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獨樹成林景區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國家級打洛口岸開發區內,距打洛鎮政府3公里,與緬甸小勐拉接壤,出境到緬甸第四特區勐拉約3公里。</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我們來到了這里。</p> <p class="ql-block">當地60歲半價門票,70歲免門票。</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榕樹獨樹成林是一棵高達50多米的古榕樹,當地少數民族稱之為“美龍卡”,翻譯成漢語是“獨樹成林”。</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獨木不成林”,可是自然界唯有榕樹能“獨木成林”,打破了“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的俗語。據植物專家測算,這棵榕樹已有1000多年樹齡,樹幅地面面積120平方米,榕樹左右兩側的主枝上,有36條大小不等的氣生根,垂直而下、相互交纏、盤于根部、扎入泥土,形成根部相連的叢生狀支柱根。此樹塑造出一樹多干的奇特景致,既像一道籬笆,又像一道天然的屏風,是熱帶雨林中的一大奇特景觀,展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藝術魅力。</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樹都是榕樹。</p><p class="ql-block">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為桑科榕屬喬木,原產于熱帶亞洲。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p> <p class="ql-block">榕樹高達30米,可向四面無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之為“獨木成林”。</p> <p class="ql-block">榕樹是屬于桑科的常綠大喬木,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它的樹冠之大,令人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近代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為瑞麗獨樹成林景區題詞,稱贊其為瑞麗人心目中著名的“迎客榕”?。</p> <p class="ql-block">當地的中國郵政發行的加印郵資片上就是這里的榕江。</p> <p class="ql-block">找到這家郵局也花了不少時間。</p> <p class="ql-block">枝條上生長的氣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樹干稱之為“支柱根”。</p> <p class="ql-block">許多榕樹有開展的樹冠、濃蔽的樹陰,一直是傳統的庭院植物,如高榕、菩提樹、垂葉榕、榕樹等。</p> <p class="ql-block">莫里熱帶雨林景區(又稱“扎朵”)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東北部,地處潞西市、瑞麗市和隴川縣交界處,距市區約10-21公里,總面積7平方公里,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60歲半價門票,70歲免門票。</p> <p class="ql-block">石斛。</p> <p class="ql-block">介紹牌子。</p> <p class="ql-block">?佛腳印?:位于金色傣式塔亭內。</p> <p class="ql-block">介紹牌子。</p> <p class="ql-block">?佛腳印?:位于金色傣式塔亭內,足印長96厘米,是東南亞佛教界著名的圣跡,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沐浴后所留。</p> <p class="ql-block">景區以原生熱帶溝谷雨林、瀑布、溫泉為核心景觀,森林覆蓋率高達96%,擁有野生植物1500多種、花卉及香料479種,負氧離子濃度達每立方厘米18萬個,被譽為“人間仙境”和“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不少蝴蝶蘭。</p> <p class="ql-block">還有水車。</p> <p class="ql-block">樹上都是蝴蝶蘭。</p> <p class="ql-block">介紹牌子。</p> <p class="ql-block">雨林生態?:古木參天。</p> <p class="ql-block">八寶樹王。</p> <p class="ql-block">八寶樹王(胸徑6米)</p> <p class="ql-block">介紹牌子。</p> <p class="ql-block">樹包石。</p> <p class="ql-block">云南這樣的樹很多。</p> <p class="ql-block">藤蔓縱橫。</p> <p class="ql-block">坐花環。</p> <p class="ql-block">絞殺樹。</p> <p class="ql-block">?扎朵瀑布?:落差60米,是滇西南地區最大的瀑布,藏于雨林深處,水聲如雷,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傣語“莫里”意為“美麗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畹町口岸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云南省西部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南部 , 與緬北重鎮九谷市隔河相望 , 地處320國道終點 , 系我國通往緬甸及東南亞的咽喉 , 國家一級口岸。</p> <p class="ql-block">畹町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南部,與緬甸鄰邦一河之隔,與緬北重鎮九谷市隔河相望,總面積103平方公里 , 國境線28.646公里,地處 320 國道終點,系我國通往緬甸及東南亞的咽喉,國家一級口岸。</p> <p class="ql-block">這里必須打個卡。</p> <p class="ql-block">“畹町”二字系傣語音譯,意思是“太陽當頂的地方”。總人口2萬多人,土地面積95.3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僅5千多人,是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1985年1月,撤銷畹町鎮(縣級),設立畹町市(縣級市)。</p><p class="ql-block">1999年1月,撤銷畹町市,并入瑞麗市,設立瑞麗市畹町經濟開發區(副縣級)。</p> <p class="ql-block">畹町作為祖國西南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朝王驥將軍三征麓川,屯兵畹町;清朝明瑞大將兩次征緬,踞畹町而馳鐵騎。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沿海通道絕大多數被日寇封鎖,為戰略需要,國民政府斥資修筑滇緬公路,邊疆 20 萬民眾以血肉之軀,8 個月的時間筑成滇緬路,建成畹町橋。</p> <p class="ql-block">畹町南側,中緬交界的河上,是著名的兩國界橋──畹町橋。</p><p class="ql-block">畹町橋是一座抗戰名橋,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華民族處于危亡之際。當時,日軍封鎖了我國與國際聯系的絕大部分陸海通道。為打通國際交通線,滇西20萬民眾日夜奮戰九個月,于1938年8月建成滇緬公路,畹町單孔石拱橋亦同期建成。從此,畹町橋成為我國與國際聯系的唯一陸路交通要道,擔負起了拯救炎黃子孫的歷史重任。3200多名南洋華僑機工把大批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我國抗日前線,從1938年8月至1942年4月共輸送了45萬余噸抗戰物資,極大支持了我國的抗戰。1942年,日軍集結重兵進攻緬甸,企圖切斷中國抗戰的唯一“輸血管”和“生命線”——滇緬公路。為了抗擊日寇和保障滇緬公路暢通,1942年3月我國派出十萬遠征軍踏過畹町橋入緬抗擊日軍。1942年5月3日,日寇鐵蹄踏過畹町橋,隨之怒江以西2萬多平方公里國土淪陷。1945年1月20日,中國遠征軍將日寇趕出畹町國門,滇西抗戰全面勝利,創全殲守敵之范例,開收復國土之先聲。畹町橋亦毀于戰火,同月由美國工兵重建貝雷式鋼架橋,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畹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寨子。二戰期間,由于日軍封鎖了中國所有的海上通道,畹町成了中美英盟軍的大本營和物資集散地,幾十萬中國抗日的遠征軍也從這里出入國境。畹町與緬甸九谷鎮有著邊民自由往來,友好互市的悠久歷史。</p> <p class="ql-block">1938年8月,滇緬公路建成通車3000 多名南洋機工將大批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從畹町入境運往國內戰日前線。</p> <p class="ql-block">日寇為全面占領中國,出兵緬甸,切斷滇緬公路,為保緬甸公路暢通,1942 年 3 月,中國遠征軍 10 萬余人從畹町出境赴緬作戰。作戰失利,日寇沿滇緬公路長驅直入,1942 年 5 月 3 日畹町淪陷,芒市、龍陵、騰沖相繼淪陷。</p> <p class="ql-block">德宏畹町邊關文化園景區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畹町鎮國防街13-15號。</p> <p class="ql-block">中國運征軍滇緬抗戰紀念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館因為是私人辦的,因此收費。</p><p class="ql-block">中國遠征軍滇緬抗戰紀念館是一家私人博物館,隸屬于勐拱翡翠公司。</p> <p class="ql-block">抗戰期間民國政府的國力非常貧弱,遠征軍將士的裝備可略見一斑。展示柜里79步槍、木柄手榴彈、大刀、長矛琳瑯滿目,大刀的制式多式多樣,有長的、短的、寬的、窄的,都無法統一。另外,鋼盔也是多種,有中式鋼盔、美式鋼盔、英式鋼盔、德式鋼盔、日式鋼盔。王館長特別介紹道,日式鋼盔也有五角星,他們的五角星從造型看上去很鋒利,鋒芒畢露,感覺殺氣騰騰的。而中式鋼盔的五角星輪廓比較圓潤,感到很親切。</p> <p class="ql-block">世界名車古董車收藏館。</p> <p class="ql-block">日軍側三輪摩托車。</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抗戰影視中見到的就是這種摩托車。</p> <p class="ql-block">中國遠征軍使用的救護車。</p> <p class="ql-block">林肯豪華車。</p> <p class="ql-block">美國飛虎隊使用過的指揮車。</p> <p class="ql-block">飛虎隊陳納德將軍使用過的指揮車。</p> <p class="ql-block">李根源先生使用過的交通車。</p> <p class="ql-block">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乘過的車。</p> <p class="ql-block">中國軍隊使用過的大刀。</p> <p class="ql-block">二戰時期用過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二戰使用過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世界郵票館。</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當年郵局舊址。</p> <p class="ql-block">中緬兩國勘界畹町會議舊址館。</p> <p class="ql-block">當年銀行舊址。</p> <p class="ql-block">世界錢幣收藏館。</p> <p class="ql-block">中央銀行舊址。</p> <p class="ql-block">每個博物館內都按照各自主題收藏有大量罕見文物,具有很強的參觀、研究價值。</p> <p class="ql-block">老床。</p> <p class="ql-block">供壇。</p> <p class="ql-block">人稱“第一把交椅”。</p> <p class="ql-block">當地的郵局。</p> <p class="ql-block">邊上對面就是緬甸。</p><p class="ql-block">這公房對面就是緬甸境內,這里稱為“一路兩國”。</p> <p class="ql-block">在紀念館內見到這套帶郵資明信片,買了一套交郵局幫忙寄了。</p><p class="ql-block">這套明信片叫“赤子功勛”-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戰紀念。</p><p class="ql-block">這張正面圖案:昆明西山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郵資明信片上圖案:</p><p class="ql-block">援華抗戰物資在轉運途中。</p><p class="ql-block">1940年7月,南僑機工到越南海防接運美國制造的道奇汽車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郵資明信片上圖案:</p><p class="ql-block">運輸途中,南僑機工駕駛援華抗戰物資汽車駛過惠通橋。</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前往中國17省慰勞抗戰軍時,曾專程視察滇緬公路,看望南僑機工。</p> <p class="ql-block">郵資明信片上圖案:</p><p class="ql-block">南僑機工在滇緬邊境運輸途中留影。</p><p class="ql-block">從昆明至臘戍行駛全程需七八天,南僑機工們居無定所,圖為南僑機工們在途中暫息。</p> <p class="ql-block">郵資明信片上圖案:</p><p class="ql-block">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處長李克農代表八路軍,新四軍在辦事處北郊駐地接受香港九龍僑胞捐獻的救護車和錦旗。</p> <p class="ql-block">酒店附近的郵局。</p> <p class="ql-block">目腦路郵局。</p> <p class="ql-block">喊沙奘寺的介紹牌子。</p> <p class="ql-block">喊沙奘寺位于勐卯鎮喊沙村,是瑞麗最著名的奘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介紹牌子。</p> <p class="ql-block">喊沙奘寺屬干欄式建筑,雄偉美觀,裝飾絢麗多采。一尊高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盤腿坐在佛座上,雍容端莊,面容慈祥,旁立五大弟子。寺頂和四壁繪有孔雀、白象、麒麟等吉祥物,梁上掛有許多五彩繽紛的長幡,顯得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奘房建于清末,是中緬邊境瑞麗最著名的奘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奘房”即通常所說的寺廟,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爺傳經布道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喊沙奘寺建于傣族村寨之中,它是一座鳳竹環繞、榕樹垂須、別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是傣家建筑之精華,傣族文化薈萃的藝術寶庫。據傣文史籍記載,在勐卯古國時曾一度為其京都,也傳聞它最早是鴛鴦棲歇之地。</p> <p class="ql-block">喊沙佛寺原住持伍并亞·溫撒長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著名高僧。</p> <p class="ql-block">喊沙村,是德宏州瑞麗市勐卯鎮姐東村委會的一個自然村,“喊沙”是傣語,意即“黃金休憩地”。“秀麗的田園風光、濃厚的民族文化、幸福和諧的邊寨風情,創新引領的個性”,是這個現代與傳統并駕齊驅的傣族村落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喊沙,從一個中緬邊境傣家村落,走向“德宏傣族風情第一村”,華麗轉身一躍成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一張靚麗的最美鄉村地理名片呈現在人們面前。</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中國最美鄉村喊沙等著你!”這是喊沙蝶變的見證。</p><p class="ql-block">喊沙成為《孔雀公主》、《西游記》、《天下第一劍》、《舞樂傳奇》等影視劇的拍攝地,喊沙“四美”,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這里過去是一個扶貧村。</p> <p class="ql-block">如今還能見到當年的寨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公路邊上還保留著以前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瑞麗口岸是中緬邊境口岸中人員、車輛、貨物流量最大的口岸,其東、南與緬甸棒賽、木姐、南坎三個城市相毗鄰,東有我市畹町經濟開發區國家一級口岸,西有章風二類口岸。</p> <p class="ql-block">如今中國這里口岸關了。</p> <p class="ql-block">邊境線上都是這些鐵欄板。</p> <p class="ql-block">口岸中國境內店鋪全關了。</p> <p class="ql-block">瑞麗大金塔是中國佛塔,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城東遮勒寨,因發現佛骨而修建,塔高約40多米,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塔建于一個高約1米的圓臺座上,臺上共建有十七個大小不等的尖頂覆缽式塔,正中大塔高約40多米,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多次重修,到14世紀思南王時,第七次重修大金塔。據說此次重修時,于塔下掘出熊骨。現塔在一百年前又曾重修過。</p> <p class="ql-block">瑞麗大金塔不僅是傣族人民的信仰象征,也是瑞麗市的文化地標之一。</p><p class="ql-block">我們仨人在這里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看到對面就是緬甸。</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廣場,也是觀瑞麗全景最佳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临城县|
密山市|
泉州市|
始兴县|
金湖县|
化州市|
贺州市|
株洲县|
界首市|
甘德县|
乐清市|
巴林右旗|
盘锦市|
宽甸|
开江县|
方城县|
岱山县|
宕昌县|
多伦县|
仪陇县|
安阳市|
博客|
仁寿县|
台湾省|
将乐县|
嘉荫县|
壶关县|
旺苍县|
和硕县|
邯郸县|
义乌市|
平南县|
井陉县|
桂林市|
德化县|
新郑市|
游戏|
渑池县|
新闻|
城口县|