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下一次相遇</p><p class="ql-block"> 文/云和</p><p class="ql-block"> 曾經無數次,我都在心底祈禱,如果下一站有幸與這個世界再次相遇,如果有自己做選擇的機會,我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做一株小草,做一株遠離鬧市、普通到無人問津的小草。</p><p class="ql-block"> 寄身于深山老林最偏僻的角落,無需多大地方,亦無需厚實或肥沃之土,亦無需勉強渡日之外之土(世界資源有限,不敢亦不想貪多)。只需一抷薄土,哪怕勉強能滋養一根根須,不至于讓“我”“餓死”的微土,當然如果“死”到“我”頭,抑或“我”的“死”可以換取眾生之生,即便卑微如我,亦愿盡一份己之綿薄之力,欣然向死。我不在乎胖瘦,亦不在乎“養生喪死”之物之厚薄,日常所居,只需勉力維持活著的狀態,就已知足。但凡我活著,只要我的“左鄰右舍”需要幫助,定當竭盡所能,正如母親所言:“誰活著都不容易,能拉一把實一把”。總之,我只想做一株默默無聞、連名字也無的小草,不想人知道,也無需人知道,不想打擾人,也不想被人打擾,如若有幸遇到志同道合者,有幸遇到愛惜我者,則定當好好珍惜,涌泉相報,反之,則淡然處之,不執著,不強求。簡而言之,如果再次與這個世界相遇,我只想做一株超然物外、特行獨立、完全隸屬于自己的小草。</p> <p class="ql-block"> 今天,當我看到解老師出的詩題時,再次審視自己的夢想,恍然發現,小草想全然做自己,也非易事。無論是資源有限的原因,還是生態平衡維持的需要,植物之間、動植物之間都存在著合作與競爭并存的關系,于是乎,小草縱是淡泊,也難保不招非議;小草乃自然之小草,縱是自己將自己邊緣化,也難保“獨善其身”,不僅有風雨等自然災害,還有同類資源的掠奪者,亦有蟲害、病毒等入侵者,等等,等等。總之,生于自然,全然做自己,真的很難!</p> <p class="ql-block"> 不過,也別恢心,想做一件事,只要內心足夠虔誠,便是上天也樂意助我們一臂之力。要想全然做自己,雖說不容易,但不等于“完全不行”。我是一切的本源,當我們歷煉到能力足夠突出時,無需競爭,也能心想事成,全紅嬋就是典例;當我們內心豐盈、“免疫力”夠強,外物全然影響不了情緒時,也無所謂競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是明證;當我們全然放下“我執”,修煉到寵辱皆忘時,“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更是全無“競爭”之念,楊絳就是范例 。</p><p class="ql-block"> 想要堅守初心,活出心中的自己,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是最大的修煉場,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于我們而言,皆是修煉。仔細想來,生活中諸多不如意者皆源于我們認知之局限,若是喝涼水也塞牙,那是在提醒我們不夠警覺,涼水里有刺激牙齒的細菌,如果我們提前有預判,把它煮開,不就安然無恙;若是走路莫名被突如其來的瘋狗吠咬,那是在提醒我們不夠謹慎,如有預判,小心遠離不就萬事大吉……“吃一暫,長一智”,經歷過后痛定思痛的反省,一次,兩次,無數次,總有一次會提升我們的認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歸正題,下一場再遇,遇見誰,遇見什么樣的生活,全在我們自己。安居當下,用心體驗當下的每一種生活,在體驗中,不斷總結,持續反省,反省中逐步提高認知,從而提升自己的生命維度。要知道,生命維度每高一度,按吸引力法則,我們吸引的磁場就更干凈一些,那,我們的幸福指數就更勝一籌,如此,我們想要的靈魂自由、做最好的自己的目標不就指日可待了。</p><p class="ql-block"> 此時此刻,心底一個聲音涌起:下一場再遇,從每一個“當下”開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延寿县|
平原县|
新泰市|
弋阳县|
望江县|
丁青县|
石狮市|
开江县|
分宜县|
嵩明县|
辛集市|
普洱|
卢湾区|
渝中区|
福州市|
察雅县|
阿图什市|
南靖县|
五河县|
资源县|
宜君县|
孝义市|
东至县|
荆门市|
郴州市|
阳江市|
历史|
深州市|
大冶市|
平南县|
蒙山县|
鲁山县|
鄱阳县|
康平县|
汪清县|
阿克陶县|
黔西县|
云南省|
长泰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