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羅云與夲文作者劉景亮(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對于老朋友的新認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羅云評傳》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劉景亮</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最近,閱讀了一些介紹羅云先生的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guān)于他一段簡介:1964年從事導(dǎo)演工作以來,他導(dǎo)演160多部舞臺劇,其中,23部發(fā)行光碟,14部中央電視臺播放;創(chuàng)作、改編、移植劇本,大戲9部,小戲1出;執(zhí)導(dǎo)電視劇30多集,電視綜藝晚會20多臺;為《梨園春》欄目導(dǎo)演節(jié)目600余個;在30多家報刊雜志發(fā)表藝術(shù)評論、論文等300余篇,結(jié)集出版為《藝耕集》、《戲曲藝術(shù)散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還有廣泛的興趣,學(xué)習(xí)了針灸,在繪畫、書法、篆刻方面頗有造詣。在從事導(dǎo)演工作以前,他還有過10年的演員生涯,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戲曲舞臺形象。他是河南導(dǎo)演隊伍中,導(dǎo)戲最多、涉獵戲劇樣式最多、得獎最多、整體成果最豐富的導(dǎo)演。他用自己豐厚的藝術(shù)成果塑造了自己的輝煌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與羅云是老鄉(xiāng)、老同事、老朋友,一個樓上辦過公,一個鍋里攪過勺,原以為很了解,很熟悉。一旦有人把他的藝術(shù)成就整體地、全面地、一下子推到我的面前,真的讓我大吃一驚,發(fā)現(xiàn)我以往并不真正認識這位老友。以往的了解,是分散的,零星的,日積月累的,記著后邊的忘了前邊的,因而不是整體的全面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在我感嘆對羅云老友并不真正了解時,李煥霞送來她撰寫的《羅云評傳》書稿,讓我閱讀。非常感謝,這部書稿讓我對羅云這位老朋友有了新認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當(dāng)時的書名是《云中漫步》,讀著讀著,我感到這書名提供的意象好準(zhǔn)確!我的這位老朋友確實是在云中,在“云中漫步”,腳下踏出一條五彩斑斕的路,讓我仰視,讓我吃驚,甚至有些不可思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羅云是個只做舞臺劇導(dǎo)演的人,一生能有160多出大戲立于舞臺,足以讓人敬重;如果他是一位藝術(shù)理論工作者,能有300多篇理論文章,百萬字,也完全撐得起“理論家”“評論家”的頭銜;如果他是一個從事電視文藝的導(dǎo)演,能有幾十集電視劇、20多臺綜藝晚會、600余個節(jié)目,同樣能得到同行認同;如果他是一個編劇,能夠創(chuàng)作、移植、改編大戲9部、小戲1出,也足以當(dāng)?shù)闷饎∽骷曳Q號。我好賴也算藝術(shù)圈里人,深知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艱辛,這些成就放在一個人身上,真的要做夢也得在創(chuàng)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云先生能夠擁有如此豐厚的成果,首先有賴于他的天賦,他對藝術(shù)的天生感受力、理解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漁在《閑情偶寄·重機趣》中說:“填詞種子,要在性中帶來。性中無此。做殺不佳……噫!性中帶來一語,事事皆然,不獨填詞一節(jié),凡作詩、文、書、畫、飲酒、斗棋,與百工技藝之事,無一不具夙根,無一不本天授?!边@段話是不是對“夙根”“天授”太過強調(diào),沒有討論的必要。藝術(shù)創(chuàng)作需要天賦,應(yīng)該是眾人的共識。羅云先生在表演、導(dǎo)演、理論、劇本文學(xué)、書、畫、篆刻等多個藝術(shù)門類取得成就,沒有獨特的“夙根”、“天賦”是不可能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而,羅云先生擁有如此豐厚的藝術(shù)成果,僅僅憑借天賦行嗎?必須有后天的努力。他在后天奮斗的過程中有哪些與眾不同呢?或者說有哪些可供吾輩效法呢?帶著這個問題,我更加認真地閱讀書稿,從書中我看到了他奮進拼搏中的不同尋常之處:刻苦勤奮、持之以恒、謙虛好學(xué),還有大工匠般的精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羅云讀到小學(xué)二年級就進入了戲曲團體,后來雖然到了上海戲劇學(xué)院進修,也只有一年半的時間,多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他刻苦自學(xué)、潛心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如果僅僅是在舞臺上演戲,憑著良好的專業(yè)技能就可以大體勝任。但他后來做了導(dǎo)演,已經(jīng)不單是演好一個角色,要揭示劇本的文化內(nèi)涵、把握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這就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知識儲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后來他又進入了藝術(shù)理論領(lǐng)域,這不僅需要戲劇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哲學(xué)、美學(xué)、心理學(xué)、社會學(xué)、歷史學(xué)等更廣泛的學(xué)術(shù)準(zhǔn)備。我們從他導(dǎo)演的劇目和導(dǎo)演闡述中,特別從他的理論文章中,看到了他海量的知識存量以及跨界的閱讀。我原來一直很奇怪,他是從哪里挪移了這么多知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讀了他的傳記,我才從零星開出的書單中,從一些斷斷續(xù)續(xù)的記述中,看到了他的閱讀,看到了他獲取豐厚知識付出的辛勞。有時候排演一出嚴(yán)肅的歷史劇,就要有幾百萬字的閱讀。雖然書中沒看到對他“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奮攻讀的直接描述,但是,從他一生的藝術(shù)成就,從他排演一出戲時所做的功課,從他為追求精益求精而嘔心瀝血地挖戲、摳戲,你完全能夠感受到他的付出,看到一個刻苦勤奮的羅云導(dǎo)演。執(zhí)著、堅韌、持之以恒,這是所有成大事者必須具有的品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云評傳》中也給我們展現(xiàn)了羅云先生的這種品格。書中這樣描述羅云作為演員時的執(zhí)著和堅持:他牢記“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古訓(xùn),一直堅持天不亮就喊嗓,無論春夏秋冬,雷打不動。只要聽說練嗓的好方法,必作嘗試。商丘的護城河,開封的潘楊湖,北京崇文門附近的鐵路線,天津中華劇院的墻角,……都曾經(jīng)留下過他喊嗓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于練功,更不惜力。拿頂,一上來就是50分鐘,練腿功,把腿吊在樹上,膝蓋上壓著20斤的鐵坨,連洗臉的時候,也是把臉盆放地上,雙腿伸直岔開來洗。坐下時就練盤腿,站著時練金雞獨立。劇團轉(zhuǎn)場坐在貨運車上,那空出的地方就成了他的練功場。甚至在輪船上他也不怕頭暈嘔吐堅持練功。這段描述告訴我們,作為演員的羅云,語默動靜都在練功,這種堅持,使他成為功底深厚、同行關(guān)注的好武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不可抗因素,羅云由演員轉(zhuǎn)為導(dǎo)演,他知道導(dǎo)演需要更廣博的知識,他一直堅持閱讀,閱讀歷史書籍和有關(guān)理論書籍,也一直堅持盡可能多地觀摩學(xué)習(xí)兄弟劇種的藝術(shù)語匯,學(xué)習(xí)姊妹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段。我敢說,在同齡人中,能夠趕上羅云先生的閱讀量和藝術(shù)觀摩量者,那是少之又少。自從干上和愛上導(dǎo)演這個職業(yè)之后,也有一些誘惑向他招手,例如文化廳領(lǐng)導(dǎo)多次談話讓他去省級大團當(dāng)團長,他一次次拒絕,后來,自己要求到河南省文化藝術(shù)研究院做一名從事導(dǎo)演實踐和導(dǎo)演研究的布衣平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云先生的執(zhí)著,似乎是他的一種習(xí)慣,是性格的一部分。即使對自己的業(yè)余愛好,也表現(xiàn)得極其執(zhí)著。為學(xué)習(xí)刻章,他竟把都是數(shù)百頁的《怎樣刻印章》、《鄧石如篆書》兩部書的文字、圖片全部摹寫下來。我看過他的摹本,字字認真,慎終如始,連印章都描摹得以假亂真。有如此執(zhí)著、堅韌的努力,怎能不成正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書中還寫了羅云先生的謙虛好學(xué),這是他成功的又一原因。他一直把“知不足”和“藝多不壓身”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涉獵那么多藝術(shù)門類、大量閱讀、廣泛觀摩,其實都源自“知不足”的謙虛。在《羅云評傳》中寫到了羅云所接觸的老師和朋友,對這些師友的特點、藝術(shù)追求、藝術(shù)成果,還有這些師友關(guān)于藝術(shù)的話語,羅云都記在心理,有的還記在本上。他還有對這些師友的精到評價。這就告訴我們,他具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闹t遜,以求學(xué)求教的心態(tài),記住周圍人的優(yōu)點、長處和見識,然后轉(zhuǎn)化為自身的素養(yǎng)。</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云評傳》同時記述了羅云所看到的劇種、劇目,所接觸的藝術(shù)家的風(fēng)格和成就,還有一些研討會、培訓(xùn)班的研討、學(xué)習(xí)的內(nèi)容,重要的發(fā)言講話,等等。這些文字當(dāng)然都是羅云先生提供,年逾七旬,能把這些都記得清清楚楚,不僅是記憶力問題,只有具備謙虛好學(xué)的品格才能做到。當(dāng)然,這些記述使這部傳記具有了很強的知識性。應(yīng)該感謝傳記作者李煥霞記述的細膩,更要感謝羅云先生能夠提供這些珍貴的資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些資料讓我想起與羅云先生的交往,在我的記憶中,他與我在出差的路上、一起散步、春節(jié)閑聚,總是在談?wù)撍囆g(shù),引導(dǎo)我探討藝術(shù)問題。他是從不虛度光陰的人,擠出一切能夠擠出的時間用于學(xué)習(xí),占有藝術(shù)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羅云導(dǎo)演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他那大工匠般的精細。如果悉心閱讀《羅云評傳》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件事的細節(jié)都記述的非常清晰詳細。他自己導(dǎo)演過的戲,觀摩的戲,劇作者、音樂設(shè)計、主要角色的扮演者,都是明明白白。我是一個做理論工作的,按理說應(yīng)該非常重視資料,但是慚愧,哪怕是我認真看過的戲,讓我講出一大堆人名,我是根本辦不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云先生就大不一樣,如書中記述的1974年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qū)文藝樣板戲調(diào)演,豫劇兩個劇目、曲劇一個劇目、越調(diào)一個劇目,羅云負責(zé)的是越調(diào)《龍江頌》。而其他豫劇和曲劇節(jié)目的大小角色,A、B角的演員姓名也都記述得清清楚楚。或許讀者會驚異羅云的記憶力,其實是羅云的精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常去羅云家,很清楚他的精細:從20世紀(jì)50年代開始看戲的說明書,按劇種分裝在檔案袋里完整地保存著,涉及19個省市、62個劇種、1000多劇目。不少戲劇藝術(shù)家、著名演員的藝術(shù)資料在他那里形成一個個藝術(shù)檔案。歷來的會議記錄、看戲記錄一本一本全部存放著,他的看戲記錄不僅有文字,還有舞臺調(diào)度、舞臺美術(shù)的圖畫。他排演的劇目、晚會、電視劇的導(dǎo)演闡述、分鏡頭本、串臺詞全部保存完好。報刊發(fā)表的對他導(dǎo)演劇目的評論文章,都仔細地剪貼成冊,在他那里,我就看到了我所撰寫的、連我自己都不記得、更找不到的好幾篇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的業(yè)余愛好成果,篆刻的圖章、描摹的篆刻書籍,都存放有序……更何況他還搬家八次!這體現(xiàn)了他的敬業(yè),也體現(xiàn)了他的精細。讀著他的傳記,想著我所看到的有關(guān)事情,除了自愧,還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羅云不成家,天地難安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讀《羅云評傳》,看到羅云先生的成果,讓人欽佩,也讓人頓生發(fā)奮之志;讀《羅云評傳》,看到羅云先生的奮斗和奮斗精神,讓人敬仰,也讓人頓起效仿之心。所以這不僅是一部傳授知識的書,而且是一部催人進取的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愿更多的讀者朋友像我一樣喜歡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劉景亮 2019年10月8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原載《東方藝術(shù)》202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作者系河南省文化藝術(sh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研究院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研究員、著名戲劇理論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羅云導(dǎo)演永遠活在我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心中!</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科技|
昌都县|
崇礼县|
西安市|
仙游县|
长沙县|
新蔡县|
民丰县|
张家界市|
侯马市|
饶河县|
蒙阴县|
工布江达县|
长武县|
山东|
满洲里市|
百色市|
仁寿县|
镇雄县|
扎赉特旗|
凌海市|
淮南市|
永修县|
始兴县|
六盘水市|
那曲县|
遂宁市|
武功县|
上高县|
杭锦旗|
梅河口市|
冀州市|
隆德县|
葵青区|
沙湾县|
梁河县|
安化县|
德保县|
南涧|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