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章渡古鎮位于安徽省涇縣西南部,青弋江北岸,古稱“漆林渡”,因唐代章姓人捐資重建渡船得名“章家渡”。</p> <p class="ql-block">“吊棟閣”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古鎮章渡一群獨特的建筑物,更以其“江南千條腿”的美稱而聞名遐邇。吊棟閣曾部分毀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的一次兵燹中,民國四年(1915)又遭火災,之后先后重建。“吊棟閣”沿江臨水筑屋,三分之一建筑座落在陸地,三分之二懸空鋪設,下落河埂底地,每間均以木柱支撐。屋架構筑其上,架板齊岸,下空上實。現存97間,沿岸6處下河石階,將其隔為7組,錯落有致,分列有序,又恰似一條彩練,鑲嵌在弋江畔,蜿艇而去。給古鎮平添幾分輕靈和飄逸。</p> <p class="ql-block">章渡鎮歷史悠久,唐時曾置猷州于境域大寧寺前,民國時曾設區署。解放后,設章渡區政府于鎮上,后建人民公社。上世紀八十年代改設章渡鄉政府。2005年始撤鄉設章渡行政村。</p><p class="ql-block">昔日的水上交通重要碼頭依托于優越的地理位置,更兼青弋江水勢汪洋,一帆直指,可通長江。曾是著名的水上交通重要碼頭,昔為太平、石臺、祁門、黟縣等皖南山區諸縣航運通往蕪寧轉抵滬、杭的水碼頭。地勢開擴,傍水建鎮,臨水設渡,在陸路交通不便的大背景下,迎來了臨水古渡水上交通發達的黃金期。</p><p class="ql-block">給這個鄉村集鎮帶來了商貿興隆經濟發展、市面繁榮。在一條長約一華里的鵝卵石鋪嵌的古式街道上,兩邊店鋪作坊鱗次櫛比。</p> <p class="ql-block">古鎮顯得深邃而悠遠,她靜臥著,悠悠地吐納著氣息,延續著自己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章渡作為青弋江畔重要水運碼頭,依靠"吊棟閣"(江南千條腿)建筑群繁榮一時。但隨著陸路交通發展,水運優勢喪失,居民逐漸遷離?。</p> <p class="ql-block">1970年太平湖蓄水后,當地水資源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直接導致依賴水運的商貿活動萎縮,吊腳樓等建筑因環境變化加速損毀?</p> <p class="ql-block">這座古鎮被譽為安徽版的鳳凰古城,因其獨特的風貌和保留完整的古建筑而備受游客們的矚目。然而,受到現代化發展的影響,章渡古鎮正面臨著消失的危機。目前地方政府正在搶救性保護修繕并用作旅游目的地。</p> 而今的章渡古鎮 2025.4.10 漁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白山市|
永登县|
广安市|
五寨县|
驻马店市|
泾源县|
勃利县|
洛宁县|
玛多县|
道真|
石林|
莆田市|
襄城县|
九江市|
东至县|
昌图县|
肥东县|
长泰县|
厦门市|
安平县|
新疆|
谷城县|
武鸣县|
八宿县|
始兴县|
监利县|
霍邱县|
盐山县|
乐都县|
石阡县|
太康县|
诸暨市|
石嘴山市|
辰溪县|
万安县|
涞水县|
贡觉县|
巴彦县|
和静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