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所有的旅行都是“走讀”。</p><p class="ql-block">行走,閱讀所見。</p><p class="ql-block">不過烏魯班巴這一天的走讀更名副其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秘魯的烏魯班巴地區現在是印加土著最后的家園,歷史上曾由印加皇家直轄管理,所以地名處處帶了“圣”字。蜿蜒湍急的烏魯班巴河被稱為圣河,圣河沖刷出的河谷被稱為圣谷。圣谷是皇家的糧食生產基地,散布著印加帝國的堡壘、神殿、糧倉、梯田、灌溉系統等許多遺跡。一些古老的村莊也被保護起來作為歷史的遺存對世界進行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早就上路,兵分兩部,其實從庫斯科落地團里就已經把一輛大巴換成兩部硬派中巴,預示要去走山路遠路。</p><p class="ql-block">烏魯班巴位于庫斯科西北。出庫斯科首先要穿街走巷閱讀城市。比之昨天的拘于一兩處景點更能獲得一個完整全面的閱讀印象。酒店位于古城核心區域,處于盆地底部,所以一路步步走高。車經平民區、老城區以及正在改造和無力改造的邊角區域。雖是走馬觀花,但是所見全面概括了古城總體。細到嚼古柯葉的老婦。丑到成堆的垃圾。</p><p class="ql-block">上路伊始,便發現許多平民的住宅,和埃及有的一比,都是未完成式,屋頂未封,露著鋼筋,以備后續。</p><p class="ql-block">后來便私下詢問地導——印加人可以娶幾個老婆?</p><p class="ql-block">她驚奇地打量我,意思是你好奇怪——昨天問古柯,今天問老婆。</p><p class="ql-block">我解釋說埃及人因為可以娶四個,所以他們的房子都是開口的,上不封頂,露著鋼筋,準備娶一個老婆蓋一層。這里的房子也是這樣,那么不是為了繼續娶老婆?</p><p class="ql-block">她說老婆按法律規定就是一個,但是和國內一樣,以前皇族不受限制,現在有錢人實際上也不受限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谷地貌十分豐富,瑰麗多姿。令人想起我國七八月份的大甘南。廣闊的原野,秾綠的草原,盛開的野花。起伏的丘陵,陡峭的溝壑,聳立的雪山。未鋪裝的道路。</p><p class="ql-block">一路閱讀下來,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停留看莫雷梯田遺址。</p><p class="ql-block">該遺址據說發現于1932年,晚于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還是看石頭。圈套圈的石頭。</p><p class="ql-block">再次感慨——印加人真是善于壘石頭。</p><p class="ql-block">我按自己的理解看,該梯田遺址整體上非常像一個古代的競技場或者劇場。主席臺都有。也許建造之初印加人就賦予了它多種功能,收了莊稼以后可以在那里就地舉行慶祝活動。只把它解釋成自動利用雨水灌溉的農田系統有些牽強——規模太小。是的話也不過是個模型。但是它的周邊沃野廣闊,全是現成的良田,印加人何苦出那個孫力搞這么個東西,難道就是為了表現自己會壘石頭!</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停留是參觀馬拉斯鹽田。
</p><p class="ql-block">這個應該和我國西藏芒康的鹽田有的一比。都是建在河沿上。都是就地取鹵。規模也差不離,都是綿延數里。
</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芒康鹽田建在瀾滄江畔,地質的顏色灰紅,一邊歸藏族,一邊歸東巴人。馬拉斯這里的鹽田沒有紛爭,只歸馬拉斯人,地質的顏色淺,而且堰壁上掛滿了鹽霜,呈現整片的白花花,鹽田的分塊又小如棺材,所以隔遠了打眼一看極像耶路撒冷橄欖山的猶太墓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路走讀一路想,對印加文明的認知,在專家那里應該已經分為兩極,一極過于小看,一極搞得過于玄秘。
</p><p class="ql-block">根據考古發掘,印加文明興盛于中世紀。
</p><p class="ql-block">考古可證,那時候的印加人已經掌握了高超的黃金、青銅以及除了鐵以外的金屬冶煉鑄造技術。已經會建設發達的農業灌溉系統、綿延的驛道和巨石的建筑。另外,他們在醫學、織布和染色方面也相當發達。已經掌握了高精尖的開顱術。
</p><p class="ql-block">印加人的主食主要是平地玉米和高地馬鈴薯,因為他們只飼養羊駝和駱馬,所以肉食比較單一。
</p><p class="ql-block">印加帝國擁有龐大的軍隊,軍隊使用的冷兵器多種多樣。他們懂得彈射,可是不懂使用火藥,所以軍隊的戰力應該是落后于同時期的其它文明。
</p><p class="ql-block">印加帝國主要信仰太陽神,并自認為是太陽神的后裔。
</p><p class="ql-block">帝國已經懂得立法。懂得用法律來維持統治。懂得用酷刑來支撐法律。據說會把嚴重觸犯法律者以吊發墜崖的殘忍方式處死。
</p><p class="ql-block">印加人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通過結繩來記錄重大事件。
</p><p class="ql-block">那些神秘的繩結被印加人稱為“奇譜”。它是在一根主繩上串連上千根副繩組成的一個復雜的記錄系統。
</p><p class="ql-block">奇譜是印加人留給別的文明的一個千古奇謎。有人認為它太原始落后,也有人認為它先進到不可思議。有科學家燒了N臺計算機也沒能揭曉它的謎底,只能大概其把它定位成一個三維立體的書寫體系。
</p><p class="ql-block">但是印加文化的后續發展,遭到了西方文明的騷擾、阻斷和摻水。城市已經面目全非。只有在圣谷這里,也許還保留了一些純粹。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在莫雷梯田那里買了一對表面有刻畫的葫蘆沙錘作為紀念品。那些可摸可觸的刻紋似乎還保有雕刻者的體溫。我希望通過那對葫蘆能帶回一些印加文明的信息。
</p><p class="ql-block">竊以為印加文明在藝術方面獨領風騷,他們的毛絨織品的圖案以及配色、服裝的設計、陶器等手工藝品上的雕刻紋理都具有獨特的審美韻味,到今天仍然獨樹一幟品味超群賞心悅目異彩紛呈。
</p><p class="ql-block">城里賣的葫蘆表面華麗,但是非人工雕刻,明顯已經使用了現代科技。還比圣谷這里貴一到兩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在一個叫圖奴帕的小鎮吃午飯。</p><p class="ql-block">汽車鉆進路邊一條十分窄仄的小路,正納悶,卻沒想到小路盡頭別有洞天。</p><p class="ql-block">那飯店簡直是印加文化的展覽會。院子里擺著各種工藝品。墻上繪制著色彩微妙內容玄秘的壁畫。有印加樂師在用排簫吹奏印加音樂。自助餐是各種印加特色的食物。有生拌的羊駝肉刺身,醬汁的味道很濃,掩蓋了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院子里養著活的羊駝拱游客親密接觸拍照。</p><p class="ql-block">那里再現了一個印加皇家花園。許多奇花異卉。仙人掌碩果累累。</p><p class="ql-block">在鹽田那里品嘗過仙人掌果。味道好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讀了我的上一篇文字《庫斯科懷古》,老友評論說:看墻印加人不傻。</p><p class="ql-block">我補充:看刻葫蘆,織羊駝絨,吹排簫,印加人還很有品味。</p><p class="ql-block">看竹竿上綁個塑料袋伸到墻外,就是表示屋里有東西要出賣,印加人還既心有靈犀又懂幽默。</p><p class="ql-block">如果再看“奇譜”,印加人還很神。加上壘石頭方面的不可思議,印加文明是外星文明都有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飯后在花園里自由放松地拍了一陣羊駝。</p><p class="ql-block">一直,竊以為人類的性情甚至樣貌都和伴生的動物關系密切。比如西藏人和牦牛,陜甘人和羊,蒙古人和馬,養寵物的人和寵物。</p><p class="ql-block">印加人則是和羊駝。表情很生動。肌肉鼓鼓的,毛皮厚厚的,身體健健康康,也許憨傻呆萌,絕對無毒無害。</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烏魯班巴鎮圣奧古斯丁酒店。</p><p class="ql-block">酒店庭院式的,古香古色。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環境。借了四周山水的光。好像隨機,其實充滿智慧。</p><p class="ql-block">那一路走過的小鎮,路邊的房屋美不勝收,既自然天成,又充溢奇思妙想,是一道又一道的風景,使人一下子就想起多年以前川藏線上的新都橋。</p><p class="ql-block">不是現在的新都橋。現在的新都橋已經被過度開發,失去了那種童話般迷人的韻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店的大堂藝術品薈萃。等候分配房間的空當,團友們在那里不期然聚會。話題漸漸向攝影集中。</p><p class="ql-block">哪里拍的羊駝,選景真好,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p><p class="ql-block">現在的攝影,技術問題相機甚至手機都給你提前解決了。你要解決的就是往哪看的問題。</p><p class="ql-block">你們一直車拍。兩口子不坐在一起,一個人守一個窗戶。</p><p class="ql-block">我們也想車拍,但是車拍的話手機拍不好。你們都是用的什么相機?大的小的。好像沒看你們用手機。</p><p class="ql-block">旅行攝影,和不旅行的攝影,有些要求不同。風景在路上,車拍是必須。車拍的工具,首要是防抖的功能要過硬。不然拍回來的東西沒法看,勉強看能把你看吐了。</p><p class="ql-block">我聽你說你不喜歡豎拍?</p><p class="ql-block">這個本來國務院沒有規定,但是你的生理對你有提醒——你的眼睛是橫著長的。所以橫構圖才是視覺藝術的主流。所以電影電視才發展成寬銀幕。所以照片才四比三不如十六比九。</p><p class="ql-block">同時拍自然風景的話,自然風景也是橫著長的——山川橫亙,大地平鋪是不是。</p><p class="ql-block">當然,這是從藝術的高度討論問題。只是記錄的話另當別論。</p><p class="ql-block">但是還有一點就是大部分手機不是腦子不行而是眼睛不行,鏡頭進不去東西,所以標稱的像素再高也沒用。即使自稱攝影天花板的高端手機,還有個持握問題。攝影如射擊,要想打得準,還是能把家什伸出去比較自如……</p><p class="ql-block">說著說著,眾人無語,自己也只能選擇無語。</p><p class="ql-block">他們大都是一只手機走天下。大都習慣豎拍。雖然已經有好幾個在探究我等的運動相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睡前瓦婦說:不會聊天,一聊準聊死。寫文章也是,不得罪人不是你,也不怕有人報復你。</p><p class="ql-block">我再一次選擇無語。因為我聽瓦婦的語氣,她明顯是在用她的方式對我表示贊許。</p><p class="ql-block">果然,過了一會兒瓦婦又說:不過今天沒事兒。團友里好像沒有發現哪個賣手機。</p> <p class="ql-block">視頻放在最后,考慮有耐心看完圖片文字者,才有可能有耐心看視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新昌县|
宜都市|
淮南市|
新营市|
安国市|
遂溪县|
昌黎县|
临武县|
无棣县|
昭通市|
涡阳县|
视频|
海林市|
新邵县|
苍南县|
桐庐县|
宿州市|
洞口县|
耒阳市|
仁化县|
常山县|
富阳市|
白河县|
巴楚县|
乌兰县|
芦溪县|
扶绥县|
依兰县|
穆棱市|
苗栗县|
灵川县|
桂东县|
华安县|
航空|
白朗县|
浦城县|
津南区|
山丹县|
怀安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