。從漕河涇的地名上就知道,漕河一定是走漕糧,所以歷史上應該有相當一段時間,南方的官糧是通過漕河涇到肇嘉浜、蒲匯塘,經李漎涇到吳淞江往東出海,運往北方;要么由吳淞江往西,到京杭大運河后,再運去北方。由于李漎涇兩岸常住人口的增多,北宋開寶三年在李漎涇的北岸,建起了"法華禪寺"。聚集人氣后成法華鎮,從此曾盛極一時,被稱為“滬西首鎮”,更有“先有法華 后有上海”的說法。</p><p class="ql-block"> 史志記載,公元1126年,洛陽花匠逃難南方,攜帶牡丹來到法華鎮,就地栽培,用揚州芍藥進行嫁接,育成以盆栽為主的法華牡丹,就此享譽江南,并有“法華牡丹甲四郡”的盛譽。有詩形容:“富貴原推第一花,中州佳種更堪夸。每逢谷雨春和候,只聽人人說法華。”計楠所著的《牡丹譜》錄有104種牡丹名品,法華牡丹就占48種。</p><p class="ql-block"> 清朝后期李漎涇淤積,法華浜填成法華鎮路,法華鎮風光不再。1958年,法華牡丹被移入中山公園。后中山公園又建了牡丹園。一同移入公園的還有700年歷史的香花橋。舊橋原在法華禪寺門前。</p><p class="ql-block"> 如今法華鎮路這里只剩2棵古銀杏樹,還記憶著這里曾經繁華的法華禪寺和浦西第一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梅州市|
巨野县|
竹山县|
辽中县|
高淳县|
邢台市|
介休市|
乐山市|
台中市|
庄河市|
香港
|
博罗县|
德格县|
拜城县|
大洼县|
庆元县|
柘城县|
广西|
兴隆县|
永安市|
商河县|
玉山县|
原阳县|
郑州市|
肃宁县|
塔城市|
墨竹工卡县|
抚顺县|
青海省|
德阳市|
佛山市|
宜黄县|
乌拉特中旗|
仙游县|
阳曲县|
游戏|
九龙县|
邵东县|
桂阳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