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看看我們的地球》是李四光先生以文學隨筆的形式創作的地質科學類科普讀物。主要講述了地球的年齡、地殼的形成、地質力學的發展、冰川的起源等地質問題。文情并茂,既有科學性,還具趣味性與可讀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本書先由地球的氣圈、水圈引出文章的說明對象--石圈,接著介紹石圈的位置、性質及形成;進一步由石圈的形成,引出人們從古至今對石圈最上層的開發利用。接著又引出如何解決石圈最上層可利用的各種礦物質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由解決方法又進行了深入的探求,引出如何了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進而揭開了有關地球起源之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中國地質之父,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地質學的冒險之旅。每一章都充滿了新奇與挑戰,讓人欲罷不能。它讓我們對地球有了更多的敬畏之心,也讓我們更加珍惜這片孕育了無數生命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從最初的熾熱巖漿,到逐漸冷卻形成地殼;從海洋的形成,到生命的誕生;從恐龍的興盛到滅絕,再到人類的出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書中所揭示的地質運動,讓我對地球的運作機制有了全新的認知。地殼的運動,就像地球的呼吸,時而平靜,時而劇烈。地震、火山噴發,這些看似破壞性的力量,實則是地球自我更新的體現。就像一位老者在寒冬中抖落身上的塵埃,地球也在不斷地重塑自己。這種循環往復的過程,讓我想到生命的輪回。地球上的水循環,也是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正如一位學者所言:“這顆藍色星球是宇宙中罕見的瑰寶,而我們正有幸成為其演化進程中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愿這部著作能喚起你對地球的敬畏之心,并肩負起守護它的使命”。”這讓我想起了張愛玲筆下的上海,那個充滿了浮華與滄桑的城市,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地球,何嘗不是如此?它承載著無數生命的興衰,見證著時間的流逝,而我們,不過是其中的一粒塵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看看我們的地球》這本書,就像一扇通往時光隧道的門,帶領我們穿越四十六億年的時空,去探尋地球的前世今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五月如詩,草色生香,夏日無限好,正是讀書時。科學世界里有著無窮的奧秘,讓我們打開《看看我們的地球》書本,去揭開地球更多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吧!</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
安岳县|
三台县|
沙坪坝区|
桃江县|
桦甸市|
潮州市|
沛县|
孟津县|
通道|
外汇|
长岛县|
玛多县|
灵台县|
湟源县|
永平县|
都匀市|
兴安县|
珠海市|
荥阳市|
登封市|
鄂温|
仁怀市|
大悟县|
桦南县|
秦皇岛市|
西畴县|
五华县|
浦东新区|
昔阳县|
太保市|
安康市|
蕲春县|
疏勒县|
略阳县|
华坪县|
栾川县|
黑水县|
辛集市|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