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臺兒莊古城位于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臺兒莊是座的歷史文化名城,以其豐富的歷史遺跡、獨特的運河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而聞名遐邇。</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東門進入古城。</p> <p class="ql-block">東門</p> <p class="ql-block">古城始建于秦漢,發展于唐宋,繁榮于明清,被譽為“天下第一莊”和“中國最美水鄉”。</p> <p class="ql-block">這次先游的臺灣街。進了東門以后,往右走到頭,有一條東西主街叫臺灣街,這條街上的景點很多,像菩提寺,清真古寺臺兒莊大戰舊址,天齊坊,泰山行宮,還有個藥典博物館,都是在這條街上。還有很多商鋪,旅館,飯館。走到西門處往北走過橋,拐向東走一點,有一個珠算博物館,也是非常值得一游的。</p> <p class="ql-block">菩提寺</p> <p class="ql-block">中正街</p> <p class="ql-block"> 中國軍隊死守的中正門,向征中國軍人不屈精神。</p> <p class="ql-block">登上中正城門</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大戰舊址</p> <p class="ql-block">清真古寺</p> <p class="ql-block"> 1938年臺兒莊大戰期間,清真寺先后為中國守城部隊和入城日軍的指揮所舊址,在戰火中遭受重創。戰后幸存的門樓、沐浴室、北講堂和西小講堂等建筑,于200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臺灣街</p> <p class="ql-block">避風塘</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大戰遺址公園</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遺物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大戰故事館</p> <p class="ql-block">歷史建筑群袁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解慍阜財碑</p><p class="ql-block">該碑為1939年秋袁明鑒所立。“解慍阜財”一一詞出自《孔子家語辯樂解》“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日:“‘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p><p class="ql-block">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后用以指“民安物阜”、“天下大治”之意。</p><p class="ql-block">袁明鑒為袁光漢之侄、袁光晶之子,1938年臺兒莊淪陷后被任命為偽嶧縣第五區區長,并繼其伯、父成為臺兒莊商會第三任會長。為矜夸“功德”,袁明鑒乃在其堂兄袁明哲經營的和順干果行門前立下此碑。</p> <p class="ql-block"> 湖南長沙女子中學18歲女學生劉守玟,毅然棄學離鄉,參加抗日戰地救護隊,擔負起抗戰的責任,在臺兒莊戰場上因搶救連長,中彈流血犧牲。</p> <p class="ql-block">向為國捐軀的烈士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大戰,幸存的建筑墻壁上,仍可見累累的彈痕。</p> <p class="ql-block">李氏故居</p> <p class="ql-block">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 原名安德魯·弗里德曼,匈牙利裔美籍攝影記者,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馬格南圖片社創始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38年,羅伯特·卡帕和導演伊文思等人來到了中國,宋美齡親自下令為卡帕簽發新聞通行證。同年4月,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巨大勝利。卡帕在臺兒莊內外待了15天,冒著生命危險拍了100多幅照片,包括遭日軍空襲后的劫難場面。這些照片通過中國的民航客機送往美國,并隨后發表在了《生活》雜志上。</p> <p class="ql-block"> 遺址公園里有許多戰士們的家書。有人向父母致以最后的祝愿,說自己已經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有人向新婚妻子交代“萬一不幸”,希望對方“希汝改嫁,幸勿自誤”,令人淚目!</p> <p class="ql-block"> 園內尚存義豐恒商號、中和堂、仁壽堂藥店、和順糕點店等清未民初的民房11棟,臺兒莊大戰期間,這里是巷戰的主要發生地,房屋多數毀于戰火,幸存的建筑墻壁上,仍可見累累彈痕.。</p> <p class="ql-block">大戰中幸存的墻體</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運河臺兒莊段</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郁家碼頭</p> <p class="ql-block"> 步云橋,前身為馬公橋,始建于明朝天啟元年,是嶧縣知縣馬希曾為方便群眾出行而捐資修建的。大橋修好之后,百姓對他感激不盡。</p><p class="ql-block"> 可是在嶧縣只當了7個月知縣的馬希曾,卻莫名其妙地離任。當地百姓念其功績,為他立了塊去思碑,尊稱他為“嶧侯、馬公”,此橋也被后世稱為“馬公橋”。</p> <p class="ql-block"> 在 1938年3月28日開始的臺兒莊城區巷戰中,城內絕大部分街巷都被波及。這里也是4月3日進行的激烈巷戰的舊址之一,太平巷十分狹窄,僅容一人通行。防守丁字街一帶的我31師官兵在逼仄的太平巷及其兩側院落中進行從巷口到院落逐室甚至逐墻的爭奪。有的讓兵抓住敵人從墻洞突然刺過來的刺刀,不顧雙手鮮血淋淋,與敵人纏斗。另外的士兵趁機到殘破房頂,向敵人投擲手榴彈。一拔敵人被消滅,另一拔又沖進來。守軍官兵前赴后繼。太平巷喊殺震天,血肉橫飛,狀極慘烈。</p> <p class="ql-block">臺兒莊古城戲樓</p> <p class="ql-block">東陽木雕</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始建于清末,哥特式建筑風格,原由德國籍神父教,信眾最多時達200多人,1938年臺兒莊大戰期間于戰火,2010年恢復重建,作為文化展示場所。</p> <p class="ql-block"> 胡家大院建于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是大戰中幸存下來的古宅之一。大院傍可而建,前有臨街店鋪,后有運河碼頭。既有北方大院的壯觀沉實,又有南方住宅的靈巧秀美,體現了“順天然,親人和”的精神追求。</p> <p class="ql-block"> 蘭婷書寓為一座青樓展館,展示了明、清、民國三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青樓女子會客室及臥室,還設置了三寸金蓮、青樓文化兩個專題展廳。</p> <p class="ql-block"> 閘官署始建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一層官式建筑,是明清閘務官員辦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城寨爭奪戰最初集中在北面城墻、大小北門、泰山廟等處,從3月28日起,進入慘烈的巷戰 ,當時的臺兒莊城有數千戶人家,約五萬多人口、兩萬間房屋,城內除了幾處水汪(塘)和少量空地外,街、巷密如蛛網,房屋鱗次櫛比、我守城官兵與日軍反復進行逐街逐巷、逐院逐屋的爭奪,稍遠用機槍、步槍,近距離則用手榴彈、大刀片,武器用光了,就徒手肉搏,用拳腳甚至牙齒與敵人拼殺。4月3日下午3點半,臺兒莊城內之敵全線向我進攻。守軍以有我無敵的氣概奮起反擊,終于遏止了敵人的進攻。月河街巷戰是當時幾處重要巷戰之一。此次巷戰后,街道和院落內到處尸體枕藉,鮮血橫流,極其慘烈!</p> <p class="ql-block">月河街</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羲之五十世孫王炳別離蟶浦,瑯琊尋根,后居臺兒莊。子孫相繼開設仁壽堂、保壽堂、榮壽堂。其中保壽堂始建于咸豐六年(1856年),王仲芳開設,現恢復建設了部分院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保壽堂</p> <p class="ql-block"> 柳琴戲起源于清乾隆年間,距今約200多年歷史了。是以魯南民間小調“拉魂腔"為基礎,2006年5月20日,柳琴戲由山東棗莊申報,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曲目:《喝面葉》、《狀元打更》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運河稅史館</p> <p class="ql-block"> 通過這次旅行,我對臺兒莊古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是古城的古樸風貌、歷史底蘊、文化氛圍還是美麗的自然風景,都讓我感到震撼和贊嘆。2025.3.1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卢龙县|
南昌市|
瑞昌市|
龙里县|
吉安市|
岳阳市|
高清|
新沂市|
扎囊县|
博爱县|
镇远县|
综艺|
商丘市|
资源县|
吉隆县|
德昌县|
攀枝花市|
汉源县|
安塞县|
渭源县|
上蔡县|
团风县|
阳信县|
义马市|
淅川县|
固阳县|
辰溪县|
博爱县|
通州区|
都安|
日喀则市|
罗定市|
雷山县|
彭阳县|
连州市|
茂名市|
东城区|
昌江|
滨州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