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根據權威百科資料,世界公認的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和西班牙塞維利亞大教堂,有幸都去看過,回顧一下。</h1> <h1><b style="font-size:22px;">1、圣彼得大教堂</b></h1><h1> 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由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等建筑師不斷設計并完善,建于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征之一。</h1> <h1> 作為最杰出的文藝復興建筑,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雖然并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圣彼得大教堂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圣的地點。</h1> <h1>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多位建筑師與藝術家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等都曾參與圣彼得大教堂的設計。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據天主教會圣傳,圣彼得大教堂是宗徒之長圣伯多祿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span></p> <h1> 圣彼得大教堂由于其禮儀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點之一。教宗每年會在此舉行多個儀式,包括圣殿內外的人數,每次約有一萬五千人到八萬人參與。圣伯多祿大教堂與基督教歷史上許多事件都有很強的關聯,早期基督教、教宗國、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h1> <h1> 1503年猶利二世決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之后就是長達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優秀的建筑師主持設計施工,首任總監多納托·伯拉孟特后,在1514年拉斐爾被委任了總監的職位,再之后的1538年為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和1547年則是米開朗基羅。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h1> <h1>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風格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古典主義形式,主要特征是羅馬式的圓頂穹窿和希臘式的石柱式及平的過梁相結合。</h1> <h1> 教堂前面是能容納30萬人的圣伯多祿廣場,廣場長340米、寬240米,被兩個半圓形的長廊環繞,每個長廊由284根高大的圓石柱支撐著長廊的頂,頂上有142個教會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間聳立著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豎起的,它是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方尖碑兩旁各有一座美麗的噴泉,涓涓的清泉象征著上帝賦予教徒的生命之水。</h1> <h1> 大教堂左邊的大門有皇家衛隊守衛,皇家衛隊就是梵蒂岡國家的軍隊。衛士們個個高大魁梧,他們身穿紅黃藍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裝,手握長戟,威風凜凜。他們都是瑞士人,據說在16世紀初教皇克萊芒七世受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的進攻,為了保衛教皇,100多個瑞士衛兵戰死在教堂外,當時的教皇非常感動,于是決定世世代代雇傭瑞士衛兵保衛教堂。</h1> <h1> 呈現在眼前的簡直是一座藝術寶庫。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圣經》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h1> <h1> 2025年3月23日有幸來這座基督圣地參觀一下。</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米蘭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米蘭大教堂坐落于意大利米蘭市中心的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span></p> <h1> 米蘭大教堂于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整個教堂1965年完工,歷時五個世紀。拿破侖曾于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h1> <h1> 1774年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鍍金圣母瑪麗亞雕像)由Giuseppe Perego建造,是米蘭市的象征。</h1> <h1> 1386年,在米蘭的第一位公爵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孔蒂(Galeazzo Visconti Ⅲ)慫恿下,這座教堂開始興建,各國工程師紛紛設計方案。吉安·加萊亞佐·維斯孔蒂希望這一舉措能感動上帝.賜他一個男性繼承人。上帝施恩于他,可就在15世紀早期,維斯孔蒂的后代——殘暴的喬瓦尼·馬里亞在上臺后不久就遭暗殺。</h1> <h1> 1577年完成了初步的建筑,開始供信奉天主教人士參拜。</h1> <h1> 1809年,根據拿破侖的命令,完成了米蘭大教堂的裝飾潤色。</h1> <h1> 米蘭大教堂雖經多人之手,但始終保持了“裝飾性哥特式”的風格。教堂建成后,內部又陸續增建了不少附屬物,直到19世紀末才最后定型。1897年最后完工,歷時五個世紀。</h1> <h1>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規模雄踞世界第二,是僅次于梵蒂岡的圣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教堂之一。</h1> <h1> 米蘭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極其重要。在這里達芬奇·布拉曼特曾為他畫過無數設計草稿,為使得大教堂更加壯麗。拿破侖曾在這里加冕,達芬奇為這座建筑發明了電梯。</h1> <h1> 米蘭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譽為大理石山。米蘭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蘭總教區的主教堂,米蘭教區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區。米蘭大教堂不僅僅是一個教堂,一棟建筑,他更是米蘭的精神象征和標志,也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跡。</h1> <h1><b style="font-size:22px;">3、塞維利亞大教堂</b></h1><h1> 塞維利亞大教堂是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區省會城市塞維利亞市內的著名宗教名勝,是世界三大教堂之一,是僅次于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米蘭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大教堂,</h1> <h1> 該教堂建于15世紀初,在原伊斯蘭教寺院的舊址上改建而成。</h1> <h1> 711年,摩爾人(即今天的阿拉伯人)占領并伊比利半島并在塞維利亞留下了永恒的足跡。1184年,阿拉伯人政權穆瓦希德王朝開始在今天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基址上建造“清真寺”,1198年清真寺完工。1248年,“圣者”費爾南多三世在“光復戰爭”中收回了塞維利亞,趕走了摩爾人。光復后的塞維利亞,需要一座大教堂,于是原來的清真寺就被用作天主教堂。1381年,不耐煩使用清真寺作教堂的塞維利亞人,決定拆除清真寺,在原址上建造“希拉爾達大教堂”,即塞維利亞大教堂。隨著基督教王國的到來,塞維利亞興建了工程浩大的船塢和城堡,從此逐漸繁榮起來。</h1> <h1> 在十五世紀的時候大教堂曾一度荒廢,后來成為幾世紀以來基督徒最大的宗教圣地。</h1> <h1> 哥倫布的靈柩1898年由古巴運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倫布墓。</h1> <h1> 羅馬教皇保羅二世曾于1982、1993年二次造訪塞維利亞大教堂。</h1> <h1> 1987年 塞維利亞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島檔案館共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h1> <h1> 它曾是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宗教建筑,13-16世紀穆瓦希德文明和安達盧西亞基督教文明的非同尋常的見證,與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并稱為世界三大教堂。</h1> <h1> 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建筑時期經歷了穆德哈爾、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等各個時期,以及最后試圖結束上述所有風格的簡單純凈建筑期。整個建筑屬于西班牙哥特藝術鼎盛時期的風格,同時也夾雜著阿拉伯建筑藝術的風格,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藝術精品。</h1> <h1> 2024年10月30日有幸來見識一下這座世界著名建筑。</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三座教堂排名是世界公認的,依據主要為歷史、規模、宗教地位及建筑影響力,數據來源包括天主教官方文獻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世界著名教堂,排名爭議也比較大,我見過的著名大教堂如下:</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圣家堂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家堂大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位于西班牙巴塞羅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年)設計,其建筑風格融合了哥特式、新藝術運動和自然主義元素,以曲線和仿生結構著稱,被譽為“上帝的建筑師”的巔峰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1882年奠基,高迪1883年接手后傾注43年心血,至1926年去世時僅完成不到四分之一。2021年圣母樓封頂,主體結構預計2026年(高迪逝世百年)完工,裝飾工作延續至2030年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程依賴捐款和游客門票收入,技術難題(如復雜石材加工)曾多次延緩進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與高迪其他6件作品共同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既是宗教象征,也是建筑史上的實驗性杰作,展現了高迪“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的理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傳奇的圣家族大教堂承載的不僅是人類虔誠的宗教信仰,更摻雜了對自然的信服和敬畏,試圖向世人展現“神”“人”“自然”三者的關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家堂以其未完成的“永恒感”和藝術獨創性,成為巴塞羅那的精神地標,吸引全球游客與建筑愛好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圣母百花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始建于1296年,歷時175年才最終建成。它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座偉大建筑,被譽為“復興報春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3月21日,來大教堂看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最著名的部分是其巨大的磚造穹頂,由建筑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設計,采用雙層結構,內外兩層之間設有通道,減輕了重量并增強了穩定性。穹頂的建造技術在當時是空前的,至今仍被視為建筑奇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外立面以白、綠、紅三色大理石裝飾,體現了佛羅倫薩的傳統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建筑群還包括圣諾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后者由文藝復興初期著名畫家喬托設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世紀時的教皇力貝里烏斯夢中見到了圣母瑪麗亞,他命令“在今晚下雪的地方建一座教堂”。傳說當時雖然是8月,這里卻下了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4世紀以來經過多次改建,可以看出各個時代的建筑藝術手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的正立面是18世紀興建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筑的開始,突破了中世紀教會的建筑限制,展現了新時代的進取精神。它的設計和建造過程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科學與藝術的結合。</span></p> <h1><b style="font-size:22px;">6、科隆大教堂</b></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位于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span>有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之美譽。是<span style="font-size:20px;">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筑物。始建于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教堂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建筑。2000年2月11日曾來教堂參觀。</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上的著名大教堂承載著人們的信仰,歷時數百年,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豐富遺產,也是建筑史的不朽篇章。以上照片全部由本人拍攝,文字參考了百度資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巖 2025年4月13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大宁县|
民乐县|
澄城县|
罗田县|
承德市|
吉木萨尔县|
永川市|
青浦区|
毕节市|
五台县|
偃师市|
班玛县|
吉林市|
旬阳县|
如皋市|
资兴市|
吴堡县|
墨玉县|
林口县|
济宁市|
蓝田县|
杭州市|
萍乡市|
惠州市|
仁寿县|
云林县|
宁晋县|
根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喜德县|
宜君县|
武宣县|
云南省|
镇远县|
六枝特区|
邛崃市|
沭阳县|
昭觉县|
天长市|
肇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